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居用品 > 正文

郑州跻身新一线!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今日发布

  • 屁蛋大师
  • 2022-10-16 16:49
  • 24
摘要:原文作者:河南地产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 ---Triumph of the City,Edward Glaeser今天下午,由“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

原文作者:河南地产

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 ---Triumph of the City,Edward Glaeser

今天下午,由“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依据最新一年的160个品牌商业数据、17家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和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对中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再次排名。

这份2017年最新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沿用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指标,同时邀请专家为五大指标的权重赋值。

以此得到的结果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但15个“新一线”城市的席次有了一些改变,依次是成都、杭州、武汉、重庆、南京、天津、苏州、西安、长沙、沈阳、青岛、郑州、大连、东莞、宁波。

其中,郑州成为新晋的新一线城市之一。而在去年的这个榜单上,郑州还在“二线城市”之列。

由“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列出的理由是:郑州的排名提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城市枢纽地位改善。2016年10月,郑徐高铁开通,这意味着郑州通过高铁联通了河南、安徽、江苏3个省份,盘活了中原地区与长三角城市群。现在,郑州能通过高铁直接抵达129个城市,是全国高铁直达城市数量排名第6位的城市。

事实上,这个榜单对于“郑州跻身新一线城市”地位的排序,有点迟了。

同时,除了上述因素之外,过去一年间,郑州还有了更多的转变。如:国家中心城市的确定、河南自贸区的挂牌,再往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因此,只把郑州排名的提升简单理解为“城市枢纽地位改善”,是远远不够的。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每年发布的这个榜单是一个综合评价城市商业魅力的体系。本次榜单,采用了潘洛斯阶梯作为设计创意,它是一个永远向上的阶梯,这也是我们对所有城市的期待:沿着自己的阶梯,一路向上。

以下将解读五大指标的具体考量维度和计算方式:

A 商业资源集聚度

在消费领域,商业品牌选择城市和具体的店址时,都会在针对城市当下消费力和未来潜力展开充分研究后作出理性决定。如果将众多品牌——也包括个体经营者——在这方面慎重评估的结论汇聚起来,就可以抹平其中的个体差异,成为判断城市商业能力的指标。大品牌青睐指数和基础商业指数衡量的就是这种商业能力。

B 城市枢纽性

城市并非孤立的个体,任何一座城市都有将自身资源辐射给其他城市的潜力。当这种城市辐射力表现出色时,就可以通过交通、物流等途径,将商品、资金、人才和文化资源传输到周边城市,并使自己成为整个城市网络的中心。城市间的交通通达程度、物流通达程度、商业资源区域中心度都诚实地告诉我们,哪些城市是枢纽城市,它们辐射了谁,又被谁辐射。当一个城市拥有更强的辐射能力,而周边城市的表现又差强人意时,品牌更愿意选择它作为进驻区域的第一个落脚城市,这能帮助品牌商理解这个区域的消费偏好。

C 城市人活跃度

城市人是构成城市活力的主体。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工作、消费、思考、出行和娱乐等行为,交替点亮城市的各个角落。因为中国热闹的线上生活,互联网平台上的用户行为数据是检视这种活跃度的最佳数据来源之一,既能体现城市在分秒间的变化,也意味着年轻人的聚集。外卖、网购、海淘、观影、移动支付,这些消费行为已经贯穿在城市年轻人的生活脉络中。一个活跃的城市人,除了一些生活所需的消费行为,还有一些对生活更进一步的想象与规划。

D 生活方式多样性

衡量城市的魅力,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它们能为城市人提供多少生活方式上的选择和可能性。对生活气息的直接感知,构建起了城市的共同记忆。而对城市人来说,它意味着在职业发展空间以外、另一种更为绵密而持久的吸引力。生活方式其实是一个特别抽象,也特别私人化的概念,每个人对它都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城市要做的,就是提供选择。

E 未来可塑性

资源聚集与生活多样是城市的最大优势,并且不断吸引着年轻人涌入和留下。与此同时,高房价、拥堵与雾霾也开始真实地逼走一部分人,大城市不再是他们最终的目的地。年轻一代择业择居的新标准提醒着城市们,为未来留下成长和可塑的空间同样重要。

附:2017年中国城市分级完整名单

(包含338个地级市)

 

什么样的城市是“好城市”?

国家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沈迟表示,好的城市,是便利的城市,是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不想走,让还没来的人都想来的城市。 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院长邹军则认为,人口可以自由进出的城市是一个好城市。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郑德高说道,有创业的城市,有年轻人的城市是好城市。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政策与城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国庆认为,让各个年龄层都能共享的城市,是好城市。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王缉慈则认为,城市要有吸引力,能吸引创新型人才的集聚。

每个人对城市的想法以及希望其实都不一样。

那么,你的看法是什么呢?你对郑州的未来有何期待呢?

根据第一财经整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您有房地产方面的信息或报料,请投邮箱hnrbdcxwb@126.com。

或关注留言,谢谢。

*内容来自微信公众号,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