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装 > 正文

无现金社会初级阶段 移动支付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 科客网
  • 2022-09-06 16:18
  • 58
摘要:阿里推出移动支付不到7年,而微信推出微信支付也不过3年,两者2016年的总流水却已超中国2016年全年GDP 74.4万亿元,达99.27万亿元。先前,阿里曾放

阿里推出移动支付不到7年,而微信推出微信支付也不过3年,两者2016年的总流水却已超中国2016年全年GDP 74.4万亿元,达99.27万亿元。先前,阿里曾放出豪言,称用5年时间让中国进入“无现金社会”,虽有些异想天开,但也不失为一个美好愿景。当然,这其中也免不了微信支付的一份功劳。

就在数年前,相信很多人都还无法想象不带钱包出门所带来的尴尬。而现如今,就连四线城市的菜市场都能使用移动支付——只要老板有个智能机。移动支付正在悄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每个人的资产和消费似乎变成了都被简化成一串串简单的数字,悄悄埋伏于手机的各个app中。

微信支付更接地气,支付宝服务更广

近日,腾讯公布了2016年第四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微信支付服务用户已达8.3亿,月活跃账户及日均交易笔数均超6亿。微信凭借其庞大的用户群,让微信支付推广起来顺风顺水。几乎所有的企业商户均支持微信支付,很多消费者表示,一旦习惯了微信支付带来的便利,就很难不使用它了。

而支付宝则早已通过淘宝奠定其移动支付的龙头位置。在淘宝网成立之初,支付宝就与其绑定。随着网购之风吹遍全国,几乎所有网购过的人都成为支付宝的潜在用户,并一步步培养起电子支付的习惯。支付宝从2014年第二季度开始成为当前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厂商,而支付宝也更乐意于扩张市场,目前已与国外180多家银行及发卡方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移动支付让生活更方便

虽然苹果Apple Pay、三星Samsung Pay等通过NFC技术进行移动支付,在安全性上要略胜支付宝及微信支付,但在易用性上却大打折扣:消费者设备需有NFC功能,商家也需有专门终端及资质。而完全把二维码发扬光大的支付宝与微信支付,让一切支付在一个二维码上即可完成。更重要的是,对于消费者与商家,移动支付也很大程度解决了假币、找零钱等的支付难题。

除了在近场支付上十分便利,移动支付同样在远程支付上造福群众。绑定银行卡,意味着每笔支出与收入均无需“过手”,免去了去银行汇款及取款的麻烦手续,还能实时收到账户余额与消费的推送通知。

移动支付不仅提高了支付速度,也简化了业务流程,为生产力做出贡献。同时也为环保献一份力,减少了支付中带来的各种环境污染。

移动支付催生行业巨变

移动支付作为催化剂,让各行各业发生着改变。以共享单车为代表,其随骑随停的理念就猛烈的冲击着原有的自行车租赁甚至销售市场。共享单车公司无休止的投放单车,让单车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亦使以代步为目的的用户放弃购买需自行承担丢失、损坏等风险的“私家车”,改为使用共享单车。毕竟一出地铁只需拿起手机扫一扫,支付1块钱就能随时踩车。

而诸如话费充值、叫外卖、订酒店、叫车等业务早已离不开移动支付,可以说是移动支付给他们带来了新的机遇。例如支付宝推出的对接个人征信的芝麻信用就在免押金方面做出极大的贡献,不仅改善了用户的消费体验,还为企业的风险控制提供了便利。

支付安全仍是现阶段最大问题

移动支付的便利性是一把双刃剑。个人信息极易泄露的今天,移动支付也给骗子、扒手及黑客提供了可乘之机。由于密码泄露,丢手机等引发的财产损失时常见报,让人们重新审视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抛却指纹支付功能,大多数的支付只需输入支付密码或验证码即可完成。甚至还有免密支付等“便利”功能,让我们的资产无形中受到威胁。

虽然支付安全在移动支付出现之前就已严峻,丢身份证、银行卡等都有可能让财产惨遭洗劫。但由于移动支付的去流程化,让支付流程变得过轻,而使消费者逐渐放下对支付的戒备心,视支付为低安全等级的手机操作。以前的刷卡支付流程,需要消费者出示银行卡、输入交易密码、收据签名等多重操作,其实也在无意中告知消费者该操作意义重大。

小结:

移动支付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料,在一二线城市不使用移动支付,生活会处处不便。但要完全进入无现金社会还为时过早,这是一项需要人民、企业与政府相互合作才能完成的巨大工程。除了安全问题亟待解决,消费习惯的培养以及文化水平的提高也至关重要。此外,目前移动支付多少与传统银行业务有所重叠,动了蛋糕谁都不愿意,不过移动支付却也在不知不觉间推动着这些古老且巨大的财政之轮向前行进。

未来的移动支付如何发展谁也说不准,但更加智能且安全却是绝对的。笔者大胆猜测,日后的移动支付将会加入例如“刷脸”、指纹支付之类的功能,让我们完全脱离传统支付,人本身就是一钱包,不再惧怕丢手机与信息泄露。

科客点评:笔者已提前步入无现金社会,但最近手机坏了挺尴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