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男装 > 正文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猪伪狂犬的临床表现

  • 信得科技旗舰店
  • 2023-11-08 09:38
  • 11
摘要:猪伪狂犬病病(PRV)是由疱疹病毒属的伪狂犬病毒引起的疾病。在猪群中该病毒能够通过妊娠从上一代传递到下一代的垂直传播,还能够通过猪只之间互相接触以及蚊蝇叮咬而水

猪伪狂犬病病(PRV)是由疱疹病毒属的伪狂犬病毒引起的疾病。在猪群中该病毒能够通过妊娠从上一代传递到下一代的垂直传播,还能够通过猪只之间互相接触以及蚊蝇叮咬而水平传播,属于乙型传播疫病。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病毒感染后首先在鼻咽部、扁桃体中增殖,再经神经侵袭脑、脊髓的同时,也可由鼻腔粘膜经呼吸道侵入肺泡。这是临床初生仔猪无其他明显症状,但若发生抽搐后迅速死亡的主要原因。

信得科技(sinder) 信得科技猪大大猪饲料4%中大猪加强预混料中大猪ZB44AA

感染早期体重25kg以上的商品猪,病毒侵袭导致猪的肝脏的胆汁分泌机能亢进,突然增多的大量胆汁刺激十二指肠和幽门壶腹部,病猪表现胃肠痉挛和粪便发黑,阵发性腹痛,频频排粪,采食量下降;体温39-41℃。进入4-10天的感染中期,由于十二指肠和幽门壶腹的持续痉挛,幽门突红肿、溃疡,形成胆汁排泄障碍和向胃部的逆流;同时,由于持续增殖的病毒对外周淋巴的侵袭引起的全身发热,水排泄的增强,继发胆汁粘稠,胆囊内壁充血、出血和胆囊壁增厚等炎症变化。与此同时,大量胆汁进入胃部,打破胃内容物的酸碱平衡,使pH值上升,直接引发病猪发生呕吐。pH值偏高的胃液长时间的浸润,一方面使得胃神经反射机能麻痹,呕吐很快停止,病猪出现采食量下降,这是饲养密度过大或观察不及时,个体发病后不易被发现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贴近胃壁的高pH值胃液直接损伤胃底粘膜,引起胃底充血、出血和穿孔、胃痛,形成病猪有食欲,但采食量下降或呈间断性采食(即添加饲料时猪反映明显,但采食数口后停顿下来,稍后继续采食,并再次发生采食停顿)、粪便发黑的现象。到了10-15天(部分单一性病例可达20天)的感染中后期,由于胃底损伤严重,病猪采食量下降至正常采食量的1/5-1/8,甚至拒绝采食。此时由于胃痛,多数患猪发生明显的卧姿改变。即:从右侧卧变为腹卧。夏秋高温季节,病猪两前肢前伸,呈典型的“犬伏状”;冬春寒冷季节,则表现四肢蜷曲的“犬卧状”。粪便从前、中期的消化不良性稀粪(过料)变为水样稀粪,部分病例由于采食极少,停止排粪。部分脑部病例明显,发生抽搐、震颤、后躯麻痹(左右摇摆和站立困难、犬坐状)或排粪失禁;部分神经的病例,由于吻突发痒,频频拱地,表现吻突上部受力点呈现特有的绿豆-黄豆大小的淤血斑或吻突的顶部充血、蹭伤性出血;腹股淋巴结肿大不明显。 感染该病的母猪多数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体温38.8-39.8℃。感染5-10天内,部分母猪出现呕吐;部分妊娠母猪的怀孕期缩短3-10天不等(多数3-5天),发生早产、产弱胎、死胎、胎衣腐烂变黑及木乃伊;部分母猪表现为临产前4-6天和分娩后1-5天渐进性采食下降,甚至直接发生食欲废绝;断奶后配种母猪以隐性流产为主要特征; 母猪群感染该病时所产仔猪有四个死亡高峰。1、出生后3日龄以内的第一死亡高峰,多数规模化和专业户猪群的仔猪病死率在15-50%,个别高达100%。2、10-15日龄的第二个死亡高峰在10-25%之间,个别高达55%。3、断奶前后的第三个死亡高峰(25-35日龄)发病仔猪的死亡率因管理水平和饲养条件的差异在15-40%之间。4、10周龄前后的第四个死亡高峰(70日龄墙)死亡率在20-40%之间。发病仔猪表现为抽搐、震颤、共济失调,“过奶”性稀粪,失禁状黄色水样稀粪,体温40-41.5℃,死亡率在60%左右。管理水平落后的地区第一胎母猪所产仔猪发病最高。几乎是整窝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