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母婴 > 正文

家有3-6岁萌娃总挑食,怎么才能搞定?

  • 奶爸麻先生
  • 2019-08-11 14:24
  • 36
摘要:平时带宝宝在楼下玩耍,总能听到妈妈们说最近宝宝吃饭不好、总挑食,真的是心急如焚。其实3-6岁学龄前的宝宝已将开始对食物有了自己独特的爱好,挑食的情况比较常见。到

1

宝宝挑食的危害

宝宝吃饭挑剔难搞,每天想办法让他吃的真的很烦!所以很多家长会错误的妥协,不吃就不吃吧,反正还有很多其他食物可以吃。不过要知道宝宝偏食不止是不配合、吃不饱那么简单,对宝宝有着很多健康隐患。

1、营养容易失衡

鱼、肉、蛋、奶、蔬菜、水果、谷类中的营养各有不同,只有每天吃足这7类膳食才能保障宝宝的均衡营养。如果宝宝偏食其中2-3中食物,很容易出现营养失衡的情况。

如果宝宝除了偏食还喜欢边吃边玩、吃的慢、吃的少,还容易形成胃肠道功能的紊乱,影响对食物的吸收,更会加重宝宝的营养失衡。

2、身体消瘦、体重不达标

偏食宝宝营养失衡后,生长发育就会出现问题。研究发现,偏食宝宝的低体重发生率是其他宝宝的2倍。如果主食、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摄入不足,宝宝就会出现体重不达标,成长缓慢的现象。

3、抵抗力差易生病

宝宝偏食营养失衡后,身体内相应的营养素缺失,长期积累就会造成免疫力的下降。所以我们能经常看到挑食的宝宝更容易生病,经常感冒、发烧。

有的宝宝会出现各种元素缺乏对应的病症,例如食物中铁元素不足会出现贫血,平时维生素A/D摄入不足,不利于钙的吸收出现佝偻病等情况,都不利于宝宝的成长。

4、影响大脑发育

研究证明偏食儿童智力发育指数显著比非偏食儿童低14分。偏食会降低大脑的血流量和供血,还会抑制大脑智能区域的生理功能。伴有经常便秘的话还会对脑神经起破坏作用,这些都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

5、出现极端性格

虽然说挑食只是一种极端性格,但长期会对孩子的心里和行为产生影响。研究表明,幼儿时期营养不良的宝宝与营养良好的宝宝比较,更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这些影响可能是对事物过分绝对的认识、绝对的态度以及绝对的行为。

2

宝宝挑食的原因

想要搞定挑食宝宝,不是用暴力、怒吼就能搞定的问题,要知道学龄前的宝宝对饮食虽然有了自己的认知,但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大部分的挑食都是因为我们日常没有给宝宝正确的饮食管理,才导致宝宝挑食的发生。

1、长期饮食过于单一

如果宝宝平时没有挑食的习惯,能吃能睡的精力也很充沛,突然就变得不爱吃饭,对饭菜不敢兴趣这时候我们就要检查我们的厨艺是不是出现问题啦!

有可能是我们长期给宝宝某一食物而产生厌烦;或者是平时习惯吃某些食物,突然改变饮食结构让宝宝排斥新食物的加入,让宝宝有挑食的情况发生。

2、食物烹饪不当

现在很多新手爸妈可能都太会做饭,在口感上会差很多。比如菜炒太老、米粉太硬、外观太丑等,根部不符合孩子的饮食好物,一到吃饭时间宝宝当然提不起兴趣。

3、添加零食过多

现在生活物质条件提高,家里都是囤满了各种各样的小零食。宝宝每次从幼儿园回来都是着急忙慌的先给宝宝一些零食填下肚子。家里的小零食也是随便放在桌面上,让宝宝随意取拿。

要知道零食都是高度加工的食品,有各种添加剂、糖、香精、增味剂的加工食品,长期食用后就变得拒绝天然食物的味道。而且吃太多的零食会导致胃肠道缺乏必要的休息,可能引起消化功能减弱,食欲下降。

4、家长过多纵容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2+2+2(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婆、外公)带大的,不免有娇惯成性的原因。平时孩子还没表现出对饮食的一点儿偏好,我们都是有求必应,慢慢的宝宝对饮食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挑剔。

也有的家长碰到孩子爱吃的食物就会让孩子毫无节制的吃,造成孩子肠胃不适,让宝宝从此看到这种食物就和难受不适挂钩,把喜爱变成了厌恶。

5、家长不能以身作则

没错,我们每个人都有对某一食物的好恶,但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如果我们平时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某种食物的好物,这样会助长了宝宝挑食的问题。

3

宝宝挑食怎么办

面对宝宝挑食不爱吃饭的情况,一定不要过分批评指责,平时也不要总是给别人一种提醒,总给别人说我们家宝宝不爱这个、不爱吃那个,这些都会强化宝宝的挑食行为。我们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宝宝重新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1、调整饮食

在监督宝宝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之前,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烹调技艺,将饮食多样化、丰富化。

①保证充足营养

首先,孩子挑食的话很多营养都会缺乏,钙、锌、 维生素等,尤其是缺锌的宝宝更容易出现挑食的情况。所以,在纠正宝宝饮食习惯之前我们要先考虑保证宝宝营养所需,减少营养素缺乏的干扰才能事倍功半!

虽然食物补充营养是最靠谱的方法,但是对于挑食宝宝来说很难实现。我们可以通过给孩子添加配方奶粉、复合维生素等,帮孩子实现均衡营养。

儿童营养奶粉

儿童复合维生素

②增加食物的趣味性

做饭不太可口的父母应该逐渐通过学习增加厨艺,我们可以以一礼拜为周期,尽量安排不同的饮食,烹调时包括色、香、味及其造型上都要做些改变。

例如平时可以将普通的面条换成多彩的蝴蝶面、贝壳面等,有了不同颜色蔬菜的加入,也更加有营养;可以把米饭借助辅食DIY磨具做成宝宝喜爱的卡通图案,看起来色彩丰富外观可爱的食物,宝宝都会更乐于接受。

多彩蝴蝶面

儿童蝴蝶面

③从餐具上改变

除了让烹饪的食物赢得孩子的喜爱外,还可以配合好看的餐具,这应该是很多妈妈的共同体验。卡通造型的餐具或者有卡通图案的餐具,总能成为宝宝爱上食物的动力。

④善用掩护

对于不喜欢特定食材的宝宝来说,我们可以把食物做成馅料、配料,搭配其他食物一起食用,当然不要告诉宝宝这里面有他讨厌的食物。

比如,宝宝不爱吃蔬菜或肉但爱吃水饺,我们可以把蔬菜/肉做成馅料。但要记住,开始的时候宝宝不爱吃的食物可以少放点儿,然后逐渐的增加。

2、饮食定时定量

不管是宝宝的零食还是比较偏爱的食物,我们日常都应该做到不过度纵容,严格定时、定量,给宝建立的正确的饮食状态。这期间态度一定要坚决而不强迫,不能因为哭闹就停止计划。

①零食定时、定量

对于没有上幼儿园的宝宝来说零食需要定时定量,不到时间、超过定量,就算大哭大闹也不能给。餐之间的间隔最好保持在3.5-4小时,使胃肠道有一定的排空时间,这样就容易产生饥饿感。

选择的零食要健康有营养,不能仅仅从口味、外观和孩子喜好而选择;不选或少选油炸、烧烤、腌制、含糖多、含盐多的零食;不选含糖饮料,少选或不选果汁,不选含酒精的饮料等有害物质。

像奶制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健康无添加的酸奶、奶酪等都可以作为健康零食的首选,平时也应该以新鲜的水果作为零食为主,更有益于宝宝的健康。

儿童奶酪棒

儿童奶酪零食

②偏爱食物定时定量

在宝宝碰到到自己喜欢的食物时,家长也要做到和零食一样定时、定量,不能因为宝宝喜欢就每天都做、每天都吃,助长宝宝偏食的需求。

可以给宝宝说平日如果好好吃饭,每隔几天就可以给他做他偏爱的食物,让他喜欢的食物变成对不挑食的一种奖励。

3、营造良好进餐环境

碰到宝宝挑食的情况,我们应该有一定的耐性,不要过多干预,指责打骂等,可以用一些“手段”帮宝宝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帮宝宝改掉挑食的毛病。

①利用小伙伴的影响力

有时候我们想要自己树立榜样可能很难,但身边的小朋友总能给宝宝带来出奇不易的影响。我们可以安排宝宝与不挑食小朋友一起吃饭,创造一个愉快的进餐环境,并且鼓励他要向大人或小朋友学习。

②适当采用游戏

对于宝宝不爱吃的食物要学会迂回战术,让宝宝联想到感兴趣的事情。平时多给宝宝看关于良好饮食习惯的绘本,吃饭时和绘本联系起来。或者通过一些简单的游戏比一比看谁吃的快,从而增加宝宝对食物的兴趣。

4、家长做好不挑食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表现对食物的喜好。如果以前有表现出对某些食物的喜好,就应该给宝宝做好榜样,挑战自己不爱吃的食物,让宝宝认识挑食是错了行为。

5、让孩子参与做饭的过程

我们日常可以让宝宝参与整个做饭的过程,尤其是对于宝宝不爱的吃的食物,从买菜、择菜、洗菜到准备碗筷都让宝宝参与进来,当然要确定是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让宝宝体验其中快乐,这也是培养宝宝对食物产生兴趣的办法。

6、不进行心理暗示

如果宝宝平时表现出对某些食物的偏爱,我们平时外出不要总当着宝宝的面给别人讲,我们家的宝宝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

每次别人给宝宝某些食物时,我们也不要以宝宝不爱吃为由替宝宝拒绝。我们每次这样做对宝宝来说都是一种心理暗示,都会强化宝宝的挑食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