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重读是最好的悼念:杨绛和钱锺书留下的那些经典

  • RLIAO
  • 2022-06-20 18:42
  • 44
摘要:5月25日凌晨,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杨绛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杨绛先生的一生充满波折,但在她的身上,我们却常常忘却

5月25日凌晨,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杨绛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杨绛先生的一生充满波折,但在她的身上,我们却常常忘却时间的残酷。她始终柔韧而又充满力量,如果说我们对钱锺书先生高山仰止,那么杨绛先生更像是静水流深。现在,“我们仨”终于团聚了,祝福两位先生。这里是我们整理的杨绛先生和钱锺书先生的一些著作,就让我们从文字中感受、怀念他们的伟大与深沉吧。

·杨绛先生著作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

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规律,谁也逃不过。《写在人生边上》是钱锺书先生的首个集子,由杨绛先生编定。《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则是对这个集子的注释,回答了神和鬼的问题,有关人的问题,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修身之道,人生的价值等。

此书共分为两部分,在书中杨绛先生关注了神和鬼的问题,人的灵魂、个性、本性,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命与天命以及人类的文明等问题。融和了文学、哲学、伦理学、精神分析等学科的知识,并形成了自己的思考。后一部分则由注释《写在人生边上》多篇散文构成。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杨绛作品

《我们仨》

《我们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杨绛先生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这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这一家人最安全的庇护所。天上人间,阴阳殊途,却难断挚情。

我们仨/杨绛作品

《干校六记》

《干校六记》是中国现代散文的高峰和典范。干校,本来是对公务人员和事业单位人员进行培训的地方,但在“文革”中,却赋予了它新的定语——“五七”,以及新的含义——对上述人员中的大多数进行“劳改”。今天,人们要感性地了解那段渐渐远去的历史,本书同样堪为经典。

书中记述了1970~1972年间作者夫妇在河南干校的种种“琐细的旧闻和飘忽的感受”,作者用温婉淡然、近乎白描的手法为那个特殊的历史时代画了一幅意味深长的剪影。钱锺书先生在《干校六记·小引》中说:“干校两年多的生活是在这个批判斗争的气氛中度过的……‘记劳’,‘记闲’,记这,记那,都不过是这个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穿插。”

干校六记(精装)/杨绛作品

《洗澡》

洗澡》主要描写的是解放后知识分子首次经受的思想改造,即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作者将知识分子这一群体的内心世界、外貌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本书语言简洁、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是一本了解解放后知识份子的思想感情读物。

北平解放初期,长年躲在角落的“北平国学专修社”改名为“文学研究社”后,一下热闹起来,各种人才纷至沓来,有解放后仍留在国内的,有从英美法俄归来投奔光明的,有作家,有解放区来的文艺干部,还有刚大学毕业的等等。不同目的,各怀心事,知识分子的种种心态、情感状况以及明争暗斗一一暴露无遗。但很快“三反”,又称“洗澡”运动开始了,于是每个人不得不从自己的小圈子里出来,接受当众“洗澡”,又不免在风雨飘摇的年代为自己的前途忧心忡忡。

洗澡/杨绛作品

《堂吉诃德》(杨绛译)

杨绛先生翻译的《堂吉诃德》,作为我国首部从西班牙文翻译的中译本,在推动这部作品在我国的传播,以及促进中西两国文化交流方面,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这个译本文字流畅,注释详尽,不仅受到我国读者的广泛欢迎,而且还得到西班牙方面的赞誉,杨绛先生也因为翻译该书的贡献而荣获西班牙国王颁发的骑士勋章。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介绍,《堂吉诃德》杨绛译本,被我国译界公认为优秀的翻译佳作,迄今已累计发行70万册,是该书译本当中发行量最多的译本。

而这本译本背后的故事同样为人称道。1956年,时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的林默涵,把翻译《堂吉诃德》的任务交给杨绛先生。她先找了英、法、德文五六种译本,但为保证忠实,她下决心自学西班牙文。译稿历经“文革”的摧残,“被没收、丢弃在废纸堆里”,最后“九死一生”,逃过劫难。1978年4月,杨绛先生翻译的《堂吉诃德》出版。同年6月,西班牙国王和王后访华,她应邀参加国宴。邓小平惊讶道:“《堂吉诃德》是什么时候翻译的?”此事一言难尽,杨绛先生忙于和西班牙皇室握手,无暇细谈,只好答非所问:“今年出版的。”

名著名译插图本:堂吉诃德(套装上下册)

《杨绛全集》

《杨绛全集》分为9卷,第1卷为小说卷,收短篇小说7篇,长篇小说《洗澡》及中篇小说《洗澡之后》;第2至4卷为散文,收作者的《干校六记》《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以及记述“文革”期间经历的文章多篇,并有更多怀人忆旧和回顾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篇章。第五卷为《戏剧文论》,收剧本《称心如意》《弄真成假》《风絮》,文论部分则有作者评《李渔论戏剧结构》《红楼梦》等中国古典文学,也有作者对菲尔丁、奥斯丁等外国著名作家的评论。第六至九卷为译文卷,收作者译作《堂吉诃德》《小癞子》《吉尔布拉斯》《斐多》等六部。这些跨度长达八十年的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时代的演进轨迹,也展示了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杨绛全集(1-9 套装共9册)

·钱锺书先生著作

《围城》

《围城》三十年来常常位于畅销小说之首。《围城》是钱锺书先生的一部长篇小说,堪称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的经典。小说塑造了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的群像,生动反映了在国家特定时期,特殊人群的行为操守、以及困惑。从另一个角度记述了当时的情景、氛围。虽然有具体的历史背景,但这部小说揭示的只是人群的弱点,在今天依然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首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围城

《人·兽·鬼》

《人·兽·鬼》包括《上帝的梦》、《猫》、《灵感》、《纪念》四部短篇小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才气纵横,无往不利。钱锺书用他的独有的智慧和尖锐,于调侃之间道出了人间百态。其中《上帝的梦》写上帝创造了人,但后来因某些原因而加害于人类,想要人类彻底臣服于他。但人类意志坚定,宁可饿死也不屈服于上帝,上帝惊诧。文章不仅寓意深刻而且又有虚幻的意味。《猫》以一只黑猫为线索,用一种近乎描写状物的方式介绍了一个个性格各异的引人深思的人物,标志着钱锺书先生的文章由此进入了一个更高一些的境界,手法更娴熟,描写更精辟。

钱钟书集:人·兽·鬼

《宋诗选注》

书中收入了宋代诗人柳开、郑文宝、梅尧臣、欧阳修等人的作品,每部作品除原文外均附有较为详尽的注释。本书内容全面,注释通俗易懂,读者从中可以对宋诗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李慎之回忆说,他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读到《宋诗选注》时,曾为书注语里“偶尔爆发的狂言大语”而捏一把汗,还说乔冠华认为《宋诗选注》是“那年头唯一可看的有个性的书”。

《宋诗选注》建构起了较为完整的诗史脉络,对诗歌体派进行了论述,诗人无论大小,对其风格的优缺点均加以品藻,揭示源流,论定特色。这些断语来自钱先生直接的阅读感受,包涵了独特的审美意趣和诗学判断,具有无法替代的学术价值。当代学界,以一人之力全面考订宋诗资料者,钱先生可谓第一人。

宋诗选注(简体版)

《谈艺录》

《谈艺录》是钱锺书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该书是一部集中国传统诗话之大成的书,也是第一部广采西方人文、社会科学新学来诠评中国古典诗学诗意的书。书中对古诗家作品多所评骘,唐以后一些有代表性的诗人更被重点论列。该书征引或评述的内容包括曾作为思想理论界显学的佛学、精神分析学、结构主义、文化人类学、新批评和较新起的流派如超现实主义、接受美学、解构主义等。

钱钟书集:谈艺录(繁体)

《管锥编》

《管锥编(共4册)》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了钱锺书先生研读《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等中国十部传统典籍的“读书心得”。这十部典籍分属经、史、子、集,渊博浩瀚。全书多谈文论艺,均以问题为中心,采用比较和文献征引的方法,举凡音韵、训诂、经义等等涉及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方方面面。本书是他的代表作,共分四册,展现了它所具有的独特诠释方法及其价值,并着重阐明其诠释方法对中国传统经典诠释方法的继承、发展和贡献。

钱钟书集:管锥编(套装1~4册)

《钱锺书集》

《钱锺书集(限量典藏版)》包括下列十种著述:《谈艺录》、《管锥编》、《宋诗选注》、《七缀集》、《围城》、《人·兽·鬼》、《写在人生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槐聚诗存》。它比较全面地呈现了钱锺书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文学成就。杨绛先生为本书做了序,其中这样写道:“钱锺书六十年前曾对我说:他志气不大,但愿竭毕生精力,做做学问。六十年来,他就写了几本书。本《集》收集了他的主要作品。凭他自己说的‘志气不大’,《钱锺书集》只能是菲薄的奉献。我希望他毕生的虚心和努力,能得到尊重。”

钱钟书集(限量典藏版)(套装共10册)

·结语

《我们仨》中,杨绛先生说,“我忽然想到第一次船上相会的时候,他还问我做梦不做。我这时明白了。我曾经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的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如今先生走了,我们读这一本本书,也是送先生一程,说一声先生走好,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