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围观母乳宝宝的肠道菌群

  • jd_cJqEgMDuMvbi
  • 2022-06-26 14:59
  • 36
摘要:我们仅从母乳喂养角度讨论一下肠道中数以亿计的“菌”。饮食,也就是喂养方式不同(母乳喂养 vs 配方奶喂养)对新生儿的肠道菌群种类有什么影响,对健康有什么影响。

我们仅从母乳喂养角度讨论一下肠道中数以亿计的“菌”。饮食,也就是喂养方式不同(母乳喂养 vs 配方奶喂养)对新生儿的肠道菌群种类有什么影响,对健康有什么影响。

1“菌”从哪来

图源于Yuliya E Borre et al.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2014. V20

最近看到一些关于“肠道菌群”的新资讯,上面讲可能在胎儿时期肠道内就有菌群定植,哪来?羊水中来。羊水中含有来自妈妈的细菌。

宝宝的出生方式,顺产还是剖宫产,决定肠道先接触哪类菌,菌群环境也不一样,顺产以妈妈的肠道菌群为主,如乳酸杆菌;剖宫产以妈妈表皮菌群为主,有科学家认为剖宫产对新生儿有远期肠道菌群失调的风险。

2016年JAMA Pediatric 上对6周大的孩子肠道菌群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生产方式比喂养方式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更大,但控制了生产方式后,喂养方式对肠道菌群也有显著影响(P=0.01),总之,母乳喂养儿与配方奶喂养儿的肠道菌群是不同的,配方奶喂养儿的肠道菌群要比母乳喂养儿的肠道菌群更“早熟”,也就是更成人化。

2配方奶喂养儿的肠道菌群环境更“早熟”

图源于Praveen et al. Microbiome (2015) 3:41

生态平衡,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肠道菌群是处于一个动态定植的共生平衡状态,平时好坏菌群和谐共处,一旦出现某种刺激,造成菌群失调,就可能引发疾病。

上图是配方奶喂养儿(左)和母乳喂养儿(右)的肠道菌群同现网络结构图(每个不同的色块表示一种细菌,没有连线的色块表示研究样本中没有发现相关性)。对比之下可以发现,母乳喂养儿的肠道菌群种类相对简单,优势菌群更明显,双歧杆菌(益生菌)和乳酸杆菌(益生菌)的数量明显高于配方奶喂养儿。研究婴幼儿肠道菌群和食物过敏的联系,发现食物过敏的婴幼儿肠道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少,大肠杆菌的数量多。母乳喂养儿整体的肠道菌群架构无疑是对新生儿的一种免疫保护。

什么时候断奶,宝宝的肠道菌的种类会在那时逐渐增加,复杂化以消化应对摄入的食物。按照WHO建议,纯母乳喂养6个月,添加辅食基础上母乳喂养2年,尽可能长地给宝宝提供免疫保护。

3“菌种”虽少,但作用不小

之前貌似没提,肠道菌群可大致分为四类:放线菌、变形菌、拟杆菌和厚壁菌。

看了热心肠先生和小黑撰文的《出生800天,宝宝肠道菌群变变》,虽然研究一位母乳宝宝出生800天内肠道菌群的变化,但菌群变化的大致方向和许多研究结果相差不大,简单概括总结:乳酸杆菌(厚壁菌)是断奶前的优势菌;双歧杆菌(放线菌)含量虽少,但相比配方奶喂养儿要多,这是对宝宝极其重要的益生菌;变形菌稳定性不高,这里不予讨论;拟杆菌主要是从断奶后开始大量出现的,根据引入固体食物的时间不同和抗生素的使用,肠道菌群种类会跟着变化。

母乳喂养促进宝宝更快更好适应宫内到宫外的生活,帮助肠道菌群和粘膜免疫系统建立互利共存的关系!

收集母乳喂养儿和配方奶喂养儿肠道菌群样本进行DNA测序后,经过功能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确认出11种高表达基因,母乳喂养宝宝的肠道中调节肠道动力、调节和维持活性氧簇(ROS)产生和代谢的平衡以避免氧化应激损伤肠细胞的基因表达较高,而参与粘膜炎症反应的基因在母乳喂养儿肠道中表达较低。

我知道你们心里一定这么想

好的,就是说,母乳喂养儿肠道菌群架构有利于调节肠道动力,保护肠细胞,降低炎性肠病发生风险。

声明:

关于肠道菌群的研究超多的,也一直是个研究热点。若感兴趣这个方面,向大家诚心推荐一个公众账号“热心肠先生”。讲真,我没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