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惊堂木拍下,直播清流派的急行军

  • IT老友记
  • 2022-07-15 21:23
  • 43
摘要:9月9日,广电总局下发直播限令,直播行业的“惊堂木”拍响。这一响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一时间《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成了烫手山芋。近日就有报道称市面持证“壳公司

9月9日,广电总局下发直播限令,直播行业的“惊堂木”拍响。

这一响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一时间《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成了烫手山芋。近日就有报道称市面持证“壳公司”已供不应求,甚至市价已达2000万。早有准备者在暗自偷笑,但大部分只能望“证”兴叹,以至红得发紫的斗鱼TV、熊猫TV、花椒直播、陌陌等也无一幸免。

600多家的直播平台、3亿的用户数量、90亿的市场规模是直播行业野蛮生长后的数字沉淀,相伴而生的是直播内容的鱼龙混杂、秩序的混乱不堪,这一市场到了亟待治理的时候。

直播行业的大多数

2016年可谓“直播元年”,各类直播平台你方唱罢我登场,卯足力气在直播市场寻找立足之地,其中当属秀场直播最为得意。移动端直播的膨胀促使全民直播风潮日渐兴盛,花椒、映客等平台将“人人都能当主播”发挥到极致,随之而来的同质化低俗化等问题也愈演愈烈。

如今整个市场已充斥着浓浓的秀场味儿。一方面网红和美女主播为吸引粉丝,以低俗、色情等内容大打擦边球,利用涉黄、涉暴、甚至涉毒等内容哗众取宠,满足用户的猎奇心理;另一方面平台为抢占用户和市场,不惜以刷单来粉饰业绩,然而表面的光鲜终究掩饰不了背后巨大的泡沫。

现如今广电总局出台直播限令,紧接着北京市网信办又责令映客、花椒、一直播、小米直播、六间房、快手、在直播等直播网站进行全面整改,秀场直播似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9月20日,绿色直播自律联盟成立,由映客、陌陌、一直播、唱吧等几十家直播平台以及金山云联合发起,集中倡导视频直播平台高度自律。无论是形势所迫还是自觉自愿,不得不说这一联盟的产生对抑制直播行业的泡沫有一定积极意义。

整个行业面临着重大洗牌,而从各种变动中也不难看出,今后的直播行业定会从以UGC为主过渡到PGC和PUGC为主,整个行业也将更加规范更加以实用主义为导向。此背景下,目前直播市场还未有明显成绩的“清流派”正暗涌前进。

“电商+直播”

“电商+直播”中电商针对希望推广自己产品的第三方,用直播形态植入并表现出来。优厚的电商资源与直播平台有着天然的契合度,相信无论今后是某电商平台一家独大亦或其他平台弯道超车,都无法忽视这一股力量在直播行业的潜力。

目前在直播盛世不可避免的衰退重压之下,“电商+直播”能为众多平台主播提供最为经济便捷的转型之路。可想而知今后将有大批主播面对危机后投入电商的怀抱。

“电商+直播”成为多方获利的途径,今后的发展潜力可想而知。一方面电商对于流量的极度渴求,使得直播平台成为其重要的变现手段。从某电商平台接连收购微博和优酷就可看出,即便是一家独大的巨头,也需要内容给电商平台“导流”。另一方面,电商与直播的结合在解决一部分用户痛点的同时,为直播行业带来丰富的内容。

直播能为电商平台带来极大意义,弥补其先天缺陷。对消费者来说,在互联网中得到的信息对购物决策总是不够的,直播一定程度上能够增进用户对产品的了解,屏幕另一端的体验为消费决策提供参考。另外缺乏社交行为也是电商的痛点,足不出户确实能带来诸多便利,但场景化的缺失使购物总缺少一些温度。而将直播引入电商后,主播们的讲解示范、回答问题等互动形式,在解决导购问题的同时形成社交行为。

直播将是电商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此次的直播监管使这一结合变得困难重重。众多电商的直播之路尚不明朗,可无论如何,这一股势力今后在直播领域的地位将无法忽视。

“媒体+直播”

早在之前的《“直播+媒体”才是Facebook Live的真正王牌 》中,笔者已阐述“直播+媒体”在中国今后的无限可能。在直播限令中此领域几乎毫发无损,甚至无形中还清扫了诸多障碍。目前国内还未有一家主流媒体在网络直播领域有显著成绩,一切都还在试水阶段,但可以肯定这一结合将成为直播领域的清流。

澎湃作为传统媒体转型新媒体的风向标,早早发力网络直播。早在去年过年期间澎湃就开始着重布局直播,并成立视频制作中心做直播技术支持。目前澎湃大约每周进行一场网络新闻直播,已成功策划迪士尼开幕、G20峰会、“天宫二号”发射等新闻直播。澎湃的网络直播类型主要是各类比赛、会议,从直播效果来看虽观看人数较多,但普遍反映不理想,主要问题在于直播技术不成熟,画面效果较差,直播内容缺乏吸引力。据澎湃一位记者称当前进行的网络直播人员大多不是专业做视频的,通常是记者拿着手机或者单反进行直播,因此画质更像六七十年代的电视新闻。

而澎湃新闻所面临的直播问题是国内外所有网络新闻直播的共性,尽管“媒体+直播”模式在国外走在国内前列。Facebook Live以及Twitter旗下的Periscope可谓最早试水这一领域,各大媒体纷纷入驻并进行新闻直播探索。

以《纽约时报》为例,今年4月成立视频直播团队,专门负责在Facebook Live Video平台上制作并发布视频直播,尝试了传统的摄像机直播、无人机直播、现场采访直播,音乐表演直播等。最近,《纽约时报》还在直播中引入了观众与记者比赛等新颖有趣的内容。经历4个月试水后《纽约时报》发表文章《Facebook Live:太多,太早》,指出直播质量差、声画不同步、直播方式缺乏吸引力是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国内外的网络直播新闻都在探索中艰难前行,用户的反应也褒贬不一。然而主流媒体天然拥有的直播基因使“媒体+直播”的成功只是时间问题。目前北京时间新闻客户端主打的24小时永不停歇直播态新闻正如火如荼,有北京电视台的内容做支撑,其在APP内直接嵌入电视台资源,使用户在手机端随时随刻看北京卫视。

另外北京时间根据移动端的特点也做出了独特的直播内容,如探索电视节目与网络直播的互联互动,邀请“跨界明星”做客“北京时间”直播间,边看边聊《跨界歌王》;探索大事件直播,对英国脱欧公投进行8小时全程直播,包括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云记者实时直播、专家权威解读等。这一系列的尝试都为主流媒体探索网络直播迈出重要一步。

就像《纽约时报》的首席编辑Dean Baquet说过的:“犯错是创新的代价,新闻工作者应该学会使用不同的方式释放他们的聪明才智,换一种方法讲述新闻。”澎湃新闻、北京时间等一众主流媒体在直播领域的探索是推动传统业务革新、使直播更加专业化规范化的重要力量。

拉长直播行业的时间线,我们不难看到,秀场为主的直播行业正在加速洗牌。当直播清流派日益壮大,整个市场的竞争态势将不亚于今天。直播的格局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