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男装 > 正文

2018银翼的魔术师

  • ThinkPad京东自营旗舰店
  • 2023-10-24 18:30
  • 13
摘要:【2018,有新翼】提起ThinkPad,给无数人的第一感观便是商务、专业、效率。而提起ThinkPad E系列,给所有人带来的却是截然不同的游戏、影音、娱乐,

【2018,有新翼】

提起ThinkPad,给无数人的第一感观便是商务、专业、效率。而提起ThinkPad E系列,给所有人带来的却是截然不同的游戏、影音、娱乐,但不可忽视的是,E系列虽然在这个豪门中扮演着叛逆幼子的形象,他却依然属于这个豪门,有一句话说的好,小孩子终究会长大。

经历了青涩,改进,承接,转型之后;你造吗?如今的翼已经从一个青涩少年成长为一个大小伙子,留下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脚印,脚尖所指,眼前的职场——可能只有一步之遥。

【E系列与ThinkPad不得不的策略】

E系列,最早的定名是Edge系列,最早凭借其“颠覆性”的外观设计在ThinkPad中是绝对另类的存在,它打破了小黑的标志性“Think外观”——棱角不再、黑色不再、银色圆弧框住亮面的显示屏、6行键盘、没有RollCage等等这些,曾经让很多原教旨主义的老用户【比如某一个时间段的我】难以接受。但是从硬币的另一面看来,另一部分用户对于这不再是单一黑色外观的ThinkPad就有着非常的喜爱。

ThinkPad现在看来,有两个系列很多时候会充当着试验田的角色,其一就是X1系列——从最初的尝试无界金刚屏、尝试稀土镁合金材质(在传统镁合金中加入约2.7%的稀土,增强材料韧性)、尝试自适应键盘、尝试全新3-button-TrackPoint、尝试全新的呼吸键盘等等,X1系列充当着ThinkPad对于高端商务不断变革的试验田。

而在ThinkPad偏向大众商务的系列中,E系列则是充当着这个试验田,实事求是地说,ThinkPad的改变在所难免。从20多年前相当于北京3环100平米房子价格的一台ThinkPad Power 850到如今仅仅相当于数月最低生活保障价格的绝大多数系列。试想一下,在面对笔记本从2003-2008年开始的市场价格大幅走低,“小黑”若是固步自封,坚持阳春白雪般的清高格调,必然会面临曲高和寡的艰难境地,也许现在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这个牌子。

在IBM后期的ThinkPad“只赚吆喝不赚钱”的尴尬局面就是明证,至2004年被收购的时候,品牌价值高达15亿美金却有着10亿美金的负债,Egde系列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变”才能“通”理念的践行者和探路先锋,就像2014年世界杯决赛113分钟进球后的德国队——“活着,才是最高的艺术”Edge系列诞生伊始的品牌口号“思迥异,做不同”本身就是对ThinkPad的变异性思考和“黑色”的突破。但是ThinkPad本身就不会也不可能被某个人或者某个时代而定义终生,不是吗?

【更Think、更合理】

ThinkPad 翼480 14英寸轻薄窄边框笔记本电脑(i5-8250U 8G 128G PCIeSSD+500G 2G独显 FHD IPS屏)冰原银

看到全新的翼480,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棱角。相比以往ThinkPad经典系列的硬朗与曾经的E系列的圆润,额外增添了一份锋利。

其实这份锋利,可能是源于“瘦身”的结果。不足20mm的机身,不能说是纤薄,但绝对是稳固中透着轻灵,也许对于ThinkPad而言,过分的轻薄不仅仅不符合设计语言,更会让人觉得显得没有了别人所调侃的“蜜汁坚固”。

翻开笔记本后,能够看到笔记本的基本全貌,在很多时候,银/灰色的ThinkPad经常会被人称为“熊猫机”,因为不管颜色是何种,屏幕的边框都是保持着一个纯黑的状态,曾经我也对此事十分不解,在和各路人对完了之后,才知道正式版的原因:“为了能让屏框衬托屏幕的内容,让使用者把目光的焦点集中在屏幕的内容上”以类似于电影黑幕的形式,让效率更加聚焦。

相比上一代产品,翼480的屏幕边框明显Thin & Light了好多,而取消了圆角的设计,则是让整个B面更加协调。

最近一年,从MIX开始,全面屏/窄边框成了一种风潮、一种时尚。但是不得不说,很多的厂商都是只取其形而不取其神的——手机厂商在做出全面屏的时候尚且会考量赋予液晶屏一个圆角,而广大的笔记本厂商在用窄边框的时候,依然在用一个圆角外壳衬托一个90°的屏幕内角。而且圆角的位置往往和屏幕两个上角搭配的位置各种蜜汁尴尬,总会觉得某一个点显得极其的不稳定。

其实,说穿了就是一个字——做不到。屏幕的圆角切割需要通过上游的液晶面板厂商,而增加机身强度选用近似于直角的外壳则需要从整体上提升强度。万幸ThinkPad的翼480重新回归到了直角的阵营,不但更结实,而且更Think。

同样的,在颜色方面,Think一直以来的银配色,都因为颜色而被诟病,其实颜色并不是原教旨的一部分,但是恐怕对于这个问题而言,不高级始终是一个硬伤(甚至还记得有金色款,表示从来就没有关注过)。但是很可喜的是,全新的翼480调教了颜色之后,从银色变成了暖色灰,终于变得高级了。

而在接口方面,感觉ThinkPad是一直以来慢半拍的人,估计也会觉得这两年Think开始跟上了节奏,翼480的Type-C接口,虽然比不上Carbon、P系列、T系列和新X系列的Thunderbolt 3(雷电3),但是至少是一个USB 3.1 Gen2的接口(拥有10Gbps的速率)而不是某些产品标称USB 3.1打开细节是USB 3.1 Gen1的文字游戏。

同样的,ThinkPad这么多年能够吸引人的很大一个理由,是一个提供产品理念的区别,ThinkPad一直以来输出的,也不是一个单纯的笔记本,而是一套基于笔记本的桌面硬件(Dock扩展坞、ThinkVision显示器),同样的,这一枚USB 3.1的接口可以直接通过接驳显示器或者拓展坞,用一根线完成笔记本充电、数据传输、视频信号与音频的传输。

经常ThinkPad会给别人一种“没有性价比”的印象,甚至在不少人眼里是一个“死不降价”的状态。因为笔记本越来越便宜,于是很多人学会了3方比价。但是市场和产品很多时候是不会说话的,于是3方比价就变成了“别人家i5处理器8G内存的笔记本卖3999,你凭什么卖4999?”可能在这些人的眼里,一台笔记本的成本=CPU采购价+内存采购价+硬盘采购价+屏幕采购价+通用模具采购价+一根热管5毛钱。

但事实上,这些只是上游厂商的硬件,并不是一台完整的PC,而一台优秀的电脑,很大程度上是看硬件的整合厂商(也是很多人嘴里的组装厂)能通过自己的整合,额外赋予这台硬件什么别人所没有的东西,是舒适便于操作的键盘?还是对于屏幕主板保护的增强?更或者对于风扇的调教?还是硬件整合设计的能力?毕竟,这些都是一心想买“i5 8G 256G配置,4000预算”所难以关注的。

如果用一把螺丝刀,拆开这一台笔记本的D壳,其实能看见更多的信息。

双通道内存+22mm*80mmPCIe固态硬盘槽+2.5吋硬盘位共同存在。可能在很多人看来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但是在329mm*242mm的空间下放下这些,在刨除了45Wh电池、扬声器、庞大的风扇之后,恐怕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

相比市面上的同价位的产品,要么是双硬盘单内存,要么是双内存单硬盘,要么是双内存双“PCIe”硬盘,要么是保证了双硬盘双内存,却把体积不可控制的放到了15.6吋。

除了内部的结构,翼480的另一点就是采用了全聚合物钽电容,相信不少人又会继续嗤之以鼻。但事实上,这种电容在我看来,应该早就已经是除了游戏本外所有笔记本的标配了。聚合物钽电容的优势其实已经无需多言,劣势仅仅是在高温下的不稳定,换言之,如果没有高温下持续运行的需求,聚合物钽电容除了价格的因素外,已经是不二之选。

另外一点值得称道的,就是全固态版本预留的硬盘模型,在这个硬盘模型的背面,已经预留了给2.5吋硬盘的防静电贴纸,而同样正是因为这个模型的存在,ThinkPad预留的SATA线,才能预留出以供使用者自主升级(按照ThinkPad既有品质规定,如果不存在这个硬盘的模型,SATA线处于一个未插接的状态下,则SATA线是不能插接在笔记本内的,也因为这个硬盘模型存在的原因,每一台的出厂成本号称直接上涨了11美金)。

至于翼的配置,其实并不需要说,详见下图。

【一个入门本该有什么】

一款入门级别的笔记本,其实相比很多高端本,有着更加宽广的覆盖。举一个例子,如果是购买X1 Carbon的用户,那么对于他而言,这个笔记本仅仅是一个轻度办公的本子;如果是一个购买P71的用户,那么相信对他而言,这个笔记本是一个移动的工作站,是专职作图渲染的本子。但是对于一个入门产品而言,这个本子不仅须要兼顾可能的办公、适当的移动续航、至少可以游戏的性能,同时还要使得时间更长(相对于专业的本子,入门笔记本会有更长的使用生命周期)。

对于办公而言,最值得称道的不是短时间的高性能,而是长时间的运转稳定以及能为使用者提供高效率,对于这两个命题,ThinkPad用钽电容来保障稳定;更用被全行业视为标杆的键盘手感来保障操作的舒适度。

对于移动而言,续航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机身的空间只有这么大,电池的容量在现有的科技环境与密度下,容量很大程度已经接近了极限。当“多久”变成一个难以跨越的伪命题之后,那么“多快”就成了唯一可取的方向。ThinkPad为翼480加入了快速充电功能,理论上关机充电1小时,可以将电池充满至80%,可以保障在屏幕亮度40%且WiFi开启的前提下,完成近6小时的持续办公。

对于一款入门本而言,能不能最高画质下玩几乎负优化的吃鸡和泰坦陨落的仙剑,可能会是一个十足的伪命题,于是我们不妨通过Steam上目前版本最新的测试软件(3D Mark 11/3D Mark for Windows)和一些久经考验的游戏(神优化的R星GTA5、被各种借鉴的Dota、看似没有特效实际内藏小3D的搓炉石,玻璃渣的每天吸屁股)来考量翼480的游戏性能。

在3D Mark下,Cloud Gate(针对于基础笔记本)的成绩达到了9051分

Sky Diver(针对于性能级笔记本)的测试成绩为9579。

在大R星霸波Steam的GTA5上,选用了在默认高特效的前提下,1080p输出,60Hz刷新率,关闭抗锯齿及垂直同步(不关2G显存就Boom了),通过GTA自带的Benchmark测试,平均帧数43fps。

在炉石传说上,选用了在默认高特效的前提下,1080p输出,全程60帧跑满。

在Dota2,选用了在默认高特效的前提下,关闭垂直同步,1080p输出,平均51帧。

守望屁股,选用了在默认极高画质的前提下,关闭垂直同步,1080p输出,平均59帧。

站在使用周期考量,翼算是ThinkPad全新的一种尝试,双通道内存与双硬盘,其实已经足以满足使用2-3年后的稳步升级,毕竟PCIe硬盘的速度上限足以保障往后N年不落伍,而双通道DDR4可以让很多人在升级时不是替换内存而是添加内存。

【写在最后】

综合看来对于翼而言,很多的东西还要等待市场的验证,但是我们仅仅需要以一个客观的眼光来看待这个小家伙,它是E系列8年以来,最为Think的一款产品——没有之一。其次,相比同级别的笔记本,他已经具有了更为卓越的内部硬件设计及更加考究的用料。正如某些人说的“从结构来看,这绝对不会是一台坑爹的电脑”至于细分的配置,则需要考量实际的使用情况来进行区分,不过就可以适用于绝大多数人的需求而言,i5-8250U处理器搭配8G内存(可以再扩8G内存)配合256G PCIe固态硬盘(2.5吋硬盘可以搭配任意大小的~)是一个非常值得选择的配置。

ThinkPad 翼480 14英寸轻薄窄边框笔记本电脑(i5-8250U 8G 128G PCIeSSD+500G 2G独显 FHD IPS屏)冰原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