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装 > 正文

好的推理,都是从现场勘查开出的花

  • jd_baby_test620
  • 2022-09-28 11:05
  • 24
摘要:

作为一名七年级的刑警,阅读推理小说已经从校园时代的日常爱好,演变为锻炼分析能力、提高业务水平的途径之一。在推理小说中寻找共鸣感,成为我评价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总结将近十年的推理小说阅读体验,印象深刻的作品很多,可是能贴近自己本职工作真实状态的作品却屈指可数。

现实中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方式已经与过去有了很大不同,逐步融入物理学、化工学、法医学、心理学和微表情等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于是国内许多推理小说也开始在这些现实中原本只起辅助作用的领域内开辟疆土。然而,现实中一起刑事案件的侦查终结,一定是所有学科的知识杂糅之后能与现场勘查的结果完美对应;就像好的推理,一定是从勘查丝丝入扣的现场中旁枝漫延,最终的答案一一解答最初的现场。呼延云的《真相推理师:幸存》可以说是国内目前唯一一本犯罪现场勘查的推理小说,入手之后我花了三天时间看完,看完之后发出三种感慨。

第一种感慨:精彩!

呼延云作为国内坚持写本格推理的作者,这部作品与其他作品一样,充满诡计、悬念和反转。密室杀死六人且死亡方式各不相同,属于老梗翻新;作为推理主角的刘思缈在所有人的千呼万唤下始终不露面,使人心生疑窦;嫌疑人的不断排除和重新涌现、结局的出人意料和跨越数十年的命运纠葛,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如果以上内容还是落入了俗套,那么还有推理小说中十分少见的“多重人格”。书里的“多重人格”并不是嫌疑人有多重人格,而是作为推理主角的刘思缈在经历了不同的心路历程后,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现场勘查和推理的“多重人格”,三个推理角度分别化身“刘”、“思”和“缈”,在不同推理角度之间的对话和争辩中,真相浮出水面。

第二种感慨:真实!

刑事案件的现场勘查不是知识,而是一门技术,因此只有不同类型现场的勘查法则和步骤,没有必然能够获得线索的勘查公式。

《真相推理师:幸存》中涉及到非常全面详细的现场勘查法则,比如单一刑事案件勘查的“two法则”,重大刑事案件的多层次(也叫多现场)勘查,以及在犯罪现场寻找痕迹物证的六种搜索方法:直线搜索法、网格搜索法、区域搜索法、辐射搜索法、螺旋搜索法和关联搜索法。

还借六人死亡的密室勘查展示了现场勘查的常规步骤:首先由摄像人员对现场进行整体的拍照和录像,接着痕检人员用粉末法等寻找指纹、足迹,然后是搜索物证,给每一个物证标号拍照,做好提取过程的记录,与此同时法医对区域内的血迹做血清测试,对尸体做初步尸检,对受害人的死亡时间、死亡原因、致死工具等作出初步判断。

以上内容在都不是一笔带过,而是以书中涉及到的具体案件为例、花了大量笔墨进行阐述,阅读过程中数次让我产生亲临案发现场、跟着主人公的视角趴在地板、墙面寻找蛛丝马迹的错觉。

第三种感慨:易懂!

只有写过密室推理,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推理小说家,然而为了摆脱旧有的密室框架,大多数人都想尽办法设计更为离奇的密室杀人案:用齿轮、绳索、杠杆等搭建出复杂的物理模型,氰化物、硫化物的使用还只是小儿科的化学手段,常人看在眼里却楞在心头的各种微小血管利用和器官细微病变,统计学上以概率结果作为必然结果的肢体语言分析。

呼延云则反其道行之,并没有把心思放在如何搭建看似不可能破解的密室上,这些非专业人员眼中似是而非、无法理解或者不知道是否真实、你说怎样就怎样的知识,在这本以密室杀人为主线的小说中都看不见,用书中的话来说,这只是一个“为了让侦破者以为是一个密室”的密室。

以大家都能看懂的常识写出的推理才是好推理,才是能在合上书本时直起身子内心惊呼一句“原来如此!”。

呼延云的这本书做到了,被踩碎的遥控器、搬动过的梯子、沾血的门把手……当答案水落石出时,就是人类符合逻辑的正常反应所致,就是某种行为发生后的必然结果所致。

《真相推理师:幸存》在已经面世的《真相推理师:嬗变》的基础上,更加紧密地以现场勘查为核心做文章,解决了推理作品中长期困扰写作者的问题:既让作品变得更加本格,又让推理变得更加通俗,更加贴近真实。希望这个系列能始终围绕这一点,让好的推理从现场勘查中开出一簇鲜花。

真相推理师:幸存

真相推理师: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