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居用品 > 正文

来上海旅游的朋友,非要穿上高跟鞋?

  • womsalon
  • 2022-11-21 21:21
  • 28
摘要:我有个外地的朋友来上海了,热情实诚的我自然是要进地主之谊,也顺其自然的为她规划了有些充满套路但绝对实用的上海旅游路线:外滩——豫园——博物馆——东方明珠——黄浦

我有个外地的朋友来上海了,热情实诚的我自然是要进地主之谊,也顺其自然的为她规划了有些充满套路但绝对实用的上海旅游路线:外滩——豫园——博物馆——东方明珠——黄浦江游艇——田子坊…… 做了策划还不算,也准备亲自做导游,以及司机。

完整的旅游计划一个微信发过去,但是,那边的朋友却并不领情,还直言不讳的说我当她乡下人,什么上海她都来了不下十回,之所以找我计划,就是想来一趟不一样的上海高跟鞋之旅。临了还嘱咐我,她的此趟上海之旅就是要体验我朋友圈里的日子。就这样,我就像小学生被老师打回了作业一样,唯有重写。但那句长这么大第一次听到的“高跟鞋之旅”,也因为新鲜好玩值得回味成了我重新计划的关键词。

其实这个词是让人极有好感度的,稍微一琢磨就秒懂了我这位朋友想要的度假模式,想必绝不是穿着运动鞋背着双肩包汗水淋漓的奔跑于各大景点,然后结束旅行回到家后累成狗的那种,而是踩着高跟鞋穿着衣柜里最时髦的衣服,在另一个城市里用最松弛的状态游走在当地日常里的那种。

也难怪啦,上有老下有小还要在职场上充当女强人的我的这位朋友好容易能停下来享受几天逗号假期,不选看山不选望水的桂林丽江就选了上海这座摩登都市,自然是因为她终于可以穿上高跟鞋穿上衣柜里最漂亮的衣服做几天被自己宠幸的时髦女人,魔都,其实只是她暂时借来一用的背景而已。

于是,新的旅游计划出台了,那些耳熟能详的旅游点统统都被我Delete,然后将我以及我周围的朋友在上海生活的日常进行浓缩再浓缩,结果就只剩下咖啡馆咖啡馆咖啡馆咖啡馆……

咖啡馆,为什么是咖啡馆?因为上海街头里的咖啡馆是上海的城市符号啊,是上海人纯美而恬静的度过以及躁动过后的安然啊,是上海时髦的慢条斯理啊……还有,透过上海咖啡馆的窗口,上海的如梭如梦以及风情,统统可以一目了然。然而,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上海的咖啡馆跟高跟鞋极配,不论是老派的咖啡馆还是现代的,不论是高大上的还是小而美的。而我,偏偏又是咖啡馆的常客,一个词:熟悉。

奥地利诗人Peter Altenberg说过:“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美国作家海明威在咖啡馆里获得灵感并完成了他最伟大的作品《太阳照常升起》;梵高在借住在阿尔勒的一间咖啡馆期间,创作了名画《夜间的咖啡馆》;世界畅销小说《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也是在爱丁堡的一间小咖啡馆里创造了这个神奇的魔法世界。而我,要不自量力的将自己要放在这些名人的后面一下下,因为我的《搭配其实很好玩1、2》以及《搭配就是要够范儿1、2》就是在上海的很多个咖啡馆里完成的。

但咖啡馆哪里只是个写作的地方,咖啡馆,还是周末约上三两朋友聊天聚会的地方;还是逛街逛累了的时候坐下来休息一阵子的地方;还是单纯的就想闻闻咖啡气息的地方;还是治愈各种坏情绪的地方;还是穿得美美的就单纯的想找个漂亮背景作一下的地方……

所以,朋友的高跟鞋之旅就选各式各样的咖啡馆吧,为她的高跟鞋妥妥的找个舞台,而我也不用在各大景点汗流浃背的挤挤挨挨,就跟她一起,她喝咖啡,我喝可乐,聊聊没见的日子都发生了些什么,再时不时的陷进去回忆里一下下,顺便治愈我们的思念。

有人说,上海这座城市的精华与韵味,有一大部分都沉淀在街头巷尾的咖啡馆里。所以,上海人即使是贪方便偶尔的坐进星巴克或者COSTA,但只要可能,还是会坐进街头巷尾那些没有商业痕迹的咖啡馆里去。在上海,我喜欢随便拐个弯就遇到一家咖啡馆的际遇,可能是小小的门面但走进去大大的一间,可能是小小的门面里面也依旧是小小的,门外的窗下就只有两张椅子。要是不小心要是遇到一旁打打闹闹的小孩子或带着狗狗走过的情侣,那份安逸感,可以直接将生活里累积的好几个不爽顷刻粉粹。

好吧,我的朋友到上海了,接她的时候,她就一袭小黑裙脚上瞪着那双著名的黑头拼色鞋。我笑她坐个飞机都一派风情,她则认真的对我说:高跟鞋之旅,我是认真的。好吧,既然用了认真这个词,那就认真选择咖啡馆认真喝咖啡认真聊天,以及,认真探索每一个咖啡馆的周边。而我的那位朋友,对这趟旅游计划满意的很,每天都会问我第二天要去的咖啡馆的样子,然后再精心搭配了衣服,至于脚下的高跟鞋,也是一双比一双风情呢。每到一家咖啡馆,她会第一时间点上一杯咖啡,然后拍照修图,接着抛上朋友圈,还不忘配上文文艺艺的一句话,可爱的很呢。等她做完了这些仪式,我们就开始有的没的聊了……

Vivienne Westwood咖啡馆

地点:上海淮海中路K11二楼

我朋友说:我们就坐在钟的旁边吧

因为她穿了Vivienne Westwood 的鞋子,第一家咖啡馆就选了Vivienne Westwood咖啡馆。就在K11Vivienne Westwood店铺的隔壁。除了西太后的大名够吸引人之外,咖啡馆充满了英国茶文化味道的设计也是让人着迷。坐在里面,似乎进到了时装秀后台风光的“摄影棚”,又好像英国某个十八世纪装饰风格的“茶室”。但最可爱的,是无所不在的Vivienne Westwood 的土星环标志和英伦格纹。一份下午茶端上来,我们就在瓷盘和茶盘架上发现它们的踪迹。

顺便再逛逛

既然来了K11,那就在K11溜达吧。这是一个全然不同的商场,一个将艺术、人文、自然三者的关系关联在一起的商场。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这家商场除了可以买买买,还有大把的艺术氛围可以慢慢感受。楼下常年有主题不同的各种艺术展,很值得一看。

補時 Café& Lounge

地址:常德路888号地下室

我朋友说:这家咖啡馆能让我好好思考一下人生

这家咖啡馆在地下,而且里面还可以看电影,很适合情侣。据说这里的咖啡豆是上海最浓郁的,没有之一。这么说还真是胆大。我没喝,但还是喜欢咖啡上面的拉花。虽然在地下室,但光线却意外明亮得犹如有一整排的落地玻璃窗。整个咖啡馆的环境都是灰色调子,淡色花朵不抢眼不突出,墙上的文字,石制小方桌,都给人一种淡淡的感觉。

顺便再逛逛

到常德路走走是很怀旧的事情,既可以探访恒德里聂耳旧居、常德公寓张爱玲的旧居,也可以寻觅郁达夫曾寓居的嘉禾里、申城电车交通发轫之处“静安寺车栈”的遗址等。从一条条老弄堂和一幢幢老房子中,还可以捕捉到一些上海昨天的特殊气息。

Vanilla

地址:上海洛克外滩源北京东路130号

我朋友说:我有些不想回去了

就在上海洛克外滩源的一栋历史建筑里,是一家新晋网红聚集地,室内设计有点简约有点艺术还有点复古还带着一点工业感。整个空间有三个区域,我们选了靠窗的区域。据说,除了咖啡可乐,所有的餐食来自泰国最好的米其林西餐厨师。吃了一口就知道了,高颜值的泰式西餐并未因此少了一分清新美好的口感,就像门口的slogan#Live life with a little vanilla,the fondest memories are made when gathered around the table

顺便再逛逛

出了门拐个弯就是上海洛克 外滩源,堪称上海外滩独一无二的精致生活新地标。洛克 外滩源顾名思义,位于外滩的源头,东临圆明园路和33号公园绿地,西靠虎丘路,北濒苏州河路,南达北京东路。走在这里,随处可见历史风貌与现代设计的融合,风情的很。碎石铺就的路上,总是会遇见在这里取景拍摄的模特、新人以及时装博主。

edm café

地址:建国西路348号

我朋友说:就在这里发会呆好了

这是一家集咖啡,民宿,办公一体的个性空间,咖啡馆的名字也很有特色,是店主三个孩子David,Eric,Momo的名字首字母家。通透的阳光,大大的落地玻璃窗还有顶楼的阳光小露台,都特别适合春秋时节前来,气温有点微凉,暖暖的阳光晒在身上,看看窗外来往的人发发呆,或者看一本书都十分惬意。原木色的桌椅,简洁的布置感觉也很温馨。

顺便再逛逛

建国西路北上海人称为“隐藏在闹市里的一片净土”,是当年法租界的一部分,据说每走十几步,就有值得驻足观望的地方,尤其是走到与陕西路交汇口的“步高里”,因为这里有着“沪上第一石库门里弄”的美誉,弄堂口的法文字样,依旧挂在那里。来到襄阳南路拐角处,可以望见院内坐落着一幢奶黄色墙壁、坡顶红瓦、落地钢窗的华丽欧式花园洋房。这儿曾经是荣毅仁的旧居,如今是一家名叫襄阳会馆的高级会所。

白鸟咖啡

地址:瑞金二路198弄-1(近建国西路、沿街马路边)

我朋友说: 我有了想看书的冲动

这是一家隐匿在旧房改造的古典房子里的咖啡馆,在热闹的田子坊附近却是独有的安静。木质的楼梯,裸露的砖墙都给人一种岁月沧桑感。这里有很多来学习和阅读的人,舒服的座椅,是个可以泡一下午的地方。

顺便再逛逛

在上海,各式各样的巷子、四通八达的弄堂,是这个城市的精粹之一。不论是混合着小洋房和胡同串的那种,还是散发着经典和颓败气息的那种,都可以成为上海文化的心脏和灵魂深处。而从旧弄堂变身为艺术坊的田子坊,尤其值得一看。但是,逛这里的时候,我们带着的,是休闲、无所事事以及崇尚艺术的心。

Marienbad Cafe

地址:武康路55号(近安福路)

我朋友说:应该把你家狗带来

这家店靠近上海话剧中心,不知不觉的,就成了爱话剧一族最爱的咖啡馆。曾经因为用了很多英文报纸糊天花板而很有名。咖啡馆已经有11年的历史,虽然装修几经改变,但名字从未变过。天气好的时候,坐在路边或者临窗,对面的街景一览无余,充满异国情调。

顺便再逛逛

有人说:“安福路给人一种莫名的安定感,有说不上来的似曾相识 ”。还有人说,话剧捧火了安福路,所以才有那句 “做话剧来话剧中心,看话剧来安福路”吧;也有人说,安福路的文化情愫很是浓烈;更有人说,西班牙总领馆文化处的落户把西班牙风风火火的活力也赠了安福路。

小花咖啡馆

地址:安福路、常熟路路口

我朋友说:哎呀,穿错鞋子了,应该穿一双复古的

这家咖啡馆很小,但却不影响它优优雅雅的。听说这家咖啡馆的老板很会选讲究的音乐,得悠闲,得慵懒,得与众不同。但初来的人都会被复古的门脸感动,再走进去,砖红色的巴洛克穹顶,棕黄色的窗棂,会有一种闯进某个电影里的错觉。

顺便再逛逛

常熟路原名善钟路,是1901年法租界公董局越界修筑。1943年汪精卫政权接收上海法租界时改名常熟路。常熟路沿路为住宅区,著名住宅有113弄善钟里、209号瑞华公寓等。曾经设有“善钟马房”。

Aroom Café

地址:泰安路20弄卫乐园15号底楼

我朋友说:让我撒个娇吧

這個Aroom咖啡蛮私房的,位在安靜的泰安路一排特色的老洋房、公房之中,有点难找。看见一个小小的綠色鐵門,就到了。推开门,别有洞天。室外有個小露台,天氣涼爽的時候坐在外面一定很愜意。绝对的上海老房子,老板是个周遊世界的老外,收集了游历许多国家后淘回的珍藏與宝贝,把喝咖啡这件事情弄的很有文化感。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曾经是《撒娇女人最好命》的拍摄地。

顺便再逛逛

泰安路的珍贵,在于它是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街道之一。慢慢地逛泰安路,五分钟就走完了,即便如此,依然不能错过两段马路的不同风景。这里是老上海曾经熟悉的顶级住宅区,有着各种风格的老洋房,有西班牙式的、英国乡村式的。据说,当年造好的时候,每户人家都有一个近百平的花园。这些建筑深藏在花园里高大的夹竹桃和无花果花丛里,显出一种低调的华丽。

好了,我朋友的高跟鞋之旅暂时画上句号了。“看上去就是喝了几杯咖啡,但是,却看了另外的上海。这趟上海高跟鞋之旅,真过瘾。”这是我朋友的原话。但是,看得出,几天下来,她的脚很痛,但她就是忍着。我不笑她,都是一类人,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