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不止是宅男神器——VR眼镜之暴风魔镜小D

  • gexiaoda111
  • 2022-07-31 17:54
  • 167
摘要:前言:2016年被称为VR元年,虽然之前也听说过VR的概念,市面上众多的试水产品,但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么火过,仿佛一夜之间大家都做起了VR,市面上玲琅满目的各种V

前言:

2016年被称为VR元年,虽然之前也听说过VR的概念,市面上众多的试水产品,但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么火过,仿佛一夜之间大家都做起了VR,市面上玲琅满目的各种VR设备层出不穷,有简单纸盒式的,普通头戴式的,然后就是功能多一些的进阶头戴VR,甚至高端的一体机,对于大多数人,特别是那些从来没接触过VR,但又想踏入 VR世界的人来说,选择什么样的VR产品,实在是一件费脑的事情。

暴风魔镜,是由大名鼎鼎的暴风影音开发的系列VR(虚拟头显现实头戴显示设备)硬件产品,在使用时需要配合暴风影音开发的专属魔镜应用,不仅能在手机上实现IMAX影院观影效果,而且在还能身临其境的体验VR游戏的魅力。从2014年9月1日第一代魔镜产品发布,短短两年时间已经到了第五代,VR产业布局已有相当的规模。

关于暴风魔镜小D:这是一款被誉为宅男神器的VR眼睛,和暴风魔镜发布的第四代产品暴风魔镜4算是同代产品,但几十元的低廉价格可以看出这是一款主打性价比的VR眼睛,实际体验中也却是如此。虽然暴风魔镜已经发布了最新的第5代产品,但作为用户的入门选择,轻巧方便的小D是你走进VR世界的不二选择。

目前暴风魔镜小D已在京东商城开售:http://item.jd.com/3394327.html

小D的包装外观:

白色包装盒上除了暴风魔镜的logo还有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的小D的基本形象。

由于这次拿到的是基础版本,开箱之后除了一张说明书外也没有多余的配件,套装版本多了一个遥控器,分为IOS版本和安卓版本,价格也只贵了几十元,要想完美的体验这款产品还是直接入手套装版吧。

小D一共有五种配色,除了黑白两种基础色,还有蓝色,黄色和玫瑰金三种颜色供用户选择,这次我入手的是经典厚重的黑色版本的小D,黑色还是很酷的吗,黑色塑料外壳手感不错,摸上去挺光滑。小D的正面是印有暴风魔镜LOGO的手机前夹板,手机可以很方便的放置在前夹板与眼镜主体间,这一点后面会详细说明的。

小D的上面俯看是这样滴,上面有一个固定头带的卡槽和一个箭头标识。

小D的上面的箭头标识,是提示手机从此放入。

小D的底部是两个可以调节瞳距的可以左右滑动的按键,而且这两个按键可以独立操作调整,比那种一体滚轮式操作或是同步调节的按键自由度更高,更能调整到最佳瞳距,满足不同人的需求。中间深陷进去的就是放置鼻梁的位置,不用担心会压住鼻子不舒服,得益于四周海绵垫的设计,实际体验鼻梁是悬在凹陷处的,完全不用担心会对鼻梁有任何的压迫或是刮蹭感的。

小D背部是眼罩部分,很厚的一层缓冲海绵垫附着在黑色的硅胶软垫上,会让人在佩戴眼镜体验的过程中倍感舒适。

小D侧面,左右两侧各有这样一大一小共4个通气孔的设计,解决了冬天镜片会有雾气,夏季闷热的不适感,缺点是海绵比较容易脏,全硅胶皮质的话舒适感又略差,希望开发出更好的材料把这两种优点综合一下吧。

眼镜内壁塑料采用质感十足的磨砂的设计,更容易吸收反光,观影效果更佳。

采用经典的T型设计的头带,材质是弹性十足的松紧带,一共是两条头带,上部卡槽固定一根头带以及两侧卡槽的头带共同组成了头带系统,上部头带末端是可以拆卸的。

简单实用的头带设计,拆卸调节十分方便,几秒钟就能带上或摘下,宽大的松紧带舒适度很好,弹性十足,完全不用担心会出现晃动或松动的情况,你可以躺着看,睡着看,小D完全满足你的需求。

小D体验篇:

在正式体验前还是建议大家仔细看下说明书上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扫描说明书上的二维码下载暴风魔镜APP到手机上,直接用手机搜索暴风魔镜APP也可以,而且小D也是能使用其他类似的APP或资源进行观看和游戏的,不要误认为只能看暴风魔镜的资源哦,比如我还下载了3D播播,效果也是杠杠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下载好暴风魔镜APP以及3D播播以及从这两个APP上下载的各种游戏,这些游戏让我装满了整个桌面。

这里需要注意下,直接扫描二维码下载的是官方的APP暴风魔镜PRO,直接网上搜索的话也能找到这个APP,还有一个不带PRO的版本,貌似没有注明是官方的,我都下载下来看了下,内容是一样的,不过还是官方的代PRO版本的APP效果要好点。

不带PRO的APP版本,建议还是PRO版本的好点,毕竟是官方原版。

这就是暴风魔镜APP的界面,3D播播的界面也差不多是这样,不仅有海量的各种2D巨幕,3D电影更有360度全景演唱会直播,沉浸式VR游戏让你体验。

如果你想看电影的话,直接在暴风魔镜APP中找到想看的电影点击观看,然后把手机横过来从小D的上方卡槽慢慢向下方插入,卡槽设计纯粹是靠前后的咬合力,没有其他的辅助设备,但你不要担心手机会晃动或掉下来,实测卡槽可以将手机紧紧的固定住。

卡槽的前后两面都由有一定的光滑度和摩擦力的材质组成,既能保证手机放入的过程中不会被刮蹭,也保证了一定的紧固强度,使手机不会轻易脱落,使用一定的力气还可以左右推动手机以调整观看的效果。

先把你要观看或要玩的游戏选好,手机放置到正确的位置,然后带上眼镜调整头带,接下来就可以尽情的体验小D带给你的影音娱乐享受了。

下面我将会分别用我手中的两部手机努比亚Z11miniS以及华硕电神5000手机来进行测试。两部手机的主要参数如下:

努比亚Z11miniS 华硕电神5000

屏幕尺寸 : 5.2寸 5.5寸

机身厚度 : 7.6mm 10.55mm

运行内存 : 4G 2G

屏幕分辨率: 1920x1080 1280X720

首先测试的是3D观影效果,这里选择的是《3D愤怒的小鸟》来进行观影测试。努比亚Z11miniS的厚度只有7.6mm,实测刚好放入卡槽不紧不松,恰到好处,但是作为机身有10.55mm的华硕电神5000放入卡槽就将卡槽撑的有些变形了,不过对后面的观影效果影响不大,就是担心永久了会把卡槽撑坏,所以太厚的手机不太适合安装在小D上,关于手机厚度的问题官方并没有像其他参数一样说明,个人建议最合适的厚度是7-9mm。

3D观影实战效果:手机本身的品质对观影效果的影响非常大,居然是分别率低的华硕电神5000更胜一筹,电神5000除了因为分辨率低点颗粒感稍重,其他无论是清晰度,亮度,沉浸感各方面都比硬件配置更好的Z11miniS好上许多,当然电神2G的运行内存杂播放3D电影的时候会经常卡顿,所以要想畅玩VR的话运行内存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各种游戏。配置低的手机比配置高的手机效果要好,我分析了下原因,电神的5.5寸的显示屏幕比5.2寸的努比亚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所以沉浸效果非常好,而且屏幕本身比努比亚更白亮。按照官方说的小D适合的尺寸是5-6寸,5.7寸以上影响观影效果,实测5.2寸效果弱于5.5寸手机,最佳观影手机应该是5.5寸,厚度是7-9mm,然后屏幕显示效果好点的。

2D巨幕的观影效果和3D差不多,依然是配置比较低的电神5000手机胜出,下面重点测试下VR眼镜的另一项主要功能玩游戏的表现,由于玩VR游戏必须要手机带有陀螺仪功能,于是没有这个功能的电神5000就不能胜任这项测试了,不过还是可以做下两个手机的画面对比测试。因为买的是标配版的小D,没有遥控器也没有游戏手柄,导致很多游戏不能畅玩,强烈建议游戏玩家买个好点的手柄。下了一堆的VR游戏,选择了几个体验比较的好的游戏进行测试,比如下图所示的两个操作简单的游戏《3D走迷宫》还有《城市过山车》,实际体验,画面方面,电神5000因为分辨率低除了颗粒感稍重,由于尺寸5.5寸的黄金尺寸,游戏的沉浸感更佳,而小尺寸的努比亚要差点,甚至有时候能看到眼镜内壁的暗影。

暴风魔镜APP中有海量的游戏资源可供下载,操作简单,大部分依靠头部的晃动控制即可,下面以我觉得体验很好的一款游戏《地心列车》简单说下游戏操作,你就知道操作是多么简单了。进入游戏后看见白色眼睛的标识了吗,他会感应你头部的指示,将眼镜标识移动到菜单上的选项停几秒钟,等待进度条读取完成,就能完成这个操作。

特别提一下《地心列车》这个游戏画面和科技感还是很不错的,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通过暴风魔镜小D看到的是3D画面的游戏,代入感真的很强。

不过大多数时候下载的游戏是这样的,很多不错的游戏手机显示画面很小,这种情况就不能玩了,我在网上查找了很多网友的回答,出现这个问题是软件和手机系统不兼容的问题,要是手机有分屏功能的话最好关掉,与分辨率也有一定的关系,这个问题不知道暴风魔镜能不能依靠优化APP软件来解决。

暴风魔镜还有一项非常实用强大的功能,那就是飞屏,这是一种可以实现用VR眼镜和手机观看电视或电脑上影片的功能,也就是说,你可以从电脑上下载最新的电影,利用飞屏功能再手机和VR眼镜上观看影院效果的电影。我下载了最新的电影《机械师2》进行飞屏测试,要顺利的观看电影,只需要简单的几步就可以实现:

1.首先你的电脑或电视上有下载完成的电影资源。

2.在电脑上下载最新版本的飞屏软件客户端。

3.打开飞屏软件客户端,将电影资源拖进去就OK了。

4.打开手机端暴风魔镜APP本地选项—飞屏,找到电脑进行连接,注意,这些操作必须要电脑和手机在同一无线网下才能进行。

飞屏直接在手机上的效果是这样的,会自动把普通电影分屏,这样用了小D眼镜后就会有3D效果了

总结:

小D是你入门VR世界极具性价比的选择,暴风魔镜小D有着众多的优点,它操作简单方便,价格低廉,不像一体机那样观影游戏效果会受到自身硬件的限制,因为它随时可以更换更好的手机来进行体验,小D的体验好不好主要在于影片和游戏本身的品质以及所使用手机硬件和屏幕的限制。同时也有一些小缺点,比如贴脸海绵虽然比较舒适但也比较容易脏,再者就是VR眼镜体验时间不能过久,最多不要超过1个小时,不然眼睛会很累,其次就是软件资源问题了,真正很好的资源还是不多的,有些电影效果看起来实在不如直接手机或电脑观看来的好,这是整个VR产业的现状,期待各大厂商拿出精力来开发出更多更好的资源,真正做到高清不眩晕。

最后友情提示,VR眼镜少儿不宜,13岁以下不宜使用,会对眼睛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成人亦要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