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每一份痴情鸡腿背后,都有一个痴情的人。

  • 生鲜好好吃
  • 2022-06-29 13:01
  • 27
摘要:“明天我们吃什么?”“大龙说吃烤鸡腿!”“别闹,你们俩跨越十环来我家就吃个烤鸡腿?!”“嗯,没错,就吃烤鸡腿,一只有故事的痴情鸡腿。”以上对话节选自畅销小说《梦

“明天我们吃什么?”

“大龙说吃烤鸡腿!”

“别闹,你们俩跨越十环来我家就吃个烤鸡腿?!”

“嗯,没错,就吃烤鸡腿,一只有故事的痴情鸡腿。”

以上对话节选自畅销小说《梦里吃货之多少》By三味蚝油,这本小说的主角是三个姑娘:大龙、莫莉和能猫。这三个闺蜜或者说三个吃货,每月聚会一次,每次一道主菜一个故事,自己的或别人的,感人的或开心的,聚会结束各自散去,有渊源的三个人回到各自生活的洪流中等待下一次聚在一起互诉衷情。而这次,他们讲述的是一个“痴情鸡腿”的故事。

三个闺蜜,一个住在北五环外,一个住在西五环,另一个在南五环外。这种距离在帝都就是老死不相往来的节奏了,但是她们三个却奇迹般地将每月一次相聚保持到了现在。

“莫莉快开门,外面热死了。”

“能猫你快点,大龙都到了。”

“急啥,鸡腿到了么?”

“就差你了,鸡腿比大龙到的还早。”

大龙进门的时候正好与京东生鲜的快递小哥错身而过,小哥跑得满头都是汗,蹭过大龙小腿的保温包却是冰凉的。

“迷迭香、黑胡椒碎、要不要放九层塔?”

“放啊,你滴点橄榄油按摩一下鸡腿,给我配方的爷爷说按摩才是入味的关键。”

“这谁给你的方子?”

“你先把鸡腿推进烤箱,我给你俩讲个故事。”

大龙的公司在二环里一条胡同中,胡同口每天都有个大爷坐在边上晒太阳,乐呵呵地跟每个路人打招呼。居委会的邓婶儿时常会跑来给老爷子帮忙,捎点菜什么的。邓婶儿说这老爷子以前是个享誉京城的名厨。

“我一直觉得这老爷子不像个厨子,须发皆白,但是却修剪得齐整,衣着虽旧却干净平整,看起来倒像个旧时的教书先生。

“我每天路过胡同口,他都跟我微笑点头打招呼,笑得有点憨却非常有分寸。

“有一天,我们一堆人给客户拍cos,打扮成民国时代的样子在胡同里面笑闹。我当时穿着一件蓝布褂黑色百褶裙,女学生的打扮。

“路过胡同口的时候,老爷子突然站起来了,紧走两步抓着我张嘴叫了一声:文。然后突然清醒过来,略带愧疚地看着我,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认错人了。”

“文是谁呀?老爷子把你当老伴儿了吧?”

“我后来跑去问了邓婶儿和其他老街坊,拼凑出来一个故事。”

“这老爷子爹妈死得早,被叔叔送到烤鸭店当学徒,烤鸭店就在这胡同外面大街上,这胡同里当时住着一位小姐,据说是个汉军旗的旗人,祖上中过举,这胡同里有四五个院子都是他家的。

“老爷子每天早晨在烤鸭店后门点鸭子,都能看到去上学的姑娘,两人相视一笑,擦肩而过,本以为今生不会有交集。谁料后来姑娘家落难,房产都被没收,只留下一间门房供其居住。落难的小姐经常饭都吃不上,小伙计就从自己口粮里面省下点吃的给姑娘送去。烤鸭店的烤炉一年四季不熄火,小伙计就拿个搪瓷盆,有时候是土豆,有时候是地瓜,还有时候是萝卜,撒点盐巴香料,放在焖炉里面煲着,偶尔烤鸭子的油滴进去,土豆都变成喷香的美味。

“一来二去的时间久了,姑娘的心也被搪瓷盆里的热食捂化了。据说俩人结婚的时候,烤鸭店掌柜的特意准备了两只鸡腿摆在搪瓷盆里的土豆上,这就是两个人的婚宴。

“再后来呀,小伙子努力当上了大师傅、总厨,再后来自己开了店。小伙子变成了中年大叔,姑娘也变成了大婶儿。但是烤炉里面那个盛着鸡腿的搪瓷盆却一直没变。

叮!

“鸡腿好了,我都闻到香味儿了。”

“小心烫。”

“先拍了照再下叉子!”

“大龙你的故事结局呢?”

结局啊,他们在一起平凡的生活了好多年,直到大妈去世。老爷子跟我说:“鸡腿是鸡身上最好吃的地方,以前物资紧缺,能有只鸡吃简直是幸福到了天堂里,把最好的地方留给最爱的人。”那只搪瓷盆就摆在餐桌正中,无数次盛满老先生对老太太的爱。

这盛满爱的痴情鸡腿,你想不想也来一份?

(作者/美食达人:三味蚝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