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音像 > 正文

李清照:异地恋骨灰级指南

  • quchenshi2015
  • 2023-12-05 08:55
  • 6
摘要:看一眼照片,听一句语音,道两天晚安,就确认了关系。确认得快反悔也来得快,三天恋爱,两天分手。海誓山盟不过几条暧昧的微信记录相濡以沫不过婚礼一晚的夸夸其词在寻觅爱

看一眼照片,听一句语音,

道两天晚安,就确认了关系。

确认得快反悔也来得快,三天恋爱,两天分手。

海誓山盟不过几条暧昧的微信记录

相濡以沫不过婚礼一晚的夸夸其词

在寻觅爱情的路上,现代大部分人尽其一生

也只是在人际关系和情绪中纠缠。

但是爱情在古人眼里却是

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初心不负。

就像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对爱情的初心坚守,既排除了万难,又磨灭了浮躁的心,她与金古学家赵明诚的风雅之乐“赌书泼茶”成为千古佳话。

二人饭后烹茶,用比赛的方式决定饮茶先后。一人问某典故是出自哪本书哪一卷的第几页第几行,答中者先喝。可是赢者往往因为太过开心,反而将茶水洒了一身。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美满生活不仅仅因为意趣相投,还因初见情怀自难忘的契机,进而相知相携谱写了一曲人间佳话。

《点绛唇·蹴罢秋千》:

李清照与赵明诚初遇

1101年,李清照18岁,赵明诚21岁。

她初次见到他,便在《点绛唇·蹴罢秋千》中这样描写自己娇羞而春心荡漾的心情: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翩翩少年赵明诚,就这样嘭地一声,走进了少女李清照的世界,

并因这一面之缘,开始了一段千年之后依然令人倾羡的连理姻缘。

两人婚后不久,因朝政原因,赵家由显贵家庭变成了普通百姓,对赵明诚与李清照夫妻而言,却是因祸得福。回归青州故居,他们把全部的精力都投放在广求古今图书、遗碑、石刻上。夫妻收藏、整理的金石书画,堆满了房屋10间。赵氏夫妇每得一本奇书,便共同勘校,整理题签,搭配书画器物,仔细把玩,并互相点评欣赏。夫妻生活因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情投意合、趣致满满。

《一剪梅》:

李清照与赵明诚几十年恩爱相守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秋天到来,玉席也渗出阵阵凉意,而真正寒气逼人的,是秋,更是离愁别绪,难舍难分的情怀。婚后不久,丈夫便“负笈远游”,思念丈夫的李清照写出了流传千古的《一剪梅》——即使不在身边,两人依旧心系对方,以诗寄情。

赵、李分别不久,恰逢政治局势严峻。她担心自己保护不了如此多的物件,于是便问赵明诚,若真发生不测,那该如何是好?赵明诚说,若逢不测,先丢辎重,再抛弃衣物,然后依次是书册、卷轴和古器,而夫妇二人所收藏的最为珍贵的《赵氏神妙帖》不能失去,若非万不得已,只能与李清照共存亡。李清照心想,君言正合我意。

赵李夫妇能几十年依旧恩爱如初,大抵在于文学上成为了彼此的知己,琴瑟和谐,共同向往美好诗意的生活。

《行香子·天与秋光》:

面对生离死别,李清照初心不变

北宋灭亡后,国家陷入一片混乱,她人生的天地随着历史的扭转而晃动起来,赵李夫妇为避祸患也开始南下。南渡后,赵明诚不幸病故,这对伉俪的恋曲画上了句号。她独身一人避难漂泊,在重阳时节,写下了《行香子·天与秋光》。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

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如果说《一剪梅》描写的是生离,那《行香子·天与秋光》则是令人惋惜的死别,乱世悲凉, 李清照为澄丈夫冤案,雇舟携物,追赶朝廷,行至婺州,古董尽数被骗。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李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凭着那份对丈夫不渝的爱,编撰《金石录》,完成了丈夫未竟之功。

俗话说“初心易得,始终难守”,美好的爱情的初心正如“落叶归根,而我归你”,李清照一生漂泊,直至白鬓霜发,斯人逝去,仍怀抱着年少时的那颗初心。哪怕面对的是生离死别,她也在一重又一重的磨难中,守住了初心。

在坚守为消费者提供最纯净的蒸馏水的道路上,屈臣氏蒸馏水不忘初心,已砥砺前行了一百多年。滴滴经过多层精密过滤及超高温蒸馏而成,加上严谨的品控监察,百年来维持了一贯健康纯净的出品。

随着时间的发展,屈臣氏的初心还被赋予了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为消费者提供纯净好水的基础上,坚守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于是一系列水墨风格的春季、夏季、秋季诗词瓶陆续面世。

屈臣氏希望你我都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路上的践行者,带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继续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