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居用品 > 正文

近期最走心电影,保证是年度十佳

  • jd_lFUtwtmZbnxJ
  • 2022-12-16 11:57
  • 23
摘要:京东注: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24楼影院楼主的话: 凭借《希望的另一面》,考里斯马基获得今年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最近这部电影出资源了,豆瓣上评分8.0: 

京东注: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24楼影院

楼主的话:

 

凭借《希望的另一面》,考里斯马基获得今年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最近这部电影出资源了,豆瓣上评分8.0:

 

这部以难民为主角的电影,继续延续了导演以往的风格: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困境,台词不多、画面光影对比强烈。在这位欧洲电影大师的镜头下,一个难民的苦难、孤独无所遁形得让人揪心,但在电影的后段又意外的带有些可爱的温情。

 

建议大家找个安静的地方,去感受电影中独特且美的光影与音乐。考里斯马基,这位今年已经60岁的导演很认真的想把故事说进你的心里。

想看的,返回到订阅号,回复“希望”,楼主给你资源。

 

1

 

电影的开头第一分钟,在满屏的黑煤炭里,缓缓的伸出了一个人头。

 

这是电影主角Ali,一名来自叙利亚的难民。

 

在藏在煤炭里偷运到芬兰之前,他已经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逃难之旅:他从故乡叙利亚的阿勒颇地区开车到边境,步行进入土耳其,一路提防着猎犬一样的边防警察,买通一个地头蛇乘船去希腊,再徒步穿越马其顿、塞尔维亚,被警察发现,暴打了一顿,又逃到了匈牙利边境...

 

只是到了芬兰也并非逃难之旅的终点。

 

在这里,他被流氓欺侮、被歧视难民的极端分子攻击,好多次,他被殴打在地。在没有战火的北欧,作为一名难民,他也没有一刻能放下防备。

 

最糟糕的是,难民收容所做出了把他遣返回国的规定,他们认定Ali的状态不足以获得难民身份,虽然他家已经被炸弹袭中,父母都死了,而且战火仍然在继续。

 

情急之下,Ali砸破玻璃,从难民收容所逃了出来,成了一个非法居留者。

 

流落街头之际遇到了Wikstrom。这位刚刚离婚的中老年餐厅老板,决定收留他。

 

在这个装修风格和音乐都停留在上世纪70年代的餐厅里,Ali收获了珍贵的善意。

 

无论是老板、实习生女侍应还是爱偷懒的厨子、滑头的男主管都没有追问Ali的往事,他们合力帮助他在芬兰重新建构自己的生活:给了他一份稳定的工作,当警察来时把他藏起来,为他制造假的身份证,给他提供一个住的地方——一个家徒四壁的水泥仓库。

 

既然如此,Ali的这份待遇让他的很多难民同伴羡慕,“这是一份好工作啊”,一个来自伊拉克的难民感慨,这个伊拉克小伙子在一年中已经辗转换了五个难民收容所,他经验老道的告诉Ali,“要做一个开心的难民,尽量微笑,满脸乡愁的家伙是第一个被送回家的。”

 

Ali的确看起来总是满脸愁容。但他的生活有什么值得高兴之处呢?家被炸没了,父母死了,还可能随时被遣返回地狱,留在这里又总是被人欺凌。

 

这是考里斯马基电影里常见的母题,从《火柴厂女工》里孤独尴尬的女人、《没有过去的男人》里的流浪汉到《薄暮之光》里的保安,他的大部分作品关注的都是不正义社会中的底层生命。那些苦苦挣扎、只求“存活”的人们,被压在一个个无法逃离的重担下,他们如何生存、如何自洽?

当移民局的人问为了追寻在逃难中失散的妹妹而不顾自己生命的Ali“你的生活怎么办呢?”时,Ali回答“我不重要”。

 

当炮弹无端端降落在家中、把辛苦建立的生活毁于一旦时,Ali停止渴求生命的意义。他把自我也丢掉,否则如何在无妄之灾与无止境的暴力、羞辱中活下来?

2

 

如此沉重的话题,电影中的画面颜色却一直鲜艳而饱和。

 

考里斯马基是善用光影的大师,他的电影画面很像美国现实主义画家爱德华·霍普的作品。他的作品里常有规整的线条和大面积的色块,还有那些对比强烈、色彩鲜明的光,画中的人物总是以奇怪的姿势和表情,孤零零地处于那些光亮和色彩里。

 

爱德华·霍普(Edward Hopper)名作《夜游者》,霍普以描绘寂寥的美国当代生活风景知名

在《希望的另一面》中,Ali也常常这样被“色彩困住”,在鲜艳的颜色与悬殊的光影明暗之间,个体的孤寂和疏离溢出画外,给人以不尽的孤独和伤感。

 

这是熟悉的考里斯马基式电影语言。用35毫米胶片搭建镜头,很少移动它,角色总是很安静,让画面的光影、细节来说话。

 

譬如,在电影一开始,餐厅老板要离开他的妻子,从收拾到走出家门,两人未出一言,但是从妻子桌面上的酒杯香烟、鲜艳的指甲油、硕大的仙人掌,观众可以读懂一切,甚至联想到更多。

 

考里斯马基对这些电影画面严谨而执着。《希望的另一面》的男主说有一次导演中途停止了拍摄,因为觉得墙面的颜色的亮度不对,于是把墙重新刷了一遍再重拍。

 

考里斯马基相信这些色彩与光影可以实现语言无法达到的丰盈与深度,“我所需要的全部就是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一面墙、一盏灯还有阴影。从画面里拿走女人,剩下男人、墙、灯还有阴影;再拿走男人,还有墙、灯、阴影;墙再拿走,还有灯和阴影;最后拿走灯,留下的只有阴影。”

这个多以生活苦难为作品主题的导演,发现比起语言,在凝重的光影与强烈的色彩之中,人的孤独与彷徨更加无所遁形,情绪粘附在光影与色彩之中,沉了下来,可以沉进人的心里。

 

3

通过这部电影,考里斯马基表达了坚定的人道主义立场。“我希望通过电影,人们可以真正理解那些难民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今天的难民或许是他们,明年可能就轮到我们。”在柏林电影节,考里斯马基面对来自全世界各地的记者说。

 

(考里斯马基拿下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作为一部难民题材的电影,有批评者认为《希望的另一边》太轻了。

 

难民潮触及到的国际政治困局、经济学难题、宗教对立等等复杂问题,这部电影都没有提供深入的解读。

 

在餐馆中那些幽默而可爱的场景里,甚至痛苦也被温情的画面稀释了。落难的流浪者遇到一群好心人,即使自己的餐厅濒临倒闭也愿意热心收留他,这听起来更像是美好的童话故事。

 

这位声称因为太害怕不敢看《Holby City》(一部侦探剧)的冷面笑匠,自嘲自己可能太心软,“我害怕残忍的暴力,总是想在结尾处给点希望。”

 

他想通过电影激发观众对难民的同情同理心,讲述了一个如今看起来甚至有点天真的善良故事,这于他而言是自然的选择。他的作品始终为主题服务,当那些充满人性的价值观早已被冷落甚至嘲笑时,60岁的考里斯马基仍然对“社会阴影下的孤独者”有着强烈的关注热情。

 

“我喜欢人,我会看着那些在街上走着的人,心想:他有什么故事,为什么走得这么匆忙?”

 

还有多少人能保有这样的、对人类的同情与热爱呢?

相关推荐

点击蓝字,阅读:豆瓣9.1,从第一分钟就震撼得想跪下......

点击蓝字,阅读:看一次哭一场,今年最不该错过的电视节目

最快提高个人观影逼格的公众号。

24楼影院

movie24luo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如有任何涉及版权方面的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