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居用品 > 正文

这绝对不是“七座商务舱”中的“五菱宏光”

  • 壮壮壮壮朱
  • 2022-12-05 16:25
  • 28
摘要:距U1发布时隔近半年,小牛电动终于发布了 U1 的顶配版本 U1 PRO。我得到机会进行产品的试驾。小牛电动车U1 PRO顶配标准/安全版套装 智能锂电电动踏板

距U1发布时隔近半年,小牛电动终于发布了 U1 的顶配版本 U1 PRO。我得到机会进行产品的试驾。

小牛电动车U1 PRO顶配标准/安全版套装 智能锂电电动踏板车 电瓶车 黑色 标准版

U1 PRO 作为小牛电动的 U 系列其中的一个版本,在外观上依旧延续着 U 系列的简约设计风格。但据悉本次的U1 PRO分为两个版本:外观上,黑色底漆 + PRO版本经典的条纹拉丝 和 定制编号铭牌的白色版限量版。从个人审美的角度,我更倾向于黑色 + 红色条纹的配色版(看起来就高端得不行好嘛,而且百搭啊)。小牛貌似自N1之后,就没有在发布过黑色的配色版本(貌似除了一亿公里限量版),所以这款从外观上就深深吸引了我。忍不住马上骑出去炸街。

小牛的U系列虽然延续了锂电池的配置,但发布后也有关于续航方面的质疑。于是我这次亲身测试的大家最为关注的续航方面。我身高175cm,体重75公斤。我今天分别骑行三次测试,第一次骑行里程13KM车辆生于电量还有74%;第二次骑行里程5KM,电池剩余电量还有65%;第三次骑行距离9KM,剩余电量46%左右;

按照推算,约可支撑持续骑行45-48公里。我家距公司约8公里左右,所以约3天充一次电即可。

U1 PRO 采用了前后碟刹制动,同之前U系列其他版本的前碟刹后鼓刹在安全上作出了明显升级。在实际体验中,刹车反应迅速,要比目前不少的电动车体验更好,猛拉刹车也不会有那种飞出去的感觉。尤其是在现在路面及其复杂的情况下,不仅要直面对向而来的逆行党,还会面对晃晃悠悠的各种共享单车,还有会随时占到停车的公交车和出租。刹车方面的升级都为用户的骑行安全作出了更多保障,但我还是提醒各位,骑行时一定要注意佩戴头盔。

整个车把由之前钢制龙头改为铝制龙头,宽阔、舒展,全长宽约70cm左右,上肢骑行姿势平缓、舒适。也使得整车的重量稍轻一些。

U1 PRO 的仪表依然采用的是全液晶仪表,复古的圆形造型和这辆车的外形都非常的搭,仪表材质采用的是HIN,简易点说就是亮度大但是清晰度低,必须与其面板垂直看,假如有偏差的话清晰度会逐级降低。显示内容主要以:速度、GPS和GSM信号、电量、总和里程、档位、动力回收、定速等。

右手的控制区域为(由下到上)P档解锁按钮,大灯开关、档位切换。

左手控制区域为(由下到上)喇叭、转向灯按钮(没有双闪功能)、定速巡航按钮

无钥匙启动和载物挂钩,还有小牛的特色配置的usb充电口等都无疑依旧出现在了U1 PRO 上。

在U1 PRO发布前小牛电动 APP 的最新版本3.0,新版app在色调上与2.0的白色做了反转,用了较深的蓝色作为主色,莫名感到科技感十足,很讨喜。车辆显示方面,除了车辆以外还添加了车辆的主色作为背景,给人感觉很有范儿,逼格十足。通过图片我们只能知道这是哪款车。最重点的是APP中的服务页面做了完全的改进,3.0的服务页面更加详尽,车辆关键点可以切入查询,可以直接搜索故障码,还有八大模块具体操作,无不贴心。

其实我作为一名准90后,一直是一乖乖男的形象面世。在接触小牛之后最让动心的就其U系列的车型,没有骑行经验的我,U系列的轻量化车身和简约的设计,更改了对以往电动车太沉且对于没有骑行经验的人难上手的主观印象,大大降低了我这种人的购买门槛。而且原创的设计让你在选择电动车出行的时候也有了足够的面子。U系列发布之初的“买菜车”的形象,我本身并没有太深的感觉,而是拓宽了更多想尝试,但没有尝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