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妆 > 正文

你怕工作被机器取代,为何不学着用机器武装自己?|晓报告

  • 一个昵称778
  • 2023-03-20 13:31
  • 15
摘要:京东注: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新媒体管家点击上图▲成为会员超过40万人在听每天半元钱,听吴晓波说世界万千文/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如果你要问眼下

京东注: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新媒体管家

点击上图▲成为会员

超过40万人在听

每天半元钱,听吴晓波说世界万千

文/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如果你要问眼下什么公司最难过、最苦逼,我的回答不是大公司,也不是小公司,而是身处转型期的公司;

 

如果你要问公司里什么人最难过、最苦逼,我的回答是担心自身竞争力不足,总有一天会被机器取代的人。

据SAP统计,有90%的公司都认为数字经济将给他们的行业带来巨大颠覆,然而只有不到15%的企业采取了行动。这种焦虑却不知如何改变的状况,是企业的通病,也是职场人士的顽疾。

职场焦虑,如何破除“数字化”危机

转型企业对人才的焦虑,是导致职场人群压力变大的主要原因。当大数据、机器学习、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出现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不是兴奋,而是开始担忧——

 

“我的工作会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以前学的东西是不是又不管用了?”

“我快30了,现在转行还来得及吗?”

 

小巴的一个朋友是一家公司财务部门的主管。公司其他部门都在忙着转型,财务部倒是没这个压力,工作还算得心应手。忽然有一天,领导告诉他:为了配合公司的业务发展,月报的结算时间必须从10天缩短到2天。

一向稳定的财务部也要转型?如果答应做,整个部门每天工作24小时也不一定能达成;如果不做,老板一定会换一个能做到的团队,淘汰现在的人员。朋友有了危机感,不知道怎么办。

小巴不太懂财务工作的细节,但从一份报告中了解到转型背景下不被淘汰的人的三个核心技能,当时就发给这位朋友参考,现在结合他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首先是用产品经理的思维对待工作,先想好你要达到什么目的,再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

比如小巴的这个朋友,在接到任务后,应该先明确自己的目标——2天必须完成10天的工作量,做好月度报表。然后再规划:这个任务每天适当加班可以完成吗?增加5个人力可以完成吗?如果都不行或成本太大,还有什么其他解决思路?外包?技术?

  

▷其次,学会四两拨千斤,利用技术解决问题,而不是永远做公司里最苦逼的那个人。

 

后来这位朋友经过咨询,引入了信息化平台,月度报表结算周期从10天缩减到1天,效率提升了,还几乎不用多余的人力去干这件事。轻松完成了这个任务。

 

▷第三,第一时间学习并掌握新技术,有意将自己转型成一个复合型人才。

 

虽然完成了工作,但这件事也让朋友隐隐约约有了危机感:原来要忙活10天的活,现在有了新工具,一天就可以做完了。那他的工作价值如何体现?长此以往,他不被淘汰谁被淘汰?

确实,朋友的老板尝到了技术的甜头后,加大了在转型方面的投入,淘汰了一批传统岗位。看着部门大换血,朋友一方面庆幸自己反应还算快;另一方面也意识到要想避免在转型时代被淘汰,必须得不断get新的技能。

新问题的出现总是快于人们解决它的速度,我们必须第一时间用新方法新思路突破,并学习新手段,这也注定了这一代人不能懈怠,时刻与焦虑为伴。

借力工具,企业建起了“技术护城河”

“大数据”“机器学习”“区块链”……这些新物种的出现总是触动着传统企业焦虑的神经。老企业想在互联网时代继续称王,免不了先要“高筑墙,广积粮”,还要建起“技术护城河”。

 

成都是中国的女鞋之都,中国市场上70%以上的女鞋都是成都生产的。但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鞋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同时,面对激烈的竞争,鞋类制造商们在提前捕捉时尚趋势方面也感到很困难,不符合市场需求的设计导致大量的库存。

什么样的技术可以让用户挑到一双自己满意的鞋子?鞋企大佬左看右看,不知从哪儿下手。这个问题后来被成都的一家鞋企解决。他们与一直推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管理软件公司SAP一拍即合,确定了两大目标:

①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收集时尚元素,设计出更好的女鞋产品。

②根据互联网时代个性化定制的需求,研发个性化定制女鞋的项目。

以前,设计师经常要去国外收集热卖的女鞋款式,再回到公司去做设计,整个过程非常花时间。而这家鞋企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分析出女鞋的流行趋势,收集各种时尚元素,再提炼出最精华的部分给到设计师。这样一来,设计一双鞋子的时间就减少了25%。

今年,这家鞋企上线了订制服务。通过3D扫描仪测量出足部的26个数据,然后开始备料、生产。虽然不是现货,但由于机器节省了设计所需的时间,短短一周,顾客便能拿到鞋子。而这家公司通过订制降低了库存压力,使利润提高了30%,改变了整个行业的游戏规则。

(图片可向左滑动←)

全新的购鞋体验

根据世界鞋业报告,中国鞋类的年产量在2015年达到了230亿双。如果按照这家公司25%的效率提升,那么每年全国还能多生产57.5亿双鞋。而像这家鞋企一样借力技术,成功转型的企业,小巴这两年还见到了不少:

▷一家传统物流巨头在通过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后,原本13个人的工作现在10个人就能完成;

▷一家驾校基于对驾驶人行为大数据的分析,开发出一套机器人教练系统,取代了教练的工作;

……

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借助数字化平台建起了自己的技术护城河,在新物种出现时,优秀的企业知道如何尽快的学习和掌握它,而不是被技术甩在行业后面。

本期晓报告,吴晓波频道与SAP联合推出了《不再焦虑——数字化时代下的核心竞争力》,用“数据+案例”的方式,告诉你转型背景下职场高薪人群的三个特点,以及企业如何借助数字化工具,成功转型成为行业领先者。

原价39.9元的晓报告

SAP为你买单

点击按钮 免费阅读报告

*如有任何涉及版权方面的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