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装 > 正文

车内语音交互 以后不会用就等于不会开车了

  • tencentnewsdcb
  • 2022-09-29 19:50
  • 94
摘要:腾讯数码讯(Rabbit)不管是老司机还是新手,似乎都已经习惯了车内各种各样的按钮、旋钮、拨片和触控屏幕等控制方式。这些开关有些是控制汽车的基本功能,还有一些是

腾讯数码讯(Rabbit)不管是老司机还是新手,似乎都已经习惯了车内各种各样的按钮、旋钮、拨片和触控屏幕等控制方式。这些开关有些是控制汽车的基本功能,还有一些是用来控制多媒体和车载娱乐信息。可不管是用来干什么,在开车的时候使用,我们都需要低头或者将目光从前方的道路上移开,这就为驾驶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汽车供应商和科技厂商们想出了两种解决方案,语音控制和手势控制。不过后者由于科技含量更高、更复杂,目前依然还只是出现在诸如宝马7系这样的高端产品上。语音控制则作为一种更亲民、更成熟的方案,开始不断的出现在我们身边的普通车型中。

语音控制的优势与传统按钮式操作方式相比非常明显,不用分散用户的注意力去寻找各种按钮或者触控屏上的点击操作。同时传统方式需要很多步骤才能完成的操作,语音控制只需要一句话就能实现。

但是语音控制的实际使用效果是否真的像我们想象或者厂商介绍的那么美好?其实情况并非如此。

原装车载语音控制系统

现在,许多汽车厂商都为自己旗下的产品开发了语音控制功能,从特斯拉、宝马、凯迪拉克到福特,都提供了原装的语音控制系统。不过说实话,汽车厂商或供应商在这种智能科技配置上的研发能力,真的是不如科技厂商来得更专业。

目前原车语音控制功能的代表厂商特斯拉,基本上能够在将智能手机与车载系统连接之后,实现包括拨打电话、导航以及控制音乐播放等功能。但是目前来看,能够通过语音命令直接操作的也仅仅只有这些功能而已,而一些深入的功能依然还没有实现,这也是为什么说汽车厂商依然没有发挥原装语音控制功能潜在优势的原因。

后装语音控制系统

既然有原装,那就有对应的后装。与之前我们体验过许多功能原装要好于后装不同,这一次语音控制功能后装终于要超越了原装。毕竟目前许多后装语音控制系统,无论载体是什么,包括后装智能车机和后装智能后视镜,绝大多数都是由中国科技公司开发,这样在本土化和使用体验上,就更适合咱中国用户。无论是基本的拨打电话、导航和控制音乐,还是进一步的附加功能,都要更实用。

另外,后装语音控制功能的载体普遍都具备了联网功能,因此可以通过语音命令获取更多实时信息和数据,并且还可以像智能手机一样通过OTA的方式升级,来不断完善自己的识别准确度。

比如通过联网之后,我们能通过语音命令查看实时路况,根据路况调整不同的路线;还可以通过联网获取数据,用语音命令查找周围的加油站、餐馆和商场等信息。使用过导航的朋友一定都深有体会,最麻烦的就是在导航上输入文字和目的地的名称,如果语音控制技术变成熟了,这些烦恼和麻烦都将被轻松的解决。

在自然语义的判断准确度上,联网的语音系统也要比离线的系统更准确。那些不联网的语音系统在识别率上没有进步,不会自动更新学习,而通过联网之后,不仅能够更好的识别自然语义和场景,甚至还可以对各种方言、家乡话进行甄别。

关于语音控制命令,其实大家最关心的应该就是对自然语义的理解和识别能力了。对于早期第一批使用过车载语音控制功能的车主来说,早期系统的理解能力简直是惨不忍睹。甚至前几年网上出现过“车载电话不懂方言,山东大汉怒骂语音服务”的经典段子视频。而这也说明了语音命令对于我们日常使用语言的理解能力是衡量语音控制系统好与坏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毕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人会像写作文或者文章那样用书面语说话,各种口语、俚语、缩略语,都应该能够自动识别或者筛选。

比如国内厂商的后装语音系统对于微信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常用的联网功能。当登录微信之后,系统可以通过语音的方式将文字消息朗读出来,或者直接播放对方的语音消息。而通过语音系统回复微信要比传统方式更方便也更安全,系统可以将我们的语音消息转化成文字或者直接发送给对方,完全不用我们在看手机屏幕了。这样边开车边发微信也就变成了现实,也不影响安全。

后装语音系统还有一项非常方便的功能就是可以直接读取微信聊天记录中发送的位置信息。当在群聊或者对话聊天中,如果对方发来了定位信息,那么只需要直接说出“导航到XXXXX”,就能直接开始进行导航操作。而不像传统的方式那样先打开智能手机打开微信、打开导航App、输入目的地再导航这样麻烦的操作。

在一些其它操作上,后装语音控制使用起来也很方便。对于一些配备了摄像头的终端来说,只要说出“拍照”,之前作为辅助驾驶传感器和行车记录仪拍摄作用的摄像头就会自动完成拍照操作。

如果想要听歌,我们可以直接说出歌曲或者歌手的名字,在这方面的识别准确率还算是比较高,能够立刻找到想要的歌曲。

另外,在开启的状态下,语音系统可以随时监控用户的“聊天”,当识别到“微信”、“导航”、“音乐”词汇的时候,就会自动开启对应的功能。不过有时这会造成语音系统过于“话痨”的问题,原本不需要开启的时候会打断乘客的对话,看来在智能过滤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除了国内厂商的语音识别系统之外,还有就是像苹果CarPlay和谷歌Android Auto这样的第三方车载系统也内置了语音控制功能,也就是我们在智能手机上已经很熟悉的Siri和Google Now。不过看来目前苹果和谷歌对车载系统都不太重视,因此基本上同样不太适合国内用户使用,这里就不做更多的介绍。

最完美的车载语音控制应该是什么样?

汽车语音控制的初衷,就是能够让驾驶员在开车的过程中,完全用“嘴”就能实现想要进行的所有操作。因此除了大家现在熟悉的打电话、导航、控制音乐等一些基本功能之外,其实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而这里指的进步空间就是能够对汽车更底层的功能进行控制,比如空调、车窗、调节座椅,甚至是在一些高端汽车上的调整驾驶模式、悬挂高度以及驾驶辅助功能等,都应该能够用语音命令控制。

而想要实现这些功能,就得回到最开始我们提到原装语音控制的优势上来。那就是汽车厂商可以对语音控制系统授予更大的权限,来与汽车的各种底层功能进行整合,而目前来看,没有一家厂商开始进行这样的尝试,看来想要实现起来,还有很多瓶颈。

至于后装语音系统,老司机个人认为目前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大家能做到的极限了。包括获取生活信息、查询音乐专辑名称、查找导航目的地、车载微信聊天等功能,都已经实现。但是没有与汽车厂商的深度合作,没有获取到更多权限,也同样无法实现对底层基础功能的控制。

因此,想要实现完美的车载语音控制,很简单,那就是让语音系统获取更多汽车底层功能的控制权。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包括系统安全、稳定性以及厂商之间的授权与博弈,都是需要时间才能慢慢达到我们想象中的模样。

不过老司机个人认为,语音控制绝对是未来智能汽车发展的趋势之一。完美的语音控制,再加上无人驾驶技术,未来的汽车,应该可以用“移动办公室”或者“移动沙发”来形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