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三代变迁阶层固化,中低收入者还有戏吗

  • 闪闪同学-
  • 2022-06-27 12:35
  • 23
摘要:前阵子前上海家化董事长葛文耀在微博上发声,说阶层固化,平民上升渠道收窄,举例说北大的农村生源,从78~98年的3成,下降到目前的1成左右,还说这是改革的重大失败

前阵子前上海家化董事长葛文耀在微博上发声,说阶层固化,平民上升渠道收窄,举例说北大的农村生源,从78~98年的3成,下降到目前的1成左右,还说这是改革的重大失败。

这是很正常的,北大算公平了,本地生源比例仅仅在13%左右,但是大学生里,农村生源的约占6成左右,但是985这样的重点大学,考上的农村学生只占2成左右,简单说就高考能力来说,城市生源的考生要强大很多。

就是北京生源里,父母是农民和非农业户籍的相比较,竟然农民弟子的高考成绩平均要比非农的低20分。

这篇文章并不是说要对农民和非农人口做比较,只是侧面说明,不同阶层的子女体现的应试能力已经有了巨大的差距,因为家庭富裕或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往往在子女教育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教育资源上城乡差距也是巨大的,虽然孩子一生出来看着没两样,但是慢慢的,差距就出来了。

不仅父母的地位和收入不同,会导致子女能力的巨大差异,就是在就业和创业上,两者也差距很大,父母能力强的,不仅能够提供资金和人脉关系,还能提供各种建议,这个还不算那些富人,能够让孩子继承自己的产业。

三代大学生,一代比一代机会更少

改革开放以后,大学毕业生已经有三代:

第一代:遍地捡钱,就怕你不敢

第一代是计划经济主导下的市场经济,那个时候大学生都包分配,毕业后都往政府、国企跑,进了民企才没面子呢,在民企里面混的,一般只有胆大的和意识超前的,比如冯仑、段永平等早期创业大佬,都是第一批敢于下海捞鱼的人。

这一代大学生毕业于77年~92年,那时候有文化的商业强人几乎都在国企里混迹,比如王健林、王石、柳传志等等,至少企业都披着国企的衣服,现在依然有影响 力的大佬里,冯仑原来是海南体改所副所长,因为某政治风波,导致体改所撤销了,才在半“失业”状态下,加入了牟其中的南德集团;文革中的工农兵大学生任正非是所在单位出现了几百万的坏账,被迫离职出走,成立华为,才有了今天领军国内科技产业的局面;因为私自办班被开除的北大老师俞敏洪,被迫离职创业,成立 了新东方。

看来那时候王健林带领的万达前身,还是个小国企,华晨创始人仰融还被迫拿了一个国企的资质来粉饰一手成立的私营企业,后来也为被迫逃亡海外埋下伏笔,一些依然在商界叱咤风云的大佬竟然是当初被辞退、开除和失业的,可想而知当时的民企商业环境有多差了。

因为国家建设发展的很快,改革开放后第一代大学生,只要不笨的,肯动脑的,都在政府、国企混的风生水起了,这批人年龄都在40~60岁,有的已经快退休了, 现在的政府领导和传统商业大佬,主要都是来自这一阶段,例如冯仑、张朝阳、李彦宏、史玉柱、段永平、许家印、张近东、雷军、郭广昌等等,即使后来 IT和互联网科技发展的再快,发现掌控商业世界的,还是92年以前那帮人,虽然这群人已经四五十岁了。

这帮人一旦进入商业世界,发现遍地是机会,开店也挣钱,开厂也挣钱,搞批发也挣钱,买地盖房子也挣钱,头脑灵活的赶上了IT时代的爆发,他们是国内互联网产业的启蒙者和开创者。

现在房地产玩的大的,基本上都是第一代大学生掌控,IT界也占了半壁江山,为什么要以92年为分界线呢?92年以前虽然改革开放了,但是民营经济还没有真正 发展起来,还是作坊时代,例如温州八大王就不得了,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拉开了市场经济爆发的前奏,民营经济开始进入快车道,大学生的传统观念也没有 那么强了,能进入外企最牛逼,当时宝洁开出4K的月薪,是普通公务员的6~8倍,慢慢政府和国企不再是大学生的首选。

第二代:市场大潮,财富暴增,IT大潮,卷起一堆巨富

第二代是93年~2010年的大学生,这代人赶上了市场经济的腾飞高潮,比如房产大潮、IT互联网浪潮,人口红利所产生了巨大的商业机会,各种制造业和品牌也脱颖而出,投机性机会很多,炒房、炒股、炒煤也让很多普通人进入富人行列

第二代大学生的典型代表是丁磊、马化腾、王兴、程维、贾跃亭、陈天桥等等,发现这个阶段出现的富豪普遍以互联网科技创业为主,目前房产和制造业的巨富基本上都是第一代大学生,虽然商业机会遍地,但是因为资源和机会等各种因素,都被第一代大学生掌控了,第二代大学生充分享受了市场经济腾飞的红利,可以当个小富豪,但是巨富更多的在IT互联网产业出现了,这个行业可以充分发挥人的智力优势,快速突破资源的障碍,品牌需要慢慢积累,渠道需要搭建,房产需要搞好政商关系,都经历的周期更长。

第一代大学生可以说是胆大的挣大钱,房产富豪扎堆出现,第二代大学生是聪明的挣大钱,IT产业里他们是中坚力量,在17年的时间里GDP翻了12倍,民间财富暴增。

国内第一批富豪已经崛起,有些子女是第二代大学生,开始接班了,比较有名的包括王思聪、刘畅、茅忠群、杨惠妍、孟晚舟(任正非女儿)和宗馥莉等等,跟父辈相比,他们思维更加活跃,王思聪在投资圈和网游圈风生水起,茅忠群将方太推到了新高度,从简单的制造向深度研发转型。

不仅IT互联网产业爆发了,上海、北京和深圳,从97年到现在,房产价格暴增了30倍~50倍之多,假如你放在银行,按5%的年息计算,你只增加1.65倍 而已,所以敢于炒房的全部发了财,形成一大批小富豪,这批隐形富豪动辄十几套甚至几十套房产;山西的煤老板、浙江一带的加工和外贸商,都在这个阶段崛起。

第三代:经济放缓,人口红利不再,创业难上难,就业人下人

简单说就是2011年以后的大学生,从11年开始,中国经济开始放缓了,从10%以上逐渐下滑到6.9%,出口停滞不前,人口红利已经完全消失,受计划生育的影响,甚至黄金消费人口(20岁~60岁)开始负增长,劳动力不足导致用工成本提高,部分产业开始迁移到印度和东南亚,欧美为了促进国内就业,也在搞什么制造业回归,通过巨额补贴刺激国内制造产业,甚至富士康也想在印度建百万工厂,中国经济面临艰难转型的难题。

因为制造、服务、互联网和房产都被上两代创业者把持,11年以后的大学毕业生成功的创业者极少,目前假如说非富二代的成功者,网红界和微商界倒是有一些创业者,目前普遍以“现象”创业模式为主,简单说就是红火一阵,以后什么样不好说,第三代大学生还在路上,毕竟还年轻,大部分创业者还在找方向阶段。

去年上门服务O2O大潮,90%的项目都已经死掉了,我大致算了一下,竟然有一小半的创业者都是第三代大学生,他们搞出一些到家洗狗、到家理发和到家做菜等 一大堆离奇的项目,到底是逼得没路走了,因为前辈们目前还在身强力壮的阶段,几乎将所有行业的创业机会都给抢光了,哪怕是手游、大数据、app等移动时代的产物,也被第二代大学生抢光了,第三代毕业了,还想创业的话,发现创业机会已经透支了。

创业难,那么就业呢?冒头也很难。

70后人口2.15亿,80后2.28亿,90后只有1.75亿了,经济爆发式增长了30年,都被70后和80后(主要是85前)的抢走了,现在这群人正当年,无论国企民企,你会发现,70后和80后还是打工的主力,第一代和第二代大学生分享了老板、总监和经理的所有位置,经济增速很慢了,企业基本不扩充,中高层岗位流动性很差,前辈们都身强力壮的,第三代大学生往上混出头很难,过去经常30岁就挑大梁,管大团队,现在大部分第三代大学生估计要等到40岁了,因为那个时候70后们开始退休了。

在经济滞缓的大背景下,创业机会被前辈们抢光了,打工的话中高端岗位被前辈们占满了,目前第三代大学生的黄金创业和职业机会要比前辈们往后推迟好多年了。太苦逼了!

财富流动性趋缓五大阶层慢慢形成

前面已经提到过,我们从92年开始进入经济快车道,24年GDP增长31倍,创造了世界经济的奇迹,但是是建立在我们过去底子薄的基础上,人口红利得到充分的释放,现在基数提高了,人口变成了负利,经济增长滞缓。

未来十年,我们可能艰难维持5%左右的GDP增速,个人收入平均增长也大致如此,也就是十年财富增长只有60%左右,还是很乐观的情况,过去遍地机会,疯狂抢钱的时代过去了。

无论你是创业的,还是打工的,假如你的收入在未来十年能增长60%以上,恭喜你,你已经比其他人跑得快了,很残酷吧?假如你现在20多岁,想着30多了能发笔小财,能买大房娶美妻,收入翻上几翻,这个难度过去人只要不傻的话,都可以做到,从2001年到2010年十年财富就涨了四倍,人均收入也大致如此,而未来十年,低收入的就悲催了很多。

有的人听到这里,就反感了,愤怒了,难道现在才拿5K,生活在北京、上海这种地方,过10年才能拿8K?那么连租房子过日子都困难,怎么办?我只能说,人均财富增长就是这样的,这种事情真会发生,而且是大概率,过去人只要不笨,十年收入就涨4倍,现在就是玩命,因为财富流通性变慢,你的收入也涨得很慢了,这可怎么办?

改革开放前,当省部大官的月收入200多,工人五六十块,农民最苦,但是收入没有拉开,后来经过接近40年的发展,在经济猛增中财富被重新分配了,出现了超级富豪、小富豪、中 产、低产和穷人五大层级,财富增长滞缓之后,国内社科界也提出一个新词,叫“阶层固化”,其实在欧美一直各阶层相对固化的,想切换成另一个阶层,大多付出一代人的努力,现在中国这个时代也来临了。

想想也对啊,财富变得慢了,越上层的人,越死命的维护自己的财富不受损失,他们还拥有更多的资源、机会和人脉,他们的子女更能干,无论学历、见识还是资源,都远比低阶层的年轻人更强,五个阶层之间发生缓慢的切换,或者穷人经过努力,变成了低产者甚至中产,或者小富豪赔了钱,成了低产,山西煤老板和福建周宁的钢老板,都有从富豪变穷人的经历。

但是从大的方面,因为无论努力程度、知识面、资源、人脉各个方面来说,阶层越高的人群综合能力越强,他们失去财富的可能性整体并不高,财富不变了,越穷的综合能力越差,逆袭也就成了小概率事件,欧美的阶层固化还可以延续好几代,英国做过一个调研,跨度好几十年,从天真烂漫的小孩子开始记录,最好这群人都进入中年了,发现基本上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中产的孩子还是中产,富豪的孩子还是富豪,只有个别的发生了跨界,一个穷人的孩子经过努力跻身中产,但是大的方面,第二代人基本延续了父辈的阶层。

可怕吧?不仅你穷,你的孩子还要穷下去,甚至你的孙子还要穷下去。。。。。你甘心吗?

先看看五个阶层划分吧!

1、超级富豪

根据胡润研究院的报告,中国超级富豪的标准是净值20亿RMB,目前主要来自制造业、房产业和互联网科技业,平均年龄大概51岁,现在他们的孩子都大了,超过七成面临财产继承问题,比如任正非、宗庆后和王健林们必须考虑下一代的继承难题了。

2、富豪和高产阶层

富豪是指家庭净值千万以上的群体,目前人群主要集中在炒房、制造、超级金领、IT互联网创业者、电商与实体店老板、矿老板、贪官等等,分布要比超级富豪广很多。

这个群体的财富也最不稳定,有的炒股的,今天发了大财,明天可能就跳楼了,不过随着北京、上海和深圳的房价狂涨,手里有两套房子就身家千万了,不知道目前的标准是否还合理。

美国高产阶层的标准是年收入50万美金以上到百万美金的,可以列为高产阶层,高产阶层有大房子,有足够的金融资产,也就是活钱,在生活上不用为金钱发愁。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下的定义,在中国年收入36万RMB以上的,可以列为高产阶层,感觉不是太严谨,在上海、北京和深圳,这个收入可能连稳定的住房都没 有,中美存在巨大的差异性,相比北上深等城市,说实话美国房子要便宜的多,高产阶层应该有房产,而且去掉房贷的净收入在36万(扣除房贷、各种保险)以 上,差不多算高产阶层,不过国家统计局前几年将中产阶层的上限定为年收入50万RMB,也就是50万以上算高产阶层了。

3、中产阶级

中产意味着衣食无忧,这个层级的数量一般决定一个国家的幸福指数,不过各个机构对国内中产阶级的定义有所不同,国家统计局曾经年最低年收入标准定为6万 RMB,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干钟点工的、路边卖菜的和工地搬砖的,都要列为中产了,这很不科学,他们在大城市里连房子都是奢望,很多都居住在地下室里,阴 暗潮湿,难道就是中产了?

美国的中产标准是家庭年收入10万美金到50万美金的,因为房价便宜,夫妻有稳定的职业基本都可以实现住大房子,家里有两辆车,孩子受良好的教育,还能经常旅游,过着相对惬意的生活,但是跟高产者不一样,中产阶层很难享受奢侈的生活,挣了钱还要尽量算计着花。

简单说,中产阶层以小老板和普通打工仔为主。

国内至少有十几个机构都做过对中产阶层的划分,差异很大,但是我相信,肯定不是6万起步,连生活都异常艰难,怎么就是中产呢?

还是看看网友在网上的定义吧!

1. 你必须拥有一套住房,无论是有房贷,还是没房贷;

2. 必须拥有一辆私家车,无论是奔驰,还是吉利;

3. 年家庭净收入,根据各地消费指数有所不同,一二线城市,家庭年收入净值(扣除房贷、保险)必须在20万以上,其他地区至少在10万以上。

中产阶层只要以中高端打工者为主,还有部分小生意人,目前据说我国已经有上亿的中产阶层了。

问一句:你被中产了吗?

4、低产阶层

根据扶贫办的最新定义,我国的贫困人口标准是人均年收入3000元以下的,假如有三口之家,那基本年收入在1万以下的,都属于贫困人口,1万以上,又达不到中产标准的,属于低产阶层。

低产阶层一般都有工作,但是整体收入不高,过着相对节省的生活,有的连房子都没有,这个阶层群体最大了,主要是各种打工者,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城市小白领、普通公务员等等。

低产群体日子过得相对紧凑,进军中产是人人都想实现的目标,但是中产者要么是专业技能方面有专长,例如医生群体,要么已经晋升到中高岗位,受制于资历、学历、资源等各方面因素,能实现低产向中产转移的难度在增加。

5、穷人

只要有腿脚的,能干活的,都不会进入贫困线,只有年龄大了,又没有退休金,这种人才会是穷人,也就是扶贫办的贫困人口标准。

农村很多老人,七八十岁了,只能靠种地生存,所得收入根本解决不了吃穿问题,政府补助不足以改善他们的基本生活,还有无论城市农村,都有残疾人和重病群体,收入来源有限,也列为穷人的范畴,目前穷人在我国已经占比不大,他们无力改变自身命运,需要政府的智慧帮他们解决生活难题。

相信已经看到这里的朋友,绝大多数人都是低产者吧,少部分中产者,假如是高产和富豪,恭喜你,已经是人上人了,欧美大部分群体是中产阶层,我国在80年代贫 困人口占了6亿之多,现在已经压缩到不到一成,但是8成多都是低产阶层,资产少、收入低,虽然政府一再强调要提高中产阶级的比例,但是在财富增长滞缓的背 景下,这又谈何容易呢?

说句实话,房价是阻碍低产者进入中产阶层的拦路虎,目前京沪深的房价直奔每平5万(不算远郊),买个房子,很容易透支家庭收入,财富猛烈增长还好,增长的慢了,挣的钱都扔给房产商和政府(收税和土地收入)了,收入净值不再提高,当然无法进入 中产,消费力也无法拉动,最终伤害的是中国经济本身。

中低产者逆袭的三个策略

财富增长缓慢的时代来临,投资和创业机会寥寥,职业晋升之路又充满艰险,高产者和富豪们又掌握着庞大的资源,不是财富共赢时代了,他们会防止财富被穷人们抢走。

但是谁也不愿意苦逼着活着,尤其现在的年轻人,打拼的时代错过了财富大爆发,命运对他们就是不公平,房价高企和收入滞缓,是他们将要遇到的大难题。

阶层固化了,只有少数人实现从低产者向高产者的迁移,又有极少数人能够从高产迁移到富豪阶层,过去的成批的大概率,现在却成了凤毛麟角的小概率。

不甘心?不甘心!我也不甘心,我现在也就是个高产者而已,还想晋升小富豪阶层呢,让家庭生活的更稳定一些,还想依靠资产提前退休呢,那怎么办?既然逆袭成了小概率,那么我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1、加入好平台事半功倍

强大的组织一般孵化的人才比较多,组织不在于大小,而在于产出机制,所以建议朋友们,要想在人生里实现逆袭,还是要找个好平台,能够快速培养自身的专业技能,还能建立一个小圈子,对后续的职业发展提供持续的营养支持。

前段时间有个应届本科生问我,有两个offer,一个是京东物流的,税前4K,一个是普通物流的,4.5K,还包住,有其他补贴,问我去哪里,我建议去京东,因为京东物流非常严谨,电商物流是最牛逼的,只要想学,肯定能在电商物流这块上学到很多,大学生不应该看短暂的收入,要看三年以后,因为多一千少一千不重要,都距离中产遥远的很,只能过很苦逼的大都市生活,但是平台的力量可以帮你更快速的向前走,尽快达到中产的目标。

2、组建高价值的人脉圈

既然低产跻身中产,已经从大概率事件变成了小概率,中产跻身高产,也成了小概率中的小概率了,那么要想成功切换阶层,你还要建立高价值的人脉圈。

这个人脉圈不是说微信朋友圈,无论你朋友圈里有几百几千人,没有实质性的互动还是没什么价值,有人告诉我,他的人脉很广,朋友圈里很多高管和老板,再问,原来是赶场扫码扫出来的,有个卵用?没有实质性互动的朋友圈只是一个毫无价值的代码本而已,要想建立高价值人脉圈,必须要“动起来”。

高价值人脉,是指对你的专业技能和商业关系能起到实质性帮助的人脉,在精不在多,人脉一定是能够相互价值输出的人际脉络,而不是一味地索取。

你给与对方的价值越多,对方也会给你输出的更多,这里的价值不仅仅是金钱,包括建议、人情、关怀、可信任的商业合作等等,高价值的人脉圈就跟能量加速器一样,你输出的越多,得到的会更多,然后你持续输出,慢慢形成了能量大循环。

3、长板效应要放大,专业技能尽快提高

过去有一个谬论,叫木桶理论,就是你不能有短板,水桶有一块短板,水就会溢出来了,这完全是谬论,过去的学生喜欢考证,见过有人到我们公司应聘,拿出什么计算机证、口语证、电子商务证等等,有什么用呢?

后来看到一个新闻,一个大学生考了65个证,搬着去找工作,结果找了几个月都没有人录用,假如我看见这种人,连面试他都感觉浪费时间,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大家需要在某个点上做到极致,才有可能实现职业生涯的快速晋升,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不精通,这种人是不会有前途的。

有些年轻人在工作初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经常每年都要找工作,公司不爽了就要走,马上换一家,现在的岗位感觉不如意,马上就再选择其他的试一下,现在90后人口的快速萎缩,也导致找工作不难了,所以给了年轻人“乱跳”的机会,岂不知乱跳可以,晋升更难,等到你跳累了,发现很多年劳而无功的时候,已经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了,还是拿着跟应届生差不多的薪资。

你必须要想好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点是什么,通过工作和学习来不断的提高专业技能,如何才能提高的更快呢?以下是几点建议:

工作实战是最好的提高方法,你要抱有极大的工作热情,愿意主动推进工作,甚至敢于为项目挑大梁;

为了把工作做好,你愿意去跟同事、老板一起交流,提高自己的协同工作能力,你越愿意跟同事一起工作,你会发现不仅工作进展更快,而且会更开心、更愉悦;

还要充电和学习,一方面结合工作中的问题,多寻找相关的知识,包括图书和网上的信息,要有目的和计划的补充营养,另一方面,要向同行多请教,可能是业内专家,也可能是本公司的同事,多在本专业上进行交流和沟通,往往事半功倍。

再说一句:老是想着面面俱到的人是没有任何生存价值的,只有组织负责人才是杂家,否则你要做到单点突破,聚焦于核心优势的点上,多积累和历练,成为组织里最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1、侥幸心理和投机心理是没有任何帮助的,阶层固化时代来临,你要从中低收入阶层往上跳跃,没法靠撞大运来实现了,你必须敢于做那个小概率的佼佼者;

2、很多人迷信频繁的跳槽,以为会带来好运,实现财务收入的大飞跃,跳槽频繁的人一般不会有好结果,暂时多了几百块,却失去了深挖的机会,跳槽一定要学会一步一个台阶,你要么不跳,一旦跳了,就实现职业生涯的一次飞跃了;

3、创业是很严肃的事,不要盲目创业,也不要拍脑袋创业,一定要资源齐备之后再动手,往往事半功倍。

要知道创业机会在快速减少,导致创业成功率快速下滑,哪怕你开个小门店呢,失败的可能性都比前几年大了很多,很多创业老板也都hold不住,实现了从富翁向负翁的转移。

不是不鼓励创业,是不鼓励“盲目”创业。

4、有的年轻人,无比的节省,每月挣5000块,能省个3000块,舍不得花钱吃穿,几乎不敢跟朋友们一起玩,虽然月光族不值得推崇,但是每月就这么点钱,还想狂省,还省出大房子来吗?扯!

建议在职业初期,收入不高的话,要少存多花,存钱以备不时之需,还要控制自己的欲望,但是在没有进入中产和高产之前,收入本身应该作为充电、人脉的工具,手机、包包和衣服要舍得花钱,把自己打扮的帅气和靓丽,才会提高你的信心,让自己感觉就是与众不同。

多跟同学、业内朋友和同事们交流,比如喝咖啡,积极参加大家的聚餐,你不仅会得到知识和人脉的提升,还会对自身修养、沟通力和视野起到正面作用,宅男只适用于整天琢磨事的网络小说人士。

你挣5000,可能只能存1000,但是挣1万,即使在生活相对惬意的情况下,还能存个三四千,等到你每月2万块,你存一万都没问题,所以最关键的不是你省了多少,而是你如何学会挣更多的钱。

5、生活里最最可悲的就是:你今天看到以上我写的很有道理,制定一系列计划,明天过着昨天一样的日子,慢慢的麻醉自己。。。。。。。

越层?我肯定OK,你也没问题,相信自己!

(本文来源公众号:旺说,作者:鲁振旺,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立场,与京东金融的观点和立场无关)

(作者:jd_5633364196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