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动户外 > 正文

哈登1太贵不敢打外场?给你“最佳替身”

  • 虎扑-识货
  • 2018-06-30 18:22
  • 37
摘要:顶级的配置,崭新的科技,传神的故事,这些往往是球星正代球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对于众多实战党来说却未必都需要这些要素,相比之下实战性能以及高性价比则更受关注.

顶级的配置,崭新的科技,传神的故事,这些往往是球星正代球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对于众多实战党来说却未必都需要这些要素,相比之下实战性能以及高性价比则更受关注,今天球鞋90秒就为大家带来一双高性价比,且实战性能不俗的球星支线系列 HARDEN B/E。

上手之后,我们第一眼就能辨识出它是HARDEN的系列鞋款,无论鞋型,鞋面元素,还是皮质鞋面层的HARDEN LOGO都表明了它的身份,最重要的是它与HARDEN 1的鞋型相较简直如出一辙,我们也习惯性的称之为HARDEN 1 “简版”

我们知道,“简版”球鞋经常在球星系列球鞋中出现,例如KOBE系列,就有着普通版与精英版之分,其实也可以当做是“低配版”与“高配版”的区别,同样的鞋型,不同的配置不同的价格定位来满足不同需求的消费人群。那么这双HARDEN“简版”在配置上改变之后是否会降低实战性能呢?就让我们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来剖析这双鞋。

首先鞋面来看,HARDEN B/E 鞋面的皮质层换了造型,“皮头”的部位面积有所减小,基本能覆盖全脚趾盖的部分,起到保护脚趾的作用,皮面延伸以弧线形覆盖脚面内侧直至形成鞋舌,这部分对于鞋面来说有一点点的支撑作用,但效果不大,可以视作为了美观而设计,皮面内侧我们可以看到因为皮质过于柔软,在鞋带口到中底的位置都有热熔条进行加固。

鞋面另一侧以及覆盖脚面的鞋面采用了海绵内层,塑料中层以及网面外层搭配,厚度上大约有3-4毫米,算是中等偏薄的水平,中层塑料层与鞋底多边形网格风格相同,相对较硬,能够满足一定的脚外侧鞋面支撑需求。

鞋帮的部分是特别进行了填充加厚的,与HARDEN1的后跟厚度相仿,能够起到锁紧足跟及脚踝的作用,类似的设定在低帮鞋款中屡见不鲜,例如KOBE11,KD10等等,个人认为这种填充非常必要,对足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很多鞋款这个位置设定偏薄,基本就可以不考虑实战了,因为足跟的不稳定,穿着受伤的危险会很大,特别对于低帮鞋来讲,甚至有掉鞋的风险,足跟内侧内置有180度稳定片,篮球鞋常规操作。

解开这看起来非常复杂,穿起来非常反人类的鞋带部分,我们发现鞋子与HARDEN1系带方式不尽相同,虽然繁复了一点,但是绑缚效果还是不错的,对于这种半包式的鞋子来说,鞋带的调节 变的比较麻烦,因为复杂的系带方式减小了力的传导,拉着鞋带的末端,很难让整条鞋带变的更紧,反而只能作用在鞋口。而如果一根一根拉紧,又不得不调整两边鞋面的重合部位,以免中间重合的鞋面部分起皱,隔到脚面,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拉好鞋带之后整双鞋还是非常贴脚的。

然后我们来看中底以及外底,中底的部分由原来的BOOST全掌改为BOUNCE全掌,个人对于这两种缓震科技的看法是:在篮球鞋中ADIDAS BOOST的体验并没有跑鞋那么的软,因为篮球鞋在篮球运动复杂的脚步中比起缓震来说更需要的是稳定性,所以HARDEN1的BOOST非常的厚重,密度也较大,弹性很好,但需要一定的体重才会比较明显的"踩出感觉"。

对于体重较轻的球友来说,HARDEN1其实显得有些过于"笨重"。而BOUNCE科技,在ADIDAS利拉德系列成功的运用,脚感体验也很不错,弹性也很好,但形变后恢复并没有BOOST快,所以瞬间启动时踩下去脚感是由舒适到"踩实"再获得一定的反弹,因为形变恢复速度稍慢,所以在踩下去的瞬间能更清楚的感受到地面力的反馈,而对于大部分后卫来说,这种体验都非常的重要,总体来说这种缓震科技在篮球鞋的采用显得更不挑人,适应性更广。

外底部分仍然沿用了HARDEN1的设定,纹路,8字形TPU都一模一样,所以可以想象,在抓地和抗扭转方面这双鞋都是非常优秀的,说实话刚接触这种纹路的大底时并没有预料到他的抓地如此的好,毕竟这与传统的“人字纹”思路相差较大,也许是当外底材质的选用软硬适中再配合适合的纹路时,鞋子就能发挥出特别的抓地效果。接下来我们就去球场来实战这双球鞋,看看“简版”球鞋是否能够在降低改变配置降低价格之后仍然具有不错的实战性能吧。

测评人:CrossoverSky (钢钉侠)

身高:185

体重:83KG(彪肥中..)

初上脚HARDEN B/E包裹感非常的紧实,本人喜欢穿着正合适的鞋码,以获得最优的包裹感,因为并不属于胖脚的类型,所以对于鞋子宽窄之类的问题不是特别在意,对于这双鞋尺码的选择方面,建议和需要最优包裹感的人按照正常的脚长来选择就好,而脚偏胖的朋友则不是很适合这双鞋的鞋型,反而会比较适合前掌偏宽的鞋款,例如欧文4。

简单的热身,比较能明显的感觉到前掌略为偏薄,地面带来的反馈比较直接,只需在场地小跑一段时间就能获得一定的场地感,鞋面部分非常的贴脚面,并且因为与HARDEN1鞋面材质不同,所以并没有很多球友穿着HARDEN1时所反映的卡脚趾感受,反而感觉鞋子一体性很强,很快就能有鞋脚一体的感受,当然外层网面的设定按照以往经验来说还是比较容易损坏的,这一点需多加注意。

下面我们按照不同的侧重点来给这双鞋子进行不同的评分,单项满分10分。

1,缓震:7.5

缓震方面,BOUNCE的脚感个人评价还是非常不错的,后跟缓震充足,前掌偏薄,但反馈较好,室内木地板自带一些缓震的情况下,鞋子的穿着感受刚刚的好,如果室外场地,可能蹬地时前掌受力会较大,较为直接,此点看来,不是很适合80KG以上的朋友穿着,外场久穿或许前掌会有不适。

2,抗扭转:7

中底延续了8字形TPU设计的HARDEN 1 BE,同样保持了中底高水准的抗扭转,鞋跟部位180度环抱TPU+加厚海绵填充,稳定性也非常的高,只有鞋面的部位并没有特别的支撑材质,稍显偏软。

3,舒适度:8

舒适度方面,能给到8分的原因是,正常脚型来说HARDEN B/E的穿着感受十分的贴脚,贴脚虽然会感觉到有一些些的紧绷,但这种紧绷个人认为才是篮球鞋必须具备的一个特性,很多袜套鞋子之所以高弹,就是为了覆盖面高,覆盖面高鞋子才能够做到鞋脚一体,每一个脚步的发力都能得到最直接的鞋子反馈和跟随,而相比袜套鞋子较薄的填充,我认为HARDEN这种较紧的贴脚感加上一些合理的填充则更兼顾稳定以及鞋脚一体的两种穿着需求。

4,透气性:7

虽然HARDEN B/E的鞋面与HARDEN1比起来略显柔软,支撑性也较为一般,但采用网面符合材质的鞋面无疑给鞋子带来了更多的透气性以及更轻盈的重量,实际穿着效果也是如此,相对HARDEN1来说闷脚的感觉减轻不少,也不会有很多的厚重感。

5,抓地力:8

抓地力方面,没有什么特别需要阐述的,当软硬适中的橡胶配上恰到好处的纹路,感觉就是踩哪停哪,在光滑的室内场地尚且如此,在室外场地的效果不言而喻。

6,耐磨/性价比 8.5

在耐磨方面,还是建议塑胶地以及木地板穿着。水泥地,特别是粗水泥地,相信任何鞋子都难以自称耐磨几何。对于这双鞋子的性价比,本人的评价是极高的,300-500的淘宝价格相比同类型球鞋设计显得更加用心,穿着感受更上乘,这个价格能买到这样的实战利器,夫复何求呢?

总评:7.6

作为HARDEN的支线系列,HARDEN B/E 可以算是HARDEN 1原汁原味的"兄弟版本",鞋面的改变和中底BOUNCE的使用,从配置角度来说可以说是“简配”,但从实战角度来说,这种配置其实只是更加适合小体重球友,在实战性能方面与HARDEN1一样发挥稳定,目前的淘宝价位五百元左右,可以说这双HARDEN B/E绝对称得上这个价位段的实战利器,实战党们,喜欢可入了。

Harden 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