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硬汉”的柔情:锤子M1的七个亮点与两个遗憾

  • 江0风
  • 2022-08-02 09:41
  • 36
摘要:前言|“硬汉”的柔情在这个竞争激烈的3C市场,成功看似容易,但成功的背后必定有属于这个市场所需要的元素在里面。笔者认为,质量与品质过“硬”、交互与体验稳定有讲究

前言|“硬汉”的柔情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3C市场,成功看似容易,但成功的背后必定有属于这个市场所需要的元素在里面。笔者认为,质量与品质过“硬”、交互与体验稳定有讲究,才是一款优秀的手机所具备的。有时候我们追求最新最顶配的产品,但谁都知道仅仅堆出来配置依然会遇到如发热(甚至爆炸)、耗电等问题。纵观3C市场,能做大做久的品牌,必定有其在UI上面精美而又稳定的追求,有在自己的交互体验上寻求精益求精的情怀,让产品不仅仅是硬邦邦的配置,而是具有“柔情”更优更美的匠心产品。

开箱|初识锤子手机M1

老罗的情怀,就算是低成本的包装也别具一格:多宝盒式包装盒设计,找回开了又开的童年喜悦。纵观整个3C界,也几乎没有任何一家企业用包装来做文章。

锤子M1的随机包装有:M1手机一部、快速充电器一个、USB数据线1条、卡针一枚、快速指南一份。

外观尺寸: 149.36*71.75*8.22。虽然M1的很多设计也因这个本身就无更多开发空间的市场而“妥协”,但老罗依然坚持一个说法:“我们的手机跟其它任何手机比漂亮,都是在欺负人”。从笔者的体验来看,锤子M1的正面确实有点“苹果”味儿。

笔者拿到的是锤子M1白·哑光铝合金版,背壳用的是高亮塑材,手感和外观有玻璃与陶瓷的质感。而背面的设计,“煤油”们看起来应该比较眼熟。

下面,我们从一款手机产品的角度,来细说锤子M1的七个亮点与两大遗憾。

亮点一|极为讲究的美学设计

锤子M1的底部以type C数据线接口为中心,左右各开四个孔,迫于3.5mm耳机孔的特性,大小上虽然不同,但设计上也几乎不影响对称美。我们可以看到,录音孔、音量孔的滤网、边框上的开孔均十分精美有质感。而且,通话的录音孔也特意设计的和四个音量孔一致,保持整体统一的设计美。

不管是正面的Home多功能键还是侧边的音量/亮度键,均采用中央对称设置。最为极致的是,为了均衡长型的音量键,M1的SIM卡槽也额外做成活动按键式,使得M1左右按键十分对称。

这种卡槽的设计,也是业内的唯一,这一点延续了老罗的“我就是认真”的工匠精神。当然,加工难度、工艺要求与加工成本也因此而增加。尽管如此,这个独特的按键卡槽最后做出来实际按压还是有点松动,而M1的右边按键也设置成同样松动状态,按压力度较轻,声响也比较低,使用起来与其它手机相差不大。

背面的摄像头、激光对焦、闪光灯与下方的锤子手机LOGO均设置在手机中心线上,完全做到了对称。但尽管如此,摄像头的位置并没有在黄金线上,LOGO设计的也有点小,后盖还有更美的设计空间。

不容小觑的是,M1上方的条形孔内融入了听筒、距离感应、光感器,这在工艺上也较为讲究,省下了一个孔位,让整机的上方看起来比较“和谐”。

亮点二|进化的“无断”金属中框

M1延续了锤子系列的无断中框设计,继续做国内中框设计的领航者。不仅如此,哑光铝合金的边框在转角的地方做的十分圆润有光泽,音量孔开孔之处的金属切割面也十分整齐光亮,虽然没有M1L高亮不锈钢的质感,却也十分精美。

PS:无断的金属中框虽然不至于对外框的美观上有很大的改善,但也正体现了锤子科技严于一般企业的要求与工匠情怀精神。

亮点三|硬汉般的“肌肉”

关注锤子产品的朋友应该也知道,市场很多人这样吐槽锤子T2:“无tc口,无820,无指纹识别,无双4G,无大容量电池,更没大屏”。而锤子M1除了工匠品质也加入了旗舰配置,“满血版”骁龙TM821处理器,单核主频高至2.35GHz,配上4G内存32G运行存储容量,能轻松驾驭现有任何热门游戏。

虽然锤子的某些产品因跑分问题而带来了很多问题与疑问,但正如老罗说的做产品还是不能太“任性”。打开安兔兔跑分软件的时候,M1自动弹幕分两种测试模式:正常模式和性能模式。笔者用性能模式进行测试,实际跑分147024分排名榜第6名。

在指纹识别这项功能已经都普及到千元机的时代,锤子M1现在的加入确实有点“惭愧”。不管是妥协还是“优秀的设计总是趋于同化”,作为消费者的笔者来说,圆形的指纹识别才是最实用的,实际测试不管是解锁还是支付宝、银行卡的指纹支付,识别度还比较高,解锁速度非常快。起步虽晚,但不输于主流。从工艺上来说,这枚圆形的按键不但融入了指纹识别,还非常有创意的融入了轻触返回、短按回主页、长按熄屏以及按下3s开关机的操作,这比十分讲究设计的苹果手机还少了一个电源键,也算的是工艺上的“黑科技”了。

M1的屏幕为JDI全高清显示屏,分辨率为1920*1080,也是目前显示屏做的比较“6”的厂家。笔者选用色彩偏暗及色彩光亮的两幅图进行对比,从上面可以看出,真实显示效果比原图更亮更丰富。尤其是暗色调的花草照片,绿叶的色彩亮度完全展现出来了,使得肉眼看起来也比较舒适。

QucikCharge 3.0快充type-C的加入使之充电更方便,但实际3050mAh的电池对于M1来说确实也算不上优秀(基本上一天一充)。充电的电压为9V,快充效果还算不错。

笔者用原装充电器进行充电测试,15分钟充电至30%,30分钟充电至72%,48分钟充电至95%,而充满则需73分钟。前70%的电量用时较少,对于应急充电来说这个速度还是比较可观的。

锤子T2一大遗憾就是单卡的设计,M1也顺应时代的需求,支持移动电信联通全网通双卡双待,卡槽上依旧保留绿点朝上的设计习惯。

随着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NFC的功能越来越重要,也逐渐成为许多时尚潮流人士选购手机必须参考的因素之一。实测,M1的NFC对标准公交卡的感应还比较灵敏。

亮点四|柔情般的体验

手机上手最先体验的就是持握感,无断的金属边框与高亮塑料外壳是质感上的体验,而5.15寸的尺寸才是影响持握感的首要因子。从实际体验来说,锤子M1的屏幕操作起来还是比较方便,笔者用之可以轻松实现单手抢京东商城双11的红包雨,尺寸恰恰好。

收到短信验证码的时候,弹出来的消息框设置了直接复制验证码的菜单,而信息栏上面显示的也只有验证码本身,这就让使用者更方便的识别和复制验证码。从笔者用过的多品牌的其它手机来说,M1的这样小细节的设计确实既实用又方便,这也是锤子手机追求简便交互体验细致柔情的体现。

锤子M1也顺应潮流的步伐加入了滚动截屏,让喜欢分享长图的小伙伴们使用更方便。此外,截屏的同时自带套手机框与分享按键,让截图花样更多分享更方便,细节上的体验才是“硬汉”最柔情的一面。

锤子M1依然坚持着设计之初的简单设计,Smartisan 3.1也没有改变方格的UI布局,而我们看到内置的在线或非在线主题也仅仅是做色彩上的改变,倒是锁屏壁纸可以支持在线下载,但官网提供可下载的数量也有限。UI上另一个改变就是状态栏已经不是纯粹的黑色了,可以设置成毛玻璃,也就是透明的。这种极简的界面,不同于现有许多安卓手机,也让使用锤子手机的用户获得了极大的新鲜感,获得了众多成功人士的喜爱。

不管是横着拍照还是竖着拍照,相机的上部会提示保存后图片朝上的方向。或许许多人认为这个不重要,但就在今天笔者还收到一个用Iphone 7的妹纸QQ分享的照片,全是横向的,笔者愣是侧着脖子看了半天。M1拍照方向的提示,可以有效避免保存的图片方向错误,也是小细节的体现。

锤子M1标配的USB数据线上增设一个微亮的灯,方便夜间给手机充电,实际使用起来还比较方便,而一旦USB插入卡槽后,灯光随即也灭了。这不仅是一个“亮”点,更是锤子M1细致的一面。

全新的HandShaker,如今已经提出Windows版本。笔者实际体验了下,界面简单,分类管理手机资源一目了然,比苹果手机的iTunes要简便易操作的多。而且装上HandShaker后与锤子M1的连接更快速更稳定了,也不会有恶意软件自动安装至手机上,体验还不错。

亮点五|One Step

锤子M1的发布会把One Step作为重头戏放在后面来介绍,而一直在强调“与别的任何手机来比漂亮就等于欺负人”的老罗,也在我们日常的社交App分享步骤上狠狠得“欺负”了下朱萧木手上的苹果手机。One Step作为这款“满血硬汉”M1的杀手锏,确实引起了广大手机爱好者的好奇。

实际体验来说,One Step的操作与使用也相当流畅,最主要是增加了分享的快捷性,操作起来不管是画面切换还是拖动的动画均比较炫酷,符合市场潮流方向,是Smartisan OS 3.1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亮点之一。

亮点六|Big Bang

Big Bang:用手指大面积按压屏幕中的文字(不管是记事本、网页或者聊天界面的文字),那段文字便会“炸”开,之后可以随意选择不懂的单词、要复制的链接或文字进行搜索或分享。这也是业内首创的一项功能,Big Bang能智能“炸”开多重复杂的语句,给使用者以最快捷的方式去截取需要的信息。

笔者体验了下QQ聊天界面用Big Bang分享链接的操作,好友给我发来京东双十一的领券活动的链接,但由于链接过长很多部分都省略了,唯独微信端口领券的短连接是正确的。若我们直接复制,必然会选到很多多余的文字,用Big Bang“炸”开后,可以轻松选中并利用One Step快速的实现分享功能。

亮点七|定制的讯飞输入法

相信很多人对发布会现场播放的讯飞语音输入的视频动心了,可能许多人对现场视频有疑问。笔者多次测试以上近50个字的语音录入,全部是一气呵成,笔者使用的是标准的“湖南普通话”,但从录入准确度来说,几乎达到了100%。笔者也有其它讯飞参与打造的智能语音,但从识别率来说要远低于M1。锤子M1定制的讯飞输入法,同时还支持包括闽南语、客家话、上海话、武汉话、四川话等19种方言的录入,支持英语及中音互译的输入方式。

遗憾一|禁锢的性能

发布会上没有做过多介绍的是M1配置了Hi-Fi音质,从体验来说M1的Hi-Fi音质与专业播放器还是有一段距离,且本身的最大音量比一般手机还要稍低,这就让整体体验高音声场不够、中音细节和层次欠缺,低音下潜深度一般。整体试听没有“惊艳”的表现,也缺乏Hi-Fi声场的澎湃感,但也不会次于一般中端手机。

如果说安兔兔性能模式出来的跑分能展示锤子M1的全部性能,或许很多人不会有怀疑。但从实际体验来说,整机还是“有意”限制了M1的潜能,对于配置过剩的现在来说也不乏是个明智的做法,这样才能做到在正常使用的时候很少出现发热的情况。笔者开启安兔兔的压力测试,整机2分钟内温度便升了起来,手机上方发热量最大。室温16.5摄氏度,M1后置摄像头的左边甚至达到47.4摄氏度的温度,而手机下方则保持在27摄氏度左右。可见骁龙TM821的性能依然没有得到全面使用,锤子M1手机的散热设计也并未从满频运转的M1而考虑。

2300万像素的摄像头、f2.0的大光圈也算的上非常好的高配摄像头了。但从与iphone 6的拍摄对比来说,锤子M1的色彩要偏黄、偏青,色彩不够丰富,广角也要略低于Iphone 6的摄像头。

笔者分别用锤子M1与Iphone 6在柔光灯下拍摄标准比色卡,且采用各自拍摄的照片进行色彩对比,非常明显M1的色泽偏青色且不够饱满,直观的视觉效果来说要比Iphone 6差。笔者认为锤子手机M1的这枚摄像头与JDI屏幕色彩显示的协调性方面,还有更大的开发空间来呈现更漂亮的拍摄效果,这也算是高配被紧固的性能之一吧。

但从拍摄的原图来说,锤子M1的表现虽然有点保守,也还对得住旗舰的品质,以下请欣赏锤子M1拍摄的样张(以下图片全部为笔者手持拍摄效果,样张仅作尺寸缩小处理,未做任何色彩或曝光的调整):

室外拍摄样张

室内商场拍摄样张

动物微距拍摄样张

静物微距拍摄样张

金属色泽拍摄样张

低光夜景拍摄样张

亮光夜景拍摄样张

遗憾二|M1是锤子的M1

关注锤子手机的朋友们不难发现,M1整体来说偏向于商业性质的设计(“前苹果后魅族式”的设计),符合了更多的市场的审美价值。但无疑,曾经信心满满的“我不是为了输赢,我就是认真”的理念也转化成了“我还欠投资商一个成功”。尽管如此,在“如出一撤”的安卓市场里,锤子手机也确实给很多手机爱好者带了一种难得的新鲜感。但锤子T1、T2的纯情怀的产品的特征在M1的身上已经少有体现,可能这也是笔者拿到手上不是T3而是M1的原因吧。很多人说老罗的发布会就是老罗个人相声的演出厅,但正是其坚持“我认为手机应该这么做就这么做”的工匠精神与情怀的体验。也难怪M1的发布的时候,不少锤粉不禁唏嘘:T2是老罗的T2,M1是锤子的M1。

正如老罗说的,有时候也不能那么“任性”,毕竟M1再讲究也是一款商品,锤子科技还欠投资者一份成功。笔者认为这样的M1或许会更受市场喜欢,但如此有讲究有情怀的设计厂家因现实而妥协,也算业界的一大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