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小米 5s 评测:雷军的全力一搏,还会被黑吗?

  • 好物研究院V
  • 2022-07-18 20:39
  • 58
摘要:两个月前把手中的小米 5 换成 Galaxy S7 edge 的时候,我暗暗地想,下一次使用小米手机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

两个月前把手中的小米 5 换成 Galaxy S7 edge 的时候,我暗暗地想,下一次使用小米手机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

对于小米 5,我从来没有掩饰过对 3D 陶瓷后盖的喜爱,甚至后来拿到了梦寐以求的 Galaxy S7 edge 后也会回想起“前任”。然而一向不以设计见长的小米也会有造出“花瓶手机”的时候,小米 5 信号奇差和 WiFi 断流等问题甚至让它失去了作为备用机的存在价值。

剁下小米 5s 是凌晨逛京东的冲动消费,也是对小米“新国货品质”的一次赌博,至于是不是个美丽的缘分,也许我这一周多时间的主观体验可以给你一个答案。

根正苗红,小米 5s 却依然更像是小米 4S 的换代

不好的品牌,设计像乒乓球一样,左右摇摆;好的品牌,设计像保龄球一样,不断推进。小米是个好品牌,但这次保龄球却在致敬红米的滑道上越滚越远。

小米 5s 首发期间全平台均只有“凸显黑边之美”的银白色有货,没有拉丝工艺的真机上手,显然少了一些新鲜感。银色的一体化全金属机身摸起来固然细腻,但真的没有太多亮点,尤其是在用过同样一体化金属纳米注塑设计的红米 Note 4 后,偶尔也会怀疑这真的是小米的旗舰手机吗?

质感随着材质的变化而变化,手感同样如此 。小米 5 重 129g 和宽 69.6mm 的傲人三围曾是小屏 Android 手机的标杆,小米 5s 比小米 5 高了 1.1mm、宽了 1.1mm、厚了 1mm、重了 16g,算是为众多“黑科技”妥协了轻巧。

但数据是会骗人的,其实小米 5s 的手感更好了,有弧度变化的背面曲线更好地贴合手掌,使得新机有着比 iPhone 7 更好的握持感(再次不严谨地说明了并非一味屏小就有最好手感),且完整的金属一体化机身减轻了小米 5 玻璃金属材质过渡带来的硌手感。

如果想要更好的视觉观感的话,灰色版或金色版的拉丝处理会有更好的表现,既不像磨砂金属般滑腻,也有更好的抗指纹侵袭能力。多说一句,小米 5s 灰/金色版本的拉丝工艺和红米 Pro 的拉丝工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前者的效果和乐视 Pro 3、华为 P9 高配版宣称的“琥珀蜡染金属质感”更像一些。

小米 5s 为什么非要在小米 5 外观设计得到认可的情况下选择“整容”并长成了红米系列的模样?

过去坚持一年一旗舰的小米手机在它的第 6 个年头里每年要推出将近 30 款新机,手机供应链里每年的新设计和新工艺也就那么几种,总会在某些机型上有所重复的。传闻 11 月小米就将推出年度旗舰机型小米 Note 2,新机采用双曲面 3D 玻璃设计,小米 5s 如果不采用金属材质的话,3 代旗舰机型就将上演尴尬的“撞衫”,这或许是小米打的一个小算盘吧。

超声波指纹想要一统江湖,还需等等

除了 iPhone 5s 外,很少会发布会把如此大的篇幅放在了“千元机标配”的指纹识别上。

同为小名“5s”的小辈,小米就此破冰。不夸张地说,理想状态下无孔式超声波指纹识别的成功商用,意义并不亚于当年正面按压式指纹识别技术的推出,两者当中的区别只不过是前人栽树,后人站在巨人肩膀上摘取果实罢了。

从这些年各种渲染图来看,无孔式超声波指纹识别想要一统江湖的潜力在于:不破坏前面板的一体性带来极致“熄屏美学”、超声波识别可以很好应对湿手等场景、识别速度和精准度都有质的提升。

可惜以上 3 项优点,除了漂亮以外小米似乎仅在其余两个点上勉强及格一体化面板挖了个槽?既然用上了超声波,为什么还要不保持玻璃的完整性呢?

因为做手机不是不顾后果、天马行空的艺术创作。乔布斯以后“极简”成为了无数设计者的座右铭和终极梦想,但我们需要知道,极简是指在满足功能后做出的减法,而非一味为了视觉简化的妥协。

“挖槽”就是满足以上定义的极简设计。

试想下,如果正面真的为了视觉效果而一片空白的话(且不论是否真的好看),在拿出手机后,我们用于解锁的手指下意识会放在什么位置?

当然是有视觉提醒(比如魅族标志性的发光小圆点),或者有触觉区分(实体按键或挖槽)。小米的答案是:跟随用户的旧习惯在 Home 键位置做出防呆设计。所以大众产生了心理落差。

小米的做法可以理解,这是无孔式超声波指纹识别手机的首次量产面世,不开孔就必然导致识别区域的玻璃变厚(如果用户再贴上一层厚厚的贴膜的话),要想解决要么加大超声波发射功率牺牲功耗,要么保持功率牺牲识别率,在美的面前显然“好用”更有诱惑。

不过即便在“挖槽”妥协后,小米 5s 依旧不能很好地实现湿手识别或带来更好识别体验。

如果你的手是刚刚洗完没有擦过的话,放在识别区上必然会导致解锁失败。大概什么程度可以识别呢,貌似极限是手指轻微带汗,比小米 5、iPhone 7 之类的好一点点,但远远未能达到湿手解锁的“心理标准”。

精准度上也处于去年旗舰手机的水平上,同样的手指同样的姿势下,小米 5s 在 100 次解锁测试里成功率为 72%,小米 5 是 81%,一加 3 则是 84%。另外小米 5s 的软件优化存在一定的问题:放在识别区的手指无论是否录入信息,都会使手机屏幕自动点亮,但点亮后再尝试指纹识别的成功率特别低,有种手机识别系统“死机”的感觉。

“暗夜之眼”,小米 5s 能否名副其实?

小米 5s 着力宣传的两大黑科技里,除了超声波指纹识别外,就是号称“暗夜之眼”的相机了。

敢在夜间成像上作宣传的确需要巨大的勇气,我们知道相机的成像质量很大程度上是和感光元件挂钩的,感光元件越大,理论上就越容易在夜间拍出漂亮的照片。

目前已知“夜视仪”三星 Galaxy S7 edge 的传感器尺寸为 1/2.5,苹果 iPhone 7 的传感器尺寸为 1/3,卡片相机的传感器尺寸为 1/2.3(索尼黑卡的 1 英寸传感器纯属开挂)。

而小米 5s 搭载的则是索尼新一代的黑科技传感器 IMX 378,这是前代 IMX 377(传感器尺寸为 1/2.3)的改良版,其传感器尺寸同样是 1/2.3 英寸。

在法国权威相机评测媒体 DxOMark 所评选的手机拍照前几名里分别是:谷歌 Pixel(搭载 1/2.3 英寸的 IMX378),HTC M10(搭载 1/2.3 英寸的 IMX 377),三星 Galaxy S7 edge(搭载 1/2.5 英寸的 IMX260),iPhone 7(搭载 1/3 英寸索尼传感器)。可见“大底”确实更容易调教出优秀的相机。

但能否对得起暗夜之眼的名号,就要看看小米 5s 的样张表现。

这次我们请来了国产手机中拍照数一数二的一加 3 来和小米 5s 同场竞技,所有样张仅作压缩处理,相同的场景里小米 5s 样张在前,一加 3 样张在后。

从这组样张的整体情况来看,两者在白天的成像风格还是有一定的差异,小米 5s 的样张整体更亮、颜色更鲜艳,要更讨好眼球一些,而一加 3 则偏向真实还原色彩。

在一定逆光的高反差场景下,一加 3 的宽容度要更高一些,树木阴影处的细节比小米 5s 要更清晰。

这组室内食物验毒样张,一加 3 的白平衡要更为准确,颜色也更符合面包本身小麦的淡黄色,而小米 5s 的面包经过灯光渡色后会显得像发了霉一样。

夜间样张里,小米 5s 的第一观感要更好,整体亮度也要比一加 3 的样张要高。两者的控噪能力在今年都属于第一梯队的表现,但相较来说小米 5s 对噪点的处理偏向涂抹,一加 3 噪点更多但显得边缘更为锐利。

总体来说,一加 3 在白天样张里比小米 5s 的表现要稍好,尤其是开启 HQ 模式后,照片整体的观感和放大后的细节表现都要更胜一筹。夜间则是小米 5s 的优势领域,尽管取消了光学防抖,但凭借着大底传感器粗暴直接地带来了强力的噪点控制和样张亮度。

小米 5s 依旧是一台好手机,却不再独树一帜

该如何评价小米 5s?如果从数据上理性分析,那小米 5s 相比半年前的小米 5 无疑是一次不小的进步。

相同的上市价格,小米带来了市场上“绝对领先”的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翻倍的机身容量(32GB 升级为 64GB)、更好的拍照效果(相同的 CMOS 被用在 4300 元起步的谷歌 Pixel 上)、蜡染拉丝工艺的金属机身(相同工艺的乐视 Pro 3 为 1999 元,相同工艺的华为 P9 高配版 3699 元)。

对比括号里的友商产品后,很容易得出结论:小米 5s 依旧是 1999 元这个价位上性价比最高的手机。却不是米粉最想要的手机。

作为一名 5 年米龄的米粉,平时和其他老米粉交流时经常能体会到他们对现在小米手机的失望:没有了创业之初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

他们无法理解,小米手机明明是为发烧而生,小米 5s 这一 2016 年旗舰机型却依旧使用 3GB 内存、降频版骁龙 821 处理器、饱受诟病的大黑边设计。这不是性价比的问题,这是对忠实用户真实需求和渴望赤裸裸的忽视。

做手机就像在跷跷板上跳芭蕾,平衡才是制胜之道。消费升级大潮后友商们旗舰产品的起跳价普遍在 2000 元以上,而小米在标志性产品小米 Note “痛失街亭”后选择坚守 1999 元,要将 RAM 加到 4GB(ROM 就得从 32GB 起步),骁龙 821 处理器不使用降频版(也许就没有 1/2.3 英寸的“暗夜之眼”)。

不再受限于“满足米粉期待”的一城一池,扬帆出发寻找新的星辰大海。

不爱,请离开。如果爱,请坚持。

我是离开的那一个。即使不欣赏,但依旧会将小米 5s 作为 1999 元推荐手机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