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音像 > 正文

节日,是否会让你倍感孤单?

  • 精读君
  • 2018-01-16 05:35
  • 31
摘要:【一】年关将至,圣诞、元旦、春节……一个又一个节日接踵而至,大街上、电视里,节日气氛越来越浓。然而,在很多人的心底深处却觉得,“越是节日,越觉孤单”。“百度贴吧

【一】

年关将至,圣诞、元旦、春节……一个又一个节日接踵而至,大街上、电视里,节日气氛越来越浓。然而,在很多人的心底深处却觉得,“越是节日,越觉孤单”。

“百度贴吧”曾发起一项调查,近2万人参与。调查显示,41.2%的网民在春节期间表示“很寂寞”,甚至有人抱怨“不喜欢放假,宁愿天天上班”;明确表示“我不寂寞”的只有23.8%。

不只是我国,“节日孤独症”似乎蔓延到了全球各地。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曾表示,圣诞节是每年抑郁情绪爆发的高峰。在这一天,警方和医院不得不加班加点高度戒备,因为企图自杀的人数激增,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医生的门诊也迎来了最忙碌的时段。

英国也不例外,一家心理健康机构对2000名英国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每4个人里就有一个对即将到来的圣诞聚会感到焦虑,13%的人会遭遇睡眠问题,18%的人选择借酒消愁。

就连我们的邻居——韩国,也是如此:

韩国一家调查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圣诞节前夕,“孤独”一词频繁在网络上出现。在“推特”等社交网站上,有超过1.7万条帖子包含“孤独”一词,而2011年,这一数据仅为3000条。

此外,在韩国15岁以上人口中,近60%的人今年主动选择独自过节。

上面这些情况,实际上都是“节日孤独症”的表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管肖震宇表示,节日期间人们的孤独感容易被放大,即使很多朋友在一起,仍感觉很孤单的也并不少见。

过节,原本是欢乐喜庆的团圆日,代表的是热闹,为何如今的节日,我们却越过越孤独?

【二】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也许是“节日孤独症”的首要原因。

相信每个生活在异乡的人,都有思乡怀亲之情,只不过在平日里不是那么显露。但是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就是——“节日”。过节时,长期离家、家庭温暖的情感缺失、忧郁的情绪经过日积月累的堆积,往往容易在不经意间就爆发了出来,而主要的原因就是人人皆有的怀旧心理。

这个词最早是在1688年由一名医生创造,其含义是指年轻士兵的经常患上的思乡症。现在所指的怀旧心理,主要有两种不同类型:

①历史怀旧,指的是对过去某个时代,甚至可能是自己从未亲身经历的时代怀有莫名的好感,或者心向往之。

②个人怀旧,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比较多的“想当年”,指的是对自己经历的过去的怀念。

在这里,我们主要指的是第二种的怀旧心理,容易诱发“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绪。我们的自我认知主要来源于我们与他人的关系,而节日往往是这种关系发生的顶峰。在以往的节日里,我们常与家人团聚,想起过去的团圆,再对比如今的孤单,自然也就会引发“节日孤独症”了。

人之所以会感到孤独,是因为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与他人分开,而节日尤其会让人感到孤独,哪怕并不是真的孤单。

【三】

正在渐渐失去传统味道的节日,是诱发“节日孤独症”的第二个原因。

其中,我们感受最明显的应属春节。近些年来,不论媒体如何渲染,不论人们怎样去追寻,年味儿淡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心理感受。

有网友这样说道:

我觉得现在的节日过跟不过有啥区别?特别是过年,记得小时候快过年了,爸爸给买一堆烟花鞭炮啥的,每天在那摆弄,不舍得放,就等年三十那晚呢。

现在呢?一提过节就烦,还不如不过,感觉啥都没有意义了,节日成了纪念日。也就成了人们发泄自己情绪的好日子,一起喝酒,打牌,唱歌啥的。平时也能这样呀,想过节哪天也能,只是没有以前的那种味道了,感觉很悲哀。

上图为1956年春节,北京市宣武门外牛街的杨老太太,正在看小孙女们游戏。可如今这样的场景似乎越来越少了。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表示:现在很多节日的属性在降低,比如一些外来节日,没有民俗基础,所以人们不知道该怎么过。而且,每到节日,各大商家不遗余力地宣传,推出各种各样的商品,失去文化内涵的节日变得单调且重复。不管是什么节日,年轻人都借此逛街购物,吃喝玩乐,活动变得很单调。

如今,即使是和家人团聚在一起过节,很多人也常常是抱着手机,低头抢红包。我们永远“在线”,随时都可以抢红包、聊天、点赞、评论。抢到一个8毛钱的红包,似乎远比桌上多了一道菜更让人兴奋。

但是这种活在手机里的生活方式,却会让人与人的距离越来越远,孤独感越来越盛。

【四】

与他人的对比,也会诱发“节日孤独症”。

就像网上盛传的那句话一样:在热闹的节日总有人觉得落寞,孤单是因为别人的快乐被无限放大。在各式各样的情人节期间,这一诱因表现得尤为突出。

很多时候,单身的人,会觉得独个儿过日子还蛮不错。但是,到了过节时,这种单身优越感就立马荡然无存。

看着同事一个个下班后跑去约会;看着路边一对对走过的男女;看着满饭店吃节日大餐的情侣;看着电话里的朋友都去配对了……

很多人都会立马生出一种“世人皆狂欢,唯我最凄凉”的孤寂感。于是,单身的人灰溜溜地跑回家,好落得一个眼不见心不烦。然后,一个人对着一个碗、一双筷、一个水杯、一盏灯,默默地对自己说:节日快乐。

“节日孤独症”让人不愿意过节,节日焦虑感也在不断提高,那么,是否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这种情绪呢?

【五】

下面,精读君将针对“改变节日中的孤独感”,提两点建议:

①学会和别人一起过节

如今,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住在自己公寓里,邻里之间互不相识,只有上班时才会有与人交流相处的感觉。一下班,就又回到一个封闭的空间里,与世隔绝。但是,人是社会动物,不能不和其他人联系,即便物质的沟通可以通过网络等方式实现,但物质之外,还有情感需求,这是网络和电话不能替代的。

精读君认为,如果你是因为孤身在外而产生的孤独感,可以试着学会和别人一起过节,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完善自己的社交领域,抑或是约几个朋友一起聚会等等。总之,不要让自己过渡沉浸在怀旧的情绪里。

②制定计划

美国《赫芬顿邮报》也曾针对这一问题,刊文给出过建议。

文中建议,我们可以制订一个计划,在节假日中给自己列个详细清单,提醒自己应该做些什么,目标不需很多,重点是提醒自己学会放松;坚持日常的生活规律,不要给自己制造更多的节日压力,避免一到假期就睡得“昏天黑地”,否则会加重孤单情绪。

此外,精读君认为,如果你在节日的时候,孤独情绪泛滥。最好不要在别人面前强颜欢笑,一个人时感到孤单是正常的情绪,不要因为在节日中就掩盖或者否认悲伤,可以借此机会与他人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从而释放孤单情绪。

将情绪释放出来,常常是处理负面情绪的有效方法。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圣诞,你的“节日孤独症”爆发了吗?

【拓展阅读】

即使无人可约,但有好书相伴,也从不曾觉得孤单。以下圣诞书单,哪一本是你最想抱回家看的?

1《圣诞颂歌》

圣诞颂歌

讲述一个吝啬鬼不喜欢过圣诞节,却在圣诞夜被三个圣诞精灵造访:“过去之灵”、“现在之灵”、“未来之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本书是查尔斯·狄更斯三部圣诞小说之一。这部作品深刻地改变了现代圣诞节在西方世界的地位和价值,狄更斯本人也因此被称为“发明圣诞节”的人。

2《麦琪的礼物》

麦琪的礼物

为了能在圣诞节送给对方一件礼物,丈夫吉姆卖掉了他的金表,买了一套梳子;妻子德拉卖掉了自己的长发,买了一条白金表链。他们都为对方舍弃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而换来的礼物却因此变得毫无作用了。 由“含泪的笑”到“含笑的泪”,爱是无私奉献,即使只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在温暖的感情面前,贫困可以变得微不足道。

3《圣诞假日》

圣诞假日

查利·梅森在二十三岁这年独自前往巴黎度过圣诞假日。本该轻松愉快的旅行,因为一名女子变成了一场超出他人生体验的冒险,而查利也第一次认真地审视起生命的意义。一个关于爱情、艺术、政治、生命和苦难的故事。《星期六评论》推崇为毛姆最好的作品之一。

4《圣诞忆旧集》

圣诞忆旧集

本书是作者回忆童年往事的短篇故事集。作者断续写下的三个短篇仿佛一气呵成,字句平朴,乡愁绵延,在不经意的细节处催人泪下。本书是多年来人们在节日互赠的礼物,曾被拍成电视剧,两度获得艾美奖。

5《圣诞奇案》

圣诞奇案

圣诞前夜,李家一团乱,专横的老李躺在血泊中,喉咙被割断了。家庭团聚就此破碎了。波洛发觉现场的气氛不是哀伤,而且相互猜忌。似乎每个人都有理由憎恨这位死去的老人……典型的密室杀人案,这是阿加莎特别为她的姐夫而作的真正的“血淋淋的暴力谋杀”,因为他总嫌其作品过于精致文雅而使谋杀事件变得太“贫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