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妆 > 正文

影驰 GAMER 256 PLUS SSD评测

  • 我是隔壁张叔叔
  • 2023-03-12 17:43
  • 11
摘要:前言近年来,随着NAND闪存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以及传统存储技术的日益落寞,SSD市场散发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各路厂商都在拼命争抢SSD市场份额,希望自己的品

前言

近年来,随着NAND闪存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以及传统存储技术的日益落寞,SSD市场散发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各路厂商都在拼命争抢SSD市场份额,希望自己的品牌能抓住机遇,在这激烈的狂流中占据一席之地。早期进入SSD市场的多为专业从事存储制造的厂商,但是慢慢的后期很多的非本行业的制造者也加入到了这个队伍中来,影驰就是其中之一。

影驰之前也曾发布过多款SSD,不过容量多是240G以下的,主要面向中低端市场,虽然由“黑将”这种面向旗舰级市场的高端系列,但是产品线依旧不是很丰富。此次评测的GAMER系列是一款定位高端旗舰级的SSD,容量上有120G、256G、480G、512G和1T几个型号可选,我们拿到的是GAMER 256GB Plus,顾名思义是256G容量的。

包装与外观

影驰GAMER系列的SSD外包装基本都相同,整体色调为黑色,使用银白色的文字做为装饰,左下角“3年包换”的字样由为醒目,暗示着GAMER系列拥有强大的售后服务支持,消费者可以放心使用;右下角标注了SSD的容量,GAMER系列的型号也是由此划分的。因为影驰的产品由OMG战队代言,所以包装的最外侧是一条由黑、白、黄三色组成的OMG战队的包装封条,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这款产品的逼格和美观度。

外包装的背面是对此款SSD特征信息和主要卖点的介绍。通过背面的介绍可以看出GAMER 256GB Plus使用的是影驰和JMicron联合开发的“Heracles海格力士”主控,配备了MLC闪存颗粒和高速缓存颗粒,物理可靠性高数据安全性高也是其主要特征。另外,200万小时的平均故障时间,以及三年包换的保修政策依旧是最值得关注的。

包装盒顶部为GAMER系列的LOGO以及2.5英寸SSD的英文标识

包装盒底部为产品的序列号以及二维码等防伪信息

包装盒的左侧是影驰GALAX的LOGO,值得注意的是整个LOGO采用了扁平化的设计风格,而并非我们平时看到的影驰那个蓝色的LOGO,黑白色调在GAMER系列SSD的包装上使用的恰到好处

包装盒的右侧为密封贴纸,贴纸上有一个M字样的LOGO,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不难发现这个M其实就是GAMER单词中间的那个M

取出内包装,可以看到内包装里面做的比较简约,依旧使用了黑色的主题色

内包装中的物品自身而下依次是影驰SSD的使用手册、3.5寸硬盘架、GAMER 256GB Plus固态硬盘和SATA数据线

影驰SSD知识补充手册是为从来没有接触过SSD的玩家准备的,手册上详细介绍了SSD常用的4K对齐方法,分区方法,如何开启AHCI模式等最基本但是对性能影响比较明显的几项操作教程,这一个小细节可以帮助很多不知所措的小白解决当务之急;3.5寸硬盘支架可以方便将此SSD固定到3.5寸硬盘位上,另外附赠了SATA线也是非常贴心的,因为SATA线一般都位于主板的包装盒中,很少有硬盘厂商会在自己的产品中再赠送一根SATA数据线,但是影驰想到了这点,在SSD的包装中赠送了SATA数据线,避免了不少用户在安装好了SSD后因为没有数据线连接主板而产生的尴尬情景。不要小看影驰SSD这几点细心的设计,在用户体验上确实一步巨大的跨越。

影驰GAMER 256GB Plus SSD外观使用了金属拉丝工艺的铝镁合金外壳,抛光的“GAMER”LOGO设计在了SSD主体的右下方

SSD的背面是产品信息铭牌,上面印有产品的型号、序列号以及额定电压电流等信息;背面两侧使用易碎贴纸封装,如果贴纸无破损则说明该SSD为全新未拆封的产品

内部构造拆解

影驰的这款GAMER 256GB Plus SSD整体做工比较优异,金属外壳通过卡扣连接固定,无任何螺丝。拆解之前先要破坏SSD背面两侧的易碎贴纸,然后用撬棒或者铁片小心撬开上侧的金属外壳,使其与下侧的金属底板相分离。

这里可以看到SSD的内部主体的PCB板其实都是直接固定在底板两侧的卡扣上的,而不是使用螺丝与之相连,这样的设计对做工要求甚为严格,模具制作时开模的精度和复杂度都上升了一个等级,可以看出影驰对这款SSD的设计与制作注入了很多的心血。

SSD主体部分的PCB板在整个SSD中占据了2/3左右的面积,大小约为70*70mm。PCB板的正面装载有一颗主控芯片、一颗DRAM缓存和四颗NAND闪存

PCB板的背面主要布局着4颗NAND闪存

影驰GAMER 256GB Plus SSD使用的主控芯片为PHISON群联PS3110-S10控制器,该主控采用55nm制程4核心设计,其中3个核心专门用于做后台垃圾回收和闪存管理工作,这种设计可以在SSD剩余容量较低时依旧保持比较好的性能;同时该款主控支持八通道32CE的NAND闪存,也同时具备主控、DRAM缓存以及NAND闪存之间端到端的纠错保护,最大程度的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同时也支持Smart ECC(智能ECC)功能,采取了冗余机制恢复不可纠正的错误;Smart Flush(智能Flush)也是该主控的一个特色功能,通过实时数据写入的管理,保证DRAM中的数据能够最大程度的优先写入到NAND闪存中,防止因为掉电造成DRAM闪存中的临时数据遗失而产生的用户数据丢失风险

PHISON PS3110-S10主控主要使用在GAMER系列的大容量SSD上,对于GAMER系列一些120G小容量型号则配备的是影驰和JMicron联合开发的“Heracles海格力士”主控,说实话PHISON群联的这颗主控要比Heracles主控强悍的多,不过在外包装上依旧写的是Heracles主控,个人建议将包装上对主控的介绍修改一下,PHISON PS3110-S10主控的这些企业级特性同样可以做为一个卖点吸引消费者,而且这样也可以避免因为包装上的宣传和内部实际产品不一致而造成的误解。

影驰GAMER 256GB Plus SSD使用的缓存芯片为一颗南亚128M DDR3 1333的DRAM缓存,编号为“NT5CB128M16FP-CG。这颗缓存的作用是为整个SSD提供一个高速数据缓冲区,用于存放映射表等信息,提升整体性能。

影驰GAMER 256GB Plus SSD使用了东芝原厂A19nm Toggle DDR MLC闪存,编号为“TH85TEG8DDKBA8C”,单颗容量为32G,PCB板正反两面相同的位置分布有8颗,单面4颗,总容量为256G。

可以看出影驰GAMER 256GB Plus SSD所使用的主控、缓存以及闪存都不是平庸之辈,但是具体性能表现如何还是要看接下来的性能测试部分。

性能测试

测试平台:

CPU:Intel E3-1231 V3

主板:技嘉G1.Sniper B6

内存:芝奇 DDR3-1600 4G*2

显卡:微星GTX 750Ti Gaming

电源:安钛克 VP500P

操作系统:Windows 7 Ultimate X64 SP1

测试中使用的技嘉G1.Sniper B6主板BIOS版本号为F2,影驰技嘉G1.Sniper B6所使用的固件版本为SAFM01.3,操作系统所使用的驱动程序均为主板驱动盘附带的驱动程序,AHCI驱动使用的是微软操作系统自带的驱动,最大程度保证稳定性和兼容性。

注意:受测试平台、驱动程序版本、系统版本、测试软件版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测试分数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CrystalDiskInfo信息检测

CrystalDiskInfo是一个十分小巧的软件,它通过读取S.M.A.R.T了解硬盘健康状况,打开它,您就可以迅速读到本机硬盘的详细信息,包括接口、转速、温度、使用时间等。软件还会根据S.M.A.R.T的评分做出评估,当硬盘快要损坏时还会发出警报。

CrystalDiskInfo所检测的此SSD的主要信息

CrystalDiskMark测试

CrystalDiskMark是一个测试电脑硬盘检测工具,简单易于操作的界面让你随时可以测试你的存储设备,测试存储设备大小和测试数字都可以选择,还可测试可读和可写的速度。CrystalDiskMark能够检测硬盘的随机读取/写入速度,连续读取/写入速度;测试随机512KB,2KB,4KB读取/写入速度(队列深度= 32)等,以此来辨别磁盘的性能及质量的优劣程度。

从CrystalDiskMark测试结果来看,影驰GAMER 256GB Plus SSD持续读写速度都在500MB/S以上,4K性能也十分不俗,4K读取性能保持在36MB/S,而4K写入性能更是高达102MB/S。

AS SSD Benchmark测试

AS SSD Benchmark为一款SSD固态硬盘传输速度测速工具,此软件可以测出固态硬盘持续读写、4K、4K-64K随机以及寻道时间等性能。最新的1.8版支持自定义测试文件大小,这里我们选择的测试文件大小为1GB。

在AS SSD Benchmark的测试中,影驰GAMER 256GB Plus SSD表现除了非常不错的性能,持续读取速度为498MB/S,持续写入速度为478MB/S,4K读取速度为33MB/S,4K写入速度为78MB/S。

ATTO Disk Benchmark测试

ATTO Disk Benchmark是一款磁盘基准测试软件,支持对稳定性/突发性传输速率进行读写测试,适用于常规硬盘、RAID、USB闪存盘、移动存储卡等产品的读写性能测试。

影驰GAMER 256GB Plus SSD在ATTO DiskBench测试中,最大读取速度达到563.1MB/s,最大写入速度达到542.9MB/s。

PCMark8测试

PCMark8中的Storage测试项主要针对硬盘的性能进行测试,测试内容包括游戏载入速度和应用软件的测试。其中测试的游戏为《魔兽世界》和《战地3》,测试的软件为Photoshop,Adobe InDesign,Adobe After Effects,Adobe lllustrator,微软Office Word、Office Excel以及Office PowerPoint等十款软件,根据测试结果来评定分数。

影驰GAMER 256GB Plus SSD在PCMark8的存储测试中的分数为4975分,平均带宽为264.14MB/S。

Windows 7开机时间测试

固态硬盘对于系统性能提升另外一个比较直观的表现在于开机速度比机械硬盘快的多,所以这里给大家测试一下系统在刚刚安装完成不做任何优化以及处理情况下的最快开机速度。我们所使用的操作系统为64位Windows 7 SP1旗舰版,仅安装驱动程序和360安全卫士一款软件,使用360安全卫士自带的“开机小助手”计算开机时间。

我们所使用的测试平台配合影驰GAMER 256GB Plus SSD在Windows 7下的开机时间为12秒,开机非常快,后期即使安装了其他的一些应用软件以及相关系统补丁后开机时间依旧可以保持在16秒以内。

游戏载入时间测试

游戏载入速度的快慢也是衡量SSD性能的一个指标,这里我们使用杀手5、热血无赖以及侠盗猎车5三款角色扮演类游戏做为测试对象,以离线模式下载入游戏的时间快慢做为测试基准。

杀手5进入游戏后载入新游戏的时间为15s

热血无赖的载入时间为8s

侠盗猎车5的载入时间为34s

影驰魔盘软件

影驰专门为自家的SSD设计了一款名为Xtreme Tuner for SSD的工具软件,提供影驰SSD的固件升级以及性能优化等相关功能。

打开影驰官网,在页面的最下方找到“驱动下载”链接

点击该链接,进入驱动下载页面,在左侧导航栏点击“魔盘 for SSD”,然后在弹出的页面点击下载

下载完成后安装即可,安装时请注意关闭杀毒软件

安装完成后打开该软件,软件的默认语言为英文,暂时还没有找到在哪里更改为中文的设置选项,建议后期将此部分优化一下,让软件随着系统的语言设定更换显示语言,方便用户使用

软件左侧圆盘的边缘是几个功能选项,分别为:S.M.A.R.T(硬盘信息),OPTIMIZATION(硬盘优化),FIRMWARE(固件升级),SECURE ERASE(安全擦除)几个功能。打开软件后默认停留在S.M.A.R.T功能选项卡上,圆盘内显示的为硬盘的相关信息,包括固件版本、型号、序列号、通电时间、耐久度、平均擦除次数以及相关特性信息等。右侧是对应的相关属性信息,大家自行对照一下,就不挨个翻译了。

切换到OPTIMIZATION选项卡,可以对当前SSD进行相关优化设置,具体做了哪些优化在这里就无从知晓了,不过按照影驰的这款软件设计逻辑来说,优化完成后应该会增加SSD的寿命或者性能,具体效果还需要我们在后期的使用中自行观察。

FIRMWARE选项是用于检测SSD固件是否有更新的一项功能,到目前位置SSD还未对GAMER系列的SSD发布新的固件,所以这一项暂时无可用更新。

SECURE ERASE选项是对SSD进行安全擦除功能,安全擦除可以为一些因为长时间使用而造成性能下降的SSD优化其性能,不过不建议频繁进行此操作

影驰的此款Xtreme Tuner for SSD软件可以说功能上还是比较不错,设计的几项基本功能都比较实用,特别是固件升级和安全擦除功能。目前Xtreme Tuner for SSD发布时间不长,相信后期还会有更多新功能的加入,期待着Xtreme Tuner for SSD的更新。

总结:

影驰GAMER 256GB Plus SSD是一款定位高端玩家的旗舰级产品,其外观,做工以及设计上的各个方面都可以证明其目前在影驰SSD产品中的身段,其性能表现甚至超过了同价位的三星、镁光、浦科特等专业级厂商的产品。影驰做为国内知名板卡厂商,推出这样一款独具匠心的产品能够帮助其稳固在DIY领域中的地位,进一步拓展其他业务。

目前影驰GAMER 256GB Plus SSD的定价为862元,就同容量的国产SSD而言个人感觉这个定价略微高了一些,不过考虑到GAMER 256GB Plus为提升用户体验所做的设计,以及针对游戏玩家的定位,这个价格对部分用户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本文仅仅是对GAMER 256GB Plus的外观、配置以及性能做了介绍,就目前而言我个人认为此款产品表现的相当不错,但这些数据并不能直接衡量一款SSD的好坏,产品质量同样是影响用户体验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对于此款SSD的质量以及稳定性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使用中多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