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不认识帝王之缘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茶叶

  • 虞姬爱探店
  • 2019-10-12 12:00
  • 45
摘要:相传南宋末年宋帝赵昺,南逃路经乌岽山,口渴难忍,侍从识得茶能解渴,从山上采得新鲜茶叶,让昺帝嚼食,嚼后生津止渴,精神倍爽,赐名为“宋茶”。帝王之缘 相传南宋末年

帝王之缘

相传南宋末年宋帝赵昺,南逃路经乌岽山,口渴难忍,侍从识得茶能解渴,从山上采得新鲜茶叶,让昺帝嚼食,嚼后生津止渴,精神倍爽,赐名为“宋茶”。

后人慕帝王赐名“宋茶”名声,争相传种,经过历代长期繁衍种植,至清乾隆嘉庆年间,茶区初见端倪。凤凰茶品质优异脱颖而出,成为清朝庭贡品和中国名茶之列。

冲出历史尘嚣

延续至今,凤凰单丛衍生出很多香型品类,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掩盖不了其香高味浓之长。

时间过隙,一款茶能经过历史的重重考验顺利传承下来很不容易。

每个时代都有个推动茶史脚步的人,他们爱茶,却不固步自封;他们革新,却总能留住精髓。

是这样一群人,让一款好茶能冲出历史的尘嚣,来到世人面前。他们就是可爱又可敬的茶文化技艺的传承人。

非遗文化凤凰单丛技艺传承人

放眼当下,凤凰单丛的制茶技艺已经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叶汉钟老师作为“潮州单丛茶制作技艺”传承人,是活在凤凰山脚下的人。其家乡就坐落于单丛茶之乡凤凰镇。

可能是因为家乡浓重的茶艺熏陶,亦或是与生俱来对茶的热爱,叶汉钟老师从工作之初便进入一家茶叶公司,到如今建立了”潮州茶文化传承基地”,30多年风风雨雨,始终坚守。

对于叶汉钟老师来说,潮州单丛茶制作技艺等潮州茶文化挖掘、保护、传承是他这一生所秉承的。

五十多岁的他依然“战斗”在一线,岁月日趋显于脸颊,但骨子里依然热情不减,情怀兼在,也正因如此,潮州单丛才能继续屹立在中国名茶之列,与众茶争辉!

稻花香单丛

凤凰山海拔有1400多米,群峰竞秀,万壑纵横。茶区密集,茶树覆盖面较广。凤凰单丛根据不同的香型品类,一般茶青取自于海拔600米左右的茶区,其中清香型的稻花香单丛就是一个典型的品类代表。

稻花香单丛采用纯手工制茶,是乌龙茶典型的代表之一。

它整个制茶工艺的精华,都集中在发酵过程的掌控上,要使其维持在红茶的发酵,与绿茶的不发酵之间的半发酵状态,难度之大,把控之细,充分体现了乌龙茶精细的制茶工艺。

稻花香单丛,香从其名,在整个凤凰单丛体系中属于清香茶。独特香味,让人舒爽、放松,适合在慵懒午后提神醒目,也可半晚书房挑灯伴读,每一口都是独特的享受与陪伴。

其干茶呈乌褐色,条索紧结,细长均匀,偶有一分为二,像个有气劲的绅士,偏偏有度,自成气派;外形婉转活泼,精致油润,颇具君子之风。

在沸水的释放下,香气层层递进,各式花香四溢,稻花香稍浓,兰花香、桂花香相互贯穿,多缕清香环绕,终融汇成到一道独有的花香蜜韵,沁人心脾。

趁香气翻腾入口,此香更甚。甘香爽滑,入口四散而融。回甘迅速,喉部涌甜,越持久变化越繁复,细品之,唇齿留香久久,舒爽温暖,回味无穷。

冲泡方法

茶品:稻花香单丛

茶量:7g左右

茶具:白瓷盖碗约110ml,白小茶杯3个

冲泡水温:三沸水,沥汤饮用。

鸭屎香单枞茶潮州特级乌岽清香型单丛茶凤凰单丛大乌叶礼盒装茶叶

储存方法:贮存于阴凉、干燥、防潮、防污染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