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装 > 正文

匠心手作,发扬千年东方自然美

  • 品质淘生活
  • 2018-03-25 05:45
  • 35
摘要:生活的质量往往体现在细节上,特别是一些日常中会使用到的精美物品。凭借着对天地万物和对人双手劳动力有执着、敬畏和赤子之心的人,诠释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这些匠人

最近被种草《了不起的匠人》,一部聚焦东方美学为主的匠心纪录片。节目捕捉每位匠人最具匠心的故事,细腻而唯美的展现每件器物的制作过程。

从每位匠人和每件器物之中,传达一种东方美学中的观念。这不是艰涩的学术概念,而是真实故事生发出的感受,凝练着千年的智慧和传承,让人沉醉。

— ❶ —

自然之器 茶器

古时,昌江是流经景德镇的重要河流,瓷器由此上船,然后经由长江走向世界。当时的景德镇坐落在昌江之南,China便是“昌南”的音译。  

茶器匠人董全斌,几年前离开北京,来到 “瓷都”景德镇,开放的创作环境,对自然的崇拜和致敬,影响了他的制陶观,陶艺即生活,自然皆灵感。

甲盏窑 李甲栈油滴天目盏建盏茶杯品茗杯主人茶碗 鹧鸪斑建盏油滴

— ❷ —

自然之美 柴烧

柴烧是一种古老的技艺,烧窑难度相当高。柴窑烧陶时,当温度高达1200℃以上时,产生落灰经高温融熔成自然的灰釉,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变化。

田承泰起初完全是一个门外汉,他以前是个小有名气的木石雕刻家,却被老陶艺吸引。 而他对柴烧的追求,是颠覆性的反方向。

他不再追逐古人那种纯粹,而是尽力呈现灰的本来颜色。正是这种对灰的理解,让他的柴烧在后来呈现出自然之色所赐予的不竭之美。

柴烧茶具茶壶

— ❸ —

自然之态 铁器

在北京,有位戴着帽子和眼镜的铁匠手艺人,蔡德全,一个标准的斯文硬汉。为了儿时叮叮当当的回忆,和对传统工艺的尊重,他选择回归旧时劳作模式。

从文人到匠人,蔡德全放弃了现代生活,选择做铁匠艺术的奠基人, 一锤一锤,敲击出朴素器物的形态,用艺术的形式让传统文化有了新的传承。

纯手工铸铁壶

— ❹ —

自然之色 藏毯

世界三大地毯之一的手工藏毯,从梳理海拔4000米以上的藏北高原羊毛开始,经过古法手工纺线、手工纯植物性的染料浸染编制而成。

延续千年的“穿杆结扣”编织方法清洗到后期修剪,每一步都需要高质量完成,才能还原真正传统手工藏毯的样子,才能让每一张藏毯都具独具灵魂。

藏毯作为青藏高原民族传统手工艺品,有着悠久的历史,拥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在藏族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吸收了多国宗教艺人的艺术精华。

纯羊毛藏毯

— ❺ —

自然之艺 缂丝团扇

团扇是古代女子偏爱的物品,那种女子的含蓄之美,悉数藏在这把三千年前的扇子里。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缂丝又名刻丝,是一种古老独特的织造工艺。“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说的都是它。在古代,它比绫罗绸缎更贵重,是皇家的御用之物。

而缂丝团扇,则结合了缂丝、藤编、打银、雕刻、撵须等众多工艺,从宋人花鸟画中汲取灵感,为团扇修复注入新生机的同时,又不失传统美学的韵味。

复古手工缂丝团扇

— ❻ —

自然之韵 潮州木雕

潮州木雕是中国雕塑艺术中独树一帜的流派,吸取了石刻、绘画、泥塑以及潮剧等民间艺术,主要用以建筑装饰、神奇装饰、家居装饰等为主。

木雕整个过程都是去料的过程,下刀重了就亏,下刀轻了不到位,这需要常年累月的磨练才能练就。匠人们用自己的耐心打磨出来的作品,极显精气神。

在装饰与写实的结合、美观与实用的统一、精美雕镂与统一单纯的处理等方面,都有着独到而卓越的创造,是熔雕刻与绘画于一炉的艺术。

纯手工镂空木雕

还有八年造一只炉的“小铜匠”、凭一己之力复原锡伯弓的老人、用“犀皮漆”重新惊艳世界的大师等,他们凭的都是一份气节——祖先的东西绝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