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十年后可以有一千万吗?取决于资产累积方式

  • 大番薯DD
  • 2022-06-20 21:11
  • 25
摘要:

网上曾有个段子:“十年前,你周围的人据你父母的收入对待你。十年后,你周围的人会根据你的收入对待你的父母和你的孩子”。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道出了人性和人生。

十年后,你可以有一千万吗?小编以为这更取决于资产的累积方式。

资产的累积方,主要靠自住房的溢价;比如,我的亲戚A家里,家庭月收入只有3万元,在房价猛涨之前买了5套深圳的房子,现在家庭总资产可能有2800万左右,去掉成本和利息后可能也有将近1800万的盈余。我的亲戚B,家庭的月收入平均大概是25万左右,只买了两套房子,现在资产估计有2100万左右。亲戚C,陆家嘴拆迁,在广兰路分了6套房。当时是鸟不拉屎的地方,后来张江人多了,这几套房加起来就超过一千万了。

想要置房、买车、有投资能力和退休计划,过着优雅而体面的生活。别怀疑,这即便不是现在的你,也会发生在未来十年。至少中国的执政党是这样承诺的: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有数据表明,“如今最富有的美国人的大部分收入(近2/3)来自工作,而一个世纪前,这一比例大约只有1/5”。超级富豪们崛起的秘诀,大体可以用“响应变革”这个词组来描述。这些人,具有“能够识别范式的转变并适应这种转变的罕见才能,是造就超级富豪的经济因素之一”。

我们没法期望自己像超级富豪一样一夜之间,具备看清时代发展的眼光和“响应变革”能力,但是,我们却可以受到启发,通过提升自己,以实现财富增值。

很多人以为,投资一般都要在实物上,股票、房产、古玩字画……,但是他们忘记了,自己才是最大的资产。人人学会给自己“加杠杆”的概念。我们都可以通过自身价值的提高,来实现财富增值。

30年前的万元=今天的255万元。这是北师大金融研究中心教授钟伟的测算。1981年的万元财富相当于当时人均储蓄的200倍,折算到现在差不多是255万元。

这一现象,很多人用“通货膨胀”来解读,其实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就是,你也可以看出“钱生钱”的可行之道。如果投资得法的话,30年前用一万元变成今天255万元不是不可能。李嘉诚曾打过一个比方:如果一个人从现在开始,每年存1.4万元,并且获得年化18%左右的投资回报率,40年后财富会增长为1亿零281万元。

想要“钱生钱”,首先应选投资收益能够远超负利率的产品,这样才能实现财富的正增长,其次在各类理财产品中,应投资安全靠谱、收益稳定并且风险小的产品,向股市、股基、期货等投资品种风险过大,不建议做大量投资,建议做好家庭资产规划,有计划、有比例的投资。

(文章来源:财经热榜;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京东金融的立场无关)

(作者:qi2012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