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动户外 > 正文

冬天浮漂动作小,怎样放大信号?只需4招

  • 疯鸽鸽渔你同行
  • 2019-12-31 00:40
  • 119
摘要:每年的冬天都要“劝退”一大半钓鱼人,因为温度低,温差大导致鱼的活跃度不高,就连吃饵也是慢吞吞的有气无力。每年的冬天都要“劝退”一大半钓鱼人,因为温度低,温差大导

每年的冬天都要“劝退”一大半钓鱼人,因为温度低,温差大导致鱼的活跃度不高,就连吃饵也是慢吞吞的有气无力。 所以很多钓友都吐槽说钓了一整天一个动作都没有,然就觉得水里没鱼或者鱼不咬钩。其实很多时候水里并不是没鱼,也不是不咬钩,而是动作太轻咬钩了你不知道,又或者因为别的原因导致信号衰减比较严重。所以今天这篇文章咱们就来聊聊怎样“放大”信号,让信号更清晰一些,希望对新手钓友有所启发。

1,首先要正确认知冬天作钓的“灵与钝”

一说起在冬天作钓,很多钓友都会想起“小钩细线”钓灵敏,因为从理论上来讲冬天的鱼吃口轻,小钩细线钓灵敏一点鱼口会更清晰一些。但是别忘了,灵与钝并不是我们说了算,鱼说了才算,我们在钓鱼的时候并不是在钓灵敏也不是在钓钝,而是中鱼率。所以这就不是一个环节上的问题,而是要整个钓组之间互相配合才能有满意的效果,千万不要认为调高钓低或者换个小钩细线就灵敏了,比如说冬季常用的小钩细线搭配吃铅量小的浮漂,在钓深水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线组绷得不够直的现象而导致出不来动作。甚至单纯从调钓上来讲有时候调高钓低的灵敏度还不如调低钓高。为啥呢?接着看就知道了。

2,调钓

浮漂的动作清晰与否跟调钓有非常直接的联系。很多人觉得调高钓低就比调低钓高要灵敏,实际上只要水底淤泥不是特别多,或者不是挂底很严重,其实调低钓高是个不错的选择。为啥呢?我们都知道冬天的鱼吃饵是有气无力的,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让鱼吃得更轻松,更省力,这样信号自然就出来了。在调低钓高的时候,因为钓目比较低甚至有时候调平水,这时候浮漂向上的拉力值是比较小的,这时候只要鱼儿口腔产生的吸力大于饵重,浮漂就能产生信号。而在调高目的时候,想要让浮漂产生动作鱼儿口腔产生的吸力就要大于浮漂向上的拉力和饵重。相比之下调低目会更有优势(不过浮漂的吃铅量和钩饵的比重搭配要合理,不然容易出现过钝或离底的现象)。

3,饵料的状态

饵料的状态也会影响浮漂动作的大小?还真的是这样,前面说过在鱼口很弱的情况下我们要尽量让鱼吃得省力。所以饵料的状态就显得比平时重要很多。冬天作钓的饵料比重最好轻一些,蓬松一些,雾化适当的好一些,这样调钓合理的情况下鱼在吸食饵料的时候就很容易将饵料吸入嘴里了。不然饵料和面疙瘩一样,比重又大,它们想吃都吃不进。不信可以钓几条鲫鱼放在鱼缸里养,投放不同的饵料来做实验,你就知道不同状态的饵料对鱼口有多大的影响了。

金袖鱼钩绑好防缠绕子线双钩套装成品袖钩钓鱼台钓鲫鱼钩全套组合

4,浮漂的吃铅量,漂型,漂尾

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想要浮漂有清晰的动作光做好调钓饵料的状态是没用的,浮漂的吃铅量,漂型,等细节都很重要。就拿吃铅量来说,虽然从理论上来讲浮漂的吃铅量小一点比较好,但吃铅量太小也容易让主线绷得不够直,鱼吃饵的动作多半是出不来的,最起码信号也会有极大的衰减,吃饵就好像没吃一样。吃铅量过大就不说了,不管是调高钓低还是调低钓高,都容易出现过钝的现象,尤其是新手钓友听说冬天用平水钓2目很靠谱,结果自己也这样做,却没动作。很可能就是子线都完全躺底了,没动作很正常。

漂型和漂尾也需要注意,细长身的浮漂上下运动的阻力更小,出来的动作比短粗身的浮漂更明显。就连漂尾的粗细也会影响浮漂的动作,漂尾细的浮漂明显比粗尾漂动作更清晰。

最后:还是那句话,钓鱼是个系统性的工程并不是说某个环节做好了就能明显提升渔获的。就拿放大信号来说,也并不是调几钓几或者换个小钩细线就能搞定的,上述几个环节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