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母婴 > 正文

世界粮食日:一粒大米的前世今生

  • zszsfxb
  • 2023-04-29 14:57
  • 9
摘要:自1981年起,每逢世界粮食日(World Food Day),也就是10月16日,世界各国政府都会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今年已经是世界粮食日诞生

自1981年起,每逢世界粮食日(World Food Day),也就是10月16日,世界各国政府都会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今年已经是世界粮食日诞生的第37个年头了呢!每到这时,总难免感叹一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抒发一下作为吃货的一种情怀,顺道同小伙伴尤其是小朋友们勉励一下,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啊!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据说一碗饭是4400粒米,每吃一碗饭相当于吃下三四丛稻子。人一天只吃两碗米饭,一年就要吃掉55公斤大米,相当于一个成年女人的体重。像一个成年人每天吃6碗米饭,84岁时,已吃13797公斤大米,相当于4.6公顷的稻田产出,差不多是7个足球场。

简直细思极恐有木有,原来我就是

传说中的饭桶啊

我们天天吃着米饭,饭碗里的粒粒晶莹看起来那么亲近日常,还没上小学就学会了咿咿呀呀地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对盘中之餐,你果真是“知”还是“不知”呢?米是怎么来的?那粒粒的大米,到底是咋的辛苦了呢?今儿就让我们好好来扒扒一粒大米的前世今生。宝宝再也不用担心我连一粒米都说不清了。

一. 米从哪里来:三迁其居

一粒稻种子要经历一场怎样的生命之旅,才能成为饭桌上一小碗中的一颗大米?那得从一个农民伯伯为水稻三迁其居的故事说起了

第一个家:温暖的竹筐

进入春耕期了,农民伯伯在播种之前要准备秧田。因为经过一整个冬天,田里的土结块、变硬了。所以农民要修整、准备好各种农具,赶上牛,对土壤进行疏松工作。

眼看要进入惊蛰节气了,万物复苏,树木新生,一切都是生机勃勃的。农民伯伯加倍忙碌起来,因为耕种重要的一步是要准备用来播种的稻种。

农民伯伯从上一年保存下来的稻种中筛选出可以用来育秧的稻种,将饱满健壮的稻种在温水中浸泡,捞出后放到温暖又潮湿的竹筐里过三四天,稻种就长出小小的根和芽啦。所以,温暖的竹筐是米的第一个家。

2

第二个家:秧田

稻种的第二个家就是秧田了。农民伯伯将发出嫩芽的稻种撒在又平又软的秧田里。进入清明时节,雨水渐渐多了,在温暖的阳光下,秧苗在秧田里顺利生长。当然,这期间农民伯伯还不能闲着,他们得天天下地,在秧田里挖出沟壑,好让秧田里的水流出,这样长出芽的稻种才不会被淹死呢。

3

第三个家:大片的水田

在小心翼翼地照料下,秧苗茁壮成长,到了进入夏天的时候,农民伯伯要再为秧苗搬一次家了!也就是米要去到第三个家—大水田。

搬迁工程之浩大,这时候小伙伴的作用可就凸显出来了。农民伯伯张三通常会发动邻居李四和亲戚王五们来帮忙,顶着烈日开始了辛苦的劳作,弯腰拔出秧苗并绑成一捆一捆的放在专用的背架上,很辛苦地搬运到水田里。正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啊!

接下来就是插秧了,插秧也是一个技术活!一遍一遍的弯腰那是必备的。而且每一撮秧苗之间的距离还得几乎保持一致。

水稻搬迁后就开始茁壮成长了。一层一层的梯田上,覆盖着绿油油的水稻,时不时下一场绵绵细雨,它们便发出“沙沙——沙沙——”的声音。当地人脑洞大开,为孩子们在田边搭起简易秋千,这里便是他们的田间乐园。

二、努力生长

唯有努力生长方能不负光阴不负卿

日子到了盛夏,水稻开始开花,孕育稻穗。一株稻穗上会开出两三百朵花,每一朵花授粉成功后都将成为一粒稻谷。为养育这么多稻谷,水稻需要从根部吸收很多很多的水分和养分。

烈日炎炎,农民伯伯可是一点都不敢放松。他们要时时拔除杂草,除掉害虫,以免影响秋季的收成。

就这样,农民伯伯经历了春耕、夏耘,提心吊胆着过了无数个日夜,终于、终于要迎来丰收的金秋啦!

三、丰收的味道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至此,水稻完成了由一颗谷种到万千稻谷的自然传奇。愿所有的付出都值得期待。

饱满的稻穗低着头,虔诚地等待着农人们来收割。晴天收割是再好不过的了,收割时全家出动,将用镰刀收割下的稻子拿到打谷木桶旁,握紧稻子茎秆用力敲打木桶内壁,谷粒就会脱落到桶里。山谷里时不时回响起一阵一阵“咚——咚——”的打谷声。下地收割的时候,农民伯伯要准备好镰刀、打谷木桶、布袋……

收割下的稻谷还要好好晒干,才能长期保存,毕竟农耕文明还没被防腐剂网红福尔马林给毒害。阳光灿烂的晴天,家家户户都把稻谷铺在房屋周围的平地上晾晒。人们还要不时地用谷耙翻动,好让每一粒稻谷都能晒到太阳。

等等,稻谷外面还有一层壳皮呢,去掉这层壳皮才能做成我们能煮来吃的大米。千百年来,人们用水碾来碾米。碾好后,用风谷车把稻壳、米糠等用风吹走,把大米分离出来。碾压的画风是这样的。

如此这般,饱满的稻谷粒,经过加工去壳,煮熟,才有了香喷喷的米饭!

涨知识了啊!!

原来我们饭碗里的每一粒米,竟都在默默为我们讲述着一个漫长而浪漫的生命故事。从竹篮里到嘴里,一粒米来的是那么的不容易。

九神鹿绘本馆 盘中餐

《九神鹿绘本馆——盘中餐》

于虹呈 著/绘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与孩子一起分享大米的来之不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