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居用品 > 正文

给宝宝喝净化水,真的有必要吗?

  • jd_raoOfbyKAogF
  • 2022-12-16 16:10
  • 22
摘要:From 妈妈云无心老师:您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家庭普遍采用各种水处理手段来改善饮用水质量,例如净水器、软水机、净水壶或直接购买桶装水。请问经过净化处理

From 妈妈

云无心老师:

您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家庭普遍采用各种水处理手段来改善饮用水质量,例如净水器、软水机、净水壶或直接购买桶装水。

请问经过净化处理过的水和普通自来水区别大吗?常喝净化水真的对身体好吗?可是我曾经在牙科中心宣传栏里看到一个说法“常喝净化水不利于儿童牙齿生长”,请问这怎么理解?

嘟妈

From 云无心

自来水基本上是安全的

自来水从水源地取水,经过适当的处理和消毒,再通过管道输送到公众家中。自来水的质量由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来规范,规定了106 项水质指标,涵盖了饮用水中各种可能影响健康的因素。自来水的国家标准,是一个保障公众安全的“基本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合格的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简单而言,只要是“看起来”“尝起来”没有异常的自来水,就可以饮用。人们把自来水烧开了喝,主要是出于习惯,还有很多人是不放心真的“合格”,通过烧开来增加一层保险,也没有什么不好。

妈妈对于自来水的担心

担心之一:细菌

大家对自来水的顾虑首先是其中的细菌。虽然自来水厂经过了充分杀菌,但水源经过了漫长的管道输送到了家里,大家还是担心水质会受到污染。其实,国家标准对于“无致病细菌”的要求是针对用户端的水质——为了实现这一点,不仅在自来水厂就进行了充分的杀菌消毒,还要求从水龙头出来时也含有一定量的“余氯”——这些残余的氯,可以控制细菌不会“死灰复燃”。

担心之二:余氯

因为余氯的存在,难免又引起妈妈们对自来水的另一个担心,民间甚至演绎出了“烧水、煮饭不能盖锅盖”的传说。其实,自来水中的“余氯”主要以次氯酸和次氯酸根的形式存在,它们都不稳定,在光照、加热等条件下会进一步转化成盐酸、氯酸,也会形成少量的其他含氯化合物。

大量摄入它们确实有一定毒性,只是自来水中的余氯远远达不到那个“大量”。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安全标准是每升水中不超过5毫克,而我们日常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通常在每升1 毫克以下。

担心之三:铁锈

对自来水的担心还包括管道老化生锈对水质的影响。对于一直在用、其中的水一直在流动的管道,这种情况并不容易出现。如果真的因为管道生锈而导致大量的铁溶入水中,水的颜色会被改变,也就不符合自来水的“感官标准”了。

如果只是少量的铁进入水中,则更不值得担心,喝了这样的水对健康不但没有损害,反而可以帮助“补铁”。

担心之四:水垢

有些自来水烧开后会产生水垢,这让很多人产生顾虑,特别是有宝宝的家庭,不敢用这种水给宝贝们冲调奶粉。水垢的产生是因为水中的钙、镁离子含量较高,钙镁含量有一个专门的指标来衡量,叫作水的“硬度”。

其实,钙和镁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多数人的摄入量都偏低。从这个意义上说,能产生水垢的自来水,不仅不会危害健康,反而多少还有助于补充一点儿钙和镁。

水净化,并非必需

不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还是会追求“更高品质”的水。净水器,就是为了让“合格的饮用水”变得“更好”喝。这个“更好”,是指除去水中水分子之外的“杂质”,让水变得更纯净。在经济情况许可的情况下,这也无可厚非。

然而,市场上的净水器种类和品牌繁多,不同的净化原理和设计,去除杂质的效率也各不相同。按照说明规范地操作使用,都没有问题,但如果不注意按照要求加以维护,尤其是没有定期更换滤芯,那么更可能导致细菌的累积,这样的“净水”反倒是更不安全。

嘟妈在牙科中心看到的宣传说法有一定道理。由于净化水中的钙、磷等矿物质含量极少,更缺乏有加固牙齿釉质作用的氟化物,这就使得常饮用净化水的孩子患龋齿的风险大大增加。

喝水的健康价值在于为身体提供水分,除此之外所谓水的“营养价值”“健康功效”都可以认为是忽悠。清洁、好喝的水,就是“好水”——不管对大人还是孩子,都是如此

*本文系《时尚育儿》杂志约稿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妈妈圈微报——《时尚育儿》杂志旗下母婴app,最懂你的育儿灵感探索平台,为孕、0~6岁孩子的妈妈们随时随地提供试用、抢购、资讯平台,让新手妈妈的育儿生活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