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从Light到Boost,五年时间看CL系列的进化之路

  • jd_wancha944
  • 2022-06-26 15:00
  • 183
摘要:从草图到实物样品,再到正式上市,Crazy Light Boost 2016的每一步都备受篮球鞋爱好者与球鞋爱好者的关注。上一次引起如此轰动的adidas篮球鞋

从草图到实物样品,再到正式上市,Crazy Light Boost 2016的每一步都备受篮球鞋爱好者与球鞋爱好者的关注。上一次引起如此轰动的adidas篮球鞋款恰好也是Crazy Light,那就是2011年Crazy Light一代的发布,278g的单只重量刷新了当时篮球鞋的轻量化记录。Crazy Light系列从“超轻篮球鞋”起步,到Crazy Light Boost 2016上已经是另一番景象,这一条关于Crazy Light系列的进化之路前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其中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不足10盎司的篮球鞋

从第一双我们认可的帆布篮球鞋Converse All Star到最新的Flyknit、Primeknit,篮球鞋的材料、科技、形态都无时不刻发生了改变。每一个时期的篮球鞋都有它们的特点。Crazy Light的出现也是因为它诞生在一个篮球鞋轻量化革命的时期。这一段时期开启的时间差不多是2008年,基本上是Nike发布了Hyperdunk开始,篮球鞋开始多使用复合材料来制作篮球鞋,我们之前熟悉的皮革、翻毛皮、织物材料越来越少见。鞋面一体化加强,减少了缝线、各个部分多通过胶水粘合到一起。在这种趋势下,各家品牌都绞尽脑汁怎么让自己的篮球鞋变的更轻便。2011年,更大胆的adidas抢先走出了第一步,推出了单只重量仅仅278g的Crazy Light篮球鞋。成为第一双重量不足10盎司的篮球鞋。当时关于这双鞋子的广告片也极具挑战性,切了很多竞品的鞋款,表达出Crazy Light的重量只是你们一只鞋几分之一的重量而已。Crazy Light整双鞋子的构成包含三个部分:Sprintweb框架的鞋面,鞋面只有单层,除了脚踝部分外都没有内衬;Sprintframe支撑系统在之前推出的Rose系列上就有使用过,但是明显看到后跟部分面积被压缩到极致;一体化大底将中底和大底融合到一起。这样确实可以非常好控制鞋款的重量,但是却牺牲了鞋面的舒适性还有鞋底的缓震,这双鞋子只是多配置了一副厚实一点的鞋垫来补偿脚感的缺失。这样的取舍下诞生了Crazy Light这样一双鞋子。对于消费者的定位:如果你想了解一下超轻篮球鞋到底有多轻,并且你拥有一双厚实的袜子以及一副专业级缓震的鞋垫,那么你就来试试吧。

越来越轻的瓶颈

既然已经开启一个史上最轻篮球鞋的局面,那么Crazy Light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不断刷新的轻量化记录,从9.8盎司到9.5盎司再到9.4盎司。Crazy Light系列在一点一点地变轻。在外形上来看,Crazy Light 2代与一代非常相似,不过鞋面线条显得柔和不少。3层Sprintweb让球鞋上脚时候不会像一代那么生涩。到了3代,设计师还是在以1代为基础逐步调整了中底的缓震性和鞋面的舒适性,我们明显可以看到Crazy Light 3鞋面中间加了海绵内衬。不过Sprintframe支撑系统慢慢从后跟降低到中底部分,Sprintframe强调的从后跟到中底一体化支撑概念在这双3代好像看不太出来。从1到3,Crazy Light仿佛走进了一条死胡同中,越来越轻这个卖点也在限制着这个系列的发展。所以越来越轻是不是一个篮球鞋的发展方向,现在看来这值得人们去思考。假若在技术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做出来了一双100g的篮球鞋,那么它的使用价值还剩多少?

双线出击的Crazy Quick

Crazy Light说到第三代的时候,我们跳出来说一下另一双Crazy系列鞋款Crazy Quick。Crazy Quick在2013年与Crazy Light一起被推出,有趣的是当时Crazy Quick的两位代言人沃尔和利拉德在后面都拥有自己的签名鞋,不过现在沃尔也属于乱穿鞋子的状态,Jordan Brand没有太大的兴趣签他,adidas也一直在等待沃尔的回应。再说回Crazy Qiuck,作为搭配Crazy Light的搭配,一个代表“轻”。一个代表“快”。在外形设计方面,Crazy Quick更加追求的是自由灵动以及贴合双脚,外底大面积的切槽设计。不过这个系列也在2代之后慢慢不再被人关注,主要代言人沃尔和利拉德都换上了自己的新签名鞋。

Boost中底带来的新契机

2013年,adidas带来了新的中底科技Boost。这项现在看起来“无解”的中底科技,在一年后终于被运用到了篮球鞋上了,第一批使用了Boost科技的篮球鞋就有Crazy Light系列的最新款Crazy Light Boost。这是Crazy Light的转型制作,这双鞋子不再以轻量化为招牌,中底加入Boost之后,球鞋重量也达到了新高11.2盎司。虽然重量有所增加,但是Boost科技带来的脚感对比前代来说也是空前的,虽然鞋面还是以Sprintweb概念构成的鞋面,但是明显看的出鞋面不再是单薄的一层了。

在Boost引领的新方向下,Crazy Light也就按照Boost为主体的思路一直走下去。Crazy Light 2015再接再厉,将adidas另一项新科技Primeknit也融入当中。这两项在adidas跑鞋上取得成功的科技在adidas的篮球鞋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相比前代,这双CL 2015中底上的Boost面积也多了13%。Primeknit科技打造的鞋面则是以不牺牲舒服度的情况下为球鞋减重,低帮的设计也是Crazy Light系列的新特点。

Creators Never Follow

在2015年,adidas还发布了同年第二双Crazy Light系列鞋款,这也是第一次一年内推出两双Crazy Light系列篮球鞋。这双新鞋子被命名为Crazy Light Boost 2.5。这个命名也非常有趣,前代两双一个没有后缀,一个后缀是年份2015。这双与Crazy Light Boost 2015共底的鞋款被命名为Crazy Light 2.5。虽然中底部分没有变化,但是鞋面设计更具创新,鞋面的不对称设计,半环抱内靴等等。除去鞋子本身之外,我们更值得关注的事情adidas签了新的代言人詹姆斯·哈登。这双2.5一定意义来说,也是为哈登量身打造的。比如为哈登制作特别的PE版本球鞋,在全明星赛上也为哈登推出特别款的配色。也发售过带有哈登Logo的Crazy Light鞋款。

当Crazy Light Boost 2016出现的时候,所有人都在惊呼adidas好像没有推出过这么好看的篮球鞋了。而且不仅仅有颜值,全掌Boost中底带来的缓震也是无与伦比的。这双Crazy Light Boost 2016还是Boost+Primeknit为基础构建的。全掌Boost也是首次出现在adiddas的篮球鞋上。这双鞋子也保持了低帮设计的风格,在Primeknit鞋面的基础上,还有半掌内靴的加持,球鞋的保护和包裹度也是不言而喻。就是这段文字一开始说到的,这双Crazy Light Boost的外形非常漂亮。就算你不穿着它打球,你拿它作为日常的服装搭配也没有什么问题。

从Light到Boost,Crazy Light系列篮球鞋在五年的时间完成了一次巨大的转变。这个巨大的转变也从侧面反映了球鞋设计发展的趋势。五年前,品牌希望通过轻量化也打造更好的球鞋。五年后,也是因为adidas找到了更好的中底缓震材料,才没有让Crazy Light系列篮球鞋无止境并且无意义的轻下去。作为adidas的团队系列鞋款,相信在新赛季开始时候会有很多球员选择这双鞋子。最后还要再说一双鞋子,就是搭配这双Crazy Light Boost 2016鞋款,adidas也为锋线球员做了新鞋子,就像当年的Crazy Qiuck,不过这次新鞋子叫Crazy Explosive,代言人是森林狼队的维金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