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电 > 正文

识货开箱评测:威泽——高素质的金属耳机

  • 识货App
  • 2018-10-03 22:35
  • 58
摘要:性价比高,声音调节够扎实识友中有人问我威泽A15PRO咋样(售价600+),他是觉得不错,我不清楚,这次借来一条感受下。先说结果吧,标价很准确……,在国际品牌里

识友中有人问我威泽A15PRO咋样(售价600+),他是觉得不错,我不清楚,这次借来一条感受下。先说结果吧,标价很准确……,在国际品牌里属于超值,国内HIFI品牌中属于定价精准,在所有国产耳机品牌中属于性价比较高,总之声音调节的够扎实,值得推荐下。

威泽也是个来自深圳的牌子,据悉是和兴戈simgot上下楼的关系,和徕声的创始人时不时打个“吃鸡”游戏。是去年(2017)才正式推出的新品牌。

首款耳机似乎是A15,也就是本篇要谈的A15PRO的初级型号,据宝贝页面描述,似乎是一款动圈耳塞。A15的线材、腔体,仅从外表看,是比较有美感的,尤其是质感强大。出于对“美”的天生好感。我觉得在谈A15PRO之前,先放几张官方拍摄的A15照片吧……

售价399元,

有点英国耳机品牌RHA的感觉。

风骚的不行。。。。

假人模特佩戴效果图。怎么看着那么科幻呢?

……原来是《普罗米修斯》里的外星人“代言”。

那真人代言怎样呢?

……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

之所以放进来这么多A15的照片,是因为,A15的银色看着更炫酷一些。

 就像Whizzer的品牌logo一样,很酷。

夸了半天A15,A15PRO应该会嫉妒的吧。

实际上,A15PRO外形也不错,只是,鬼使神差的,竟然第一视觉感受不如A15风骚。漆黑的外表,倒是显得格外稳重,透着神秘感。

A15PRO也被官方称作“海顿”——Haydn,这命名法则,就跟不少发烧友叫KC06A为“血色围城”一样,算是个“绰号”,好记。

海顿是奥地利作曲家,钢琴家。这塞子之所以有这个名字,或许也跟调音取向有关,这几天听的总体感受,就是钢琴乐、交响乐都有较为不错的感受,三个词总结:厚实、准确和纵深感。高频基本也无齿音,类似XBA-Z5那种穹窿形声场,尖锐的部分被裹在其中,毛刺距离较远,确保了耐听度,此外,低频力道较足,超越GR07 Classic。已经是很不错的耳塞。

也可以说是完成度高。

包装盒很专业。另有塑封。

包装四周都有详细入微的文字说明,一点不像是初出茅庐的品牌,常买耳机的人要是看到它的背面和底部,可能会以为这是索尼或铁三角的耳机。

也许是想个性化一些,A15PRO没有标注中国制造,而是写的“中国创造”,还是以繁体字加粗加大的形式呈现——另类。

背面是一些基本性能和特色。6N双股单晶铜混编线,定制MMCX射频接口,曲面不锈钢腔体,高磁路分层铍复合单元。铍现在似乎开始常态化出现在耳机上了。具体是怎样的成分,非制造业相关人士,我就不说什么了。但6N级单晶铜线,还是让人非常期待的,不出意外,其解析力和低频都会很好。

这个黑盒子与兴戈EM3(1580元)的那个黑盒子有近似的质感,细腻的磨砂,黑的很有层次,很漂亮。只是这个Logo,有时会感觉不那么好看,可能需要在某个地方再修饰下,或是精简下。

华丽丽的内部。

黑色金属板上安插了共计8对耳套,两种材质(硅胶套和惰性海绵),两种音色(均衡和通透)、硅胶套共三种尺寸:SML

评测默认使用M套,入耳舒适,佩戴稳固。

出厂时耳塞腔体不带耳套。

附赠的收纳盒做工很不错,里面还有分层,磁吸设计,个头不大,却刚好放进耳塞。

正反面都有Logo,做工确实挺好。官方价格59元,也是合理的。

耳机线看做工是很好的那种,而且处处都很精致,不少细节部位都很显美感。只是设计的有些另类,比如它的那耳挂部分的颜色、材质都与线的“下半身”完全两个风格。但之所以这么做,似乎也是有其特别用意。

线的构成,着实够复杂的。具体不再文字阐释。图片足以说明了。它的那个耳挂,绕耳后效果还挺不错的,也是我第一次见到(记忆金属钛与TPE包裹)。触感和定型性都很有新意。线身外包的那层凯夫拉纤维编织线与我手里的AKG K3003几乎一致。至少视觉上看区别很小。

耳塞腔体内侧比较漂亮,外侧看,似乎缺了点修饰。尽管厂商为了凸显层次性,甚至用上了深层次的雕刻工艺,但由于“一白到底”的涂抹,这雕刻质感一下子又显得不够明晰了。可惜。

镀金工艺处处可见,是一个在细节上比较追求“完美”的产品。可能是太过于注重细节。美学角度,可能有点不够平衡了,也许是我的观念还不够新潮,它腔体与耳塞线插头连接的部位,实在是有些太凸出了,如此显得耳挂上端很“庞大”,而业内绝大多数挂耳式设计,在腔体与耳塞线接触的部位基本都是平的,不会再像A15这般“加长”处理。所以,连上耳塞线后,会感慨这耳塞咋这么“长”?没必要啊……

记忆中,也就dita dream是这个造型

听诊器效应:绕耳的设计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这个问题。

齿音:基本无。

煲机:初听声音比较顺耳,自然听就可以。

易推性:灵敏度107dB/mW,阻抗不明(包装盒上未标注),实际听感声压够用,在我所知的易推性耳机中不是最好,但已算是中高级别的。手头的两部安卓手机,一部ipad air,索尼三款随身听,飞傲X7旗舰级播放器,一轮搭配下来,控制力,密度感,高频细腻度都符合预期,同以往评测的上百款耳塞一样,都属于百搭型。不易出恶声。

佩戴舒适度:佩戴过程不够快捷,需事先看一下耳挂与腔体的位置,用手摆正后再佩戴,它那可360度旋转的MMCX接头结构,搭配A15PRO那独特材料的耳挂后,就会有这样的结果。

塞入后,可能需要调整下耳塞的探入角度和深度,以强化声音体验,A15PRO低频力量是较大的(仅次于titan5),如果感到低频缺失,要么是你插入太深,要么是入耳角度倾斜,可能有漏气所致。A15PRO的耳套品质不错,均衡和通透都有不错的听感,日常使用可轮番的换着听。

音色:略暗,细腻,中频饱满,略凹一点,全频厚实。

适宜类型:电音、嘻哈、欧美、女声也不错。搭配前端合适的话,大编制也足以驾驭。

音质:对比威索尼可GR07 CLASSIC(可换线版),威泽A15PRO的全频厚度都有一定的增加,但因增加的合理,不至于有类似SE215那种太强的厚重感。而人声位置不那么凸显,且声场较大,纵深不错,因此齿音又得以缓解,加之信息量足够好,又较为厚实,它的中频听感也比GR07C更润泽,基本上很难有齿音。GR07 CLASSIC高频风格较锐利,音色明朗,低频控制得当,全频透明度显得更好,横向声场显得更大。但搭配多个前端测试,感觉密度层面,A15PRO还是更彪悍,掷地有声,动态也出彩,略显硬朗的风格,总能令人为之一振。

人声真实感,可能A15PRO同样是超越GR07C的。若用描述显示器的方式描述它们俩,A15PRO有点早期CRT电视的意思,而GR07C是LCD,会感觉色彩还原欠缺一点深度和真切感。

期间还对比了最近热卖的KINERA SEED,SEED人声距离最近,口型清晰,结像较大,中高频略锐利,低频量感较大,极高频延伸不够,A15PRO立体感,声场纵深和垂直空间(穹窿形)都有更好的素质,可表现复杂编制的音乐。对比水月雨kanas pro,高频解析、声场、人声结像力,A15PRO略显差距。但不得不说的是,600+的售价,享受下准确而生动的大编制交响或是歌剧,A15PRO的确是非常非常好的那个。此外,对比K3003,简单的对比下,不要太紧张。差距是微动态,大编制交响下,K3003在密度不错的前提下,可以更准确的把握距离感,定位更准,高频延伸更远,且动态之下,你还能体验一把“微动态”,即便你的前端是部普通的安卓手机也能感到这种精确性。

聆听期间,时不时会想到A15PRO多少有一点索尼XBA-A2的意思,A2的价格1200元左右,素质很好,尽管声场和低频稍微不如XBA-A3,但高频素质,全频平衡感却更好。A15PRO如果非要找一个模板,那索尼XBA-A2或许是一个。

作为定位于准HIFI类的耳机,威泽Whizzer A15PRO确实是只很不错的耳机,我对它唯一的挑毛病是,横向声场若再宽些就好了,而其他声音素质层面的瑕疵,暂时感觉都是完美级。听感的话,只代表自己,搭配不同,好听程度也可能不同,但我觉得解析足够好,密度足够高的它理应是可以满足很多中烧的。600出头的价格定的非常精确,而高级的线身和腔体外部材质又让它显得超值。

……好了,下期大盘点,这耳塞必定是会上的。

感谢阅读,多多点赞,多多留言和转发哦!

【现货发售】Whizzer/威泽 Haydn 入耳式耳机 宽频人声塞 A15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