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居用品 > 正文

有了这个翻译机,学英语简直……还学什么学?

  • valjones
  • 2022-11-27 21:39
  • 29
摘要:据说中国只有5%的人有护照,但是却常年蝉联全球出境旅游人次和消费额的双料世界冠军,想想14亿的基数确实不是盖的。中国人旅游最大的痛点式什么?随着微信支付攻城略地

据说中国只有5%的人有护照,但是却常年蝉联全球出境旅游人次和消费额的双料世界冠军,想想14亿的基数确实不是盖的。中国人旅游最大的痛点式什么?随着微信支付攻城略地,现在也就只剩语言不通了。

那么我们今天开箱的就是一款由科大讯飞推出的“讯飞翻译机” (下称“晓译”),号称口袋里的翻译官。

开箱第一眼,外观

“晓译”有黑白两色,我们拿到的是白色款。

撕开膜儿打开盖儿,可以感觉到盒子的阻尼相当大,再揭开一个更难搞的贴纸,就拿到了本尊。可以看到整体是一个瘦长条,通体白色,侧面金色,边角圆润,手感也是一个字——润。整机虽然是PC+ABS材质,但是却比想象中的坠手。由于没有穿绳孔,所以没法挂脖子上,随身携带的话只能是揣在兜里。(所以口袋里的翻译官恰如其分。)大小和我手里的SE差不多大,整体我在手里就和握着一部手机的感觉差不多。

功能和使用方法

功能就是中英互译了。

整机十分简洁,常用的只有2个按钮,一蓝一红,蓝色中译英,红色英译中,需要按住按钮来录音,然后通过网络获取译音,再通过2个喇叭播放。

两个喇叭分别在上下两端,可以看见周边也有一些没开孔的装饰,但是整体却有一种莫名的廉价感……和我瞟第一眼联想到的BoomSound差得好远……我还自动脑补了一下那些坑里存泥、脏脏的样子……

两个翻译键被设计成药丸儿,让人不禁想起电影《黑客帝国》。

顶端有一个3.5mm的耳机接口,底端有个充电口。顶部底部各有一个麦克风。这些边角我们就略过了。(毕竟麦克风的做工更加招黑。)不过插上耳机,它就变成了一个英语学习机了。说中文可以学习对应的英语表述,说英语又可以通过它翻译的准确度反向锻炼自己的发音准确度。这种操作我一开始倒是没想到。

不过鉴于翻译的正确率是机器决定的,所以没有基础、不会判断的英语初学者肯定是不适合用它来学习的。

左侧是音量键,可以看出加减键设计得过于靠近。

右侧是电源键和SIM卡槽。

其实正面正中间和背面的上部分别有一个预留的功能键,目前功能都没有开通,留出了一些想象空间。

说一下版本吧:

目前这一款是中英互译款,在APP的设置里“翻译语言切换”点了没反应是让我大失所望的。实际上大家被新闻刷屏的还有总理汇报款等好几个版本。很是遗憾没法测试别的版本,毕竟你肯定想不到,我是会一点点韩语和维语的。

据悉,虽然目前仅支持中英互译,未来还会加入包括汉藏、汉蒙、中日、中韩、中哈、中俄、中法、中德等更多语种。个人希望它可以尽快通过固件的升级获取更多版本,因为同类竞品有些已经初代就支持多国语言互译了。通过识别率第一求质以求战胜支持语种多求量的对手,我想在难度低、容错高的旅游场景下,优势会打一些折扣。当然,扎实的内功是绝对要的。

使用体验

一、联网模式和APP初体验

很多人吐槽“晓译”不能离线使用,我又得拨乱反正一次了。大家周知的“ili翻译器”就是离线的,但是功能就差太多了。所以必须联网是为了能获取其云端的超过4000万条备选语句,通过算法越翻越准。

联网方式1:Wifi,外部wifi或者手机热点。(出国的话就从首都机场租一个mifi或者买一个中国移动的境外游流量。)

联网方式2:插卡。Nano卡槽,国内三大运营商都兼容。我插上自己的移动卡试验了两次,平均需要十几秒的时间识别到网络,提示“正在使用数据网络”。这个时候,打自己的电话会提示正在通话中。在电梯里无法使用,尽管现在的手机已经电梯地铁都无压力了,想必因为定位不是手机,所以通信方面没有类似华为双天线一类的通信黑科技。

吐槽1:必须说一下,“晓译”是通过蓝牙连接手机以后再用APP配网,和设备辐射热点再手机配网这种主流方法不同,为什么是蓝牙的逻辑我也不明所以,反正表现出来就是,配网不是很快。最醉关键的是,每次想要更改“晓译”的设置的话(比如切换男女声音),还得从新蓝牙配对。说明设备并没有和手机在云端实时通信。

吐槽 2:APP的界面只有“翻译”和“我的”两个板块。整体很简洁。但是配色和简陋的UI让人100%不费力地想起了12306。果然科大讯飞是国企所以做APP就可以这么不讲美感了吗……还有两个收音的按钮竟然出现了前端的低级错误……(测试手机:iPhone SE,IOS 10.3.2)

对于“翻译”的板块还是有亮点的,那就是完全具备了“晓译”的功能。这个“面对面翻译”的模块简直就是一个软件版“晓译”。

二、应用场景和原理

其实除了中国人出境游需要翻译机(软件)。外国人学中文普遍会评价一句“so damn hard”,所以,外国友人来中国旅游就更需要了。

当初苹果随着iPhone4s震撼推出Siri的时候,拖了相当长的时间才支持了中文,而且还只能识别美、英、澳的英语口音。从声调来说,拥有“平上去入”4种语调的汉语已经是英语的2倍难度了。科大讯飞一直以来对外宣称中文识别准确率达到97%已见实力,在此前提下据说还能识别四川话、粤语等方言,我们等下看测试结果。

语音识别经历了从孤立词识别系统向大词汇量连续语音识别系统发展,从高斯混合模型到深度神经网络,深度神经网络又升级为循环神经网络,然而都经过了这么多次的升级,只有获得了完整的全部语音段,才能成功识别,而且有很大时延,所以只能用于处理一些离线任务。实时的语音输入又是怎么实现的呢?科大讯飞通过自研的前馈型序列记忆网络FSMN的新框架,将延迟降低到180ms,实时的语音输入得以保证,然后又结合卷积神经网络推出深度全序列卷积神经网络,加入更好的上下文理解使得输入更准。

现在才到了翻译的部分,采用句式文法、词模文法、关键字等多层文法机制用以识别上下文的意思,以云端超过4000万条平行语句对作为强大的后备库,优化的算法匹配语句和用词习惯。

整个一个流程下来很多人已经感觉无趣了。实际上很多普通的用户没有必要知道一款产品内在的技术原理,之所以堆砌出来,一来是让大家感觉一下很厉害的样子,二来,是我们要针对性地去验证这款产品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厉害。

中文博大精深、表意丰富异常,直到现在谷歌翻译、有道翻译、百度翻译都还是有着很多硬伤。

三、测试

下面我们进入真正的测试,从不同角度对我们的晓译翻译机进行一下测试。

续航:

“晓译”充满电需要2小时,可待机72小时,连续使用4-5小时。开箱用剩余电量评测,两天断断续续持续了两三个小时,wifi和插卡轮番,一直没充过电。

如果是旅游场景下,本着不到万不得已不和当地人犯话的原则,哪怕各种买买买,大部分人观光一天的说话时间也不会超过4小时。所以,绝对够用。

结语:

我也知道很多人会危言耸听,说有了机器做翻译,以后同声传译要下岗了,我很欣慰大家对科技进步的感知和对高科技产品的认可。然而人和机器的区别还是十分明显的。遥想当年两会高翻张璐女神把温总理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翻得万民倾倒,此情此景哪怕再过下一个五年,也不是机器能达到的。所以我们也不必想太多,“晓译”以及它背后众多翻译类智能硬件,它们应用场景就是难度低、容错高的旅游场景,让我们在海外感受异域风情的时候避免通过手势加yes or no的方式和当地人尬聊而已。

PS:

至于很多人质疑一个手机APP就能做的事儿,为什么要专门做个硬件出来,我想应该是因为,现在旅游的主力军还是90前,这批有钱有闲的人当中,兼具年纪大、嫌麻烦、英语不好3个特点的,还是有一定比例的。所以才有了“一专一能”的翻译机的市场。另外“晓译”专门有汉维互译版更是被习大大钦点“给每个援疆干部配一个”。所以还是那句老话,你看不懂的智能硬件不代表没用,它肯定有个细分的应用场景,只是你想不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