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宗宁:治理假货的时机应该成熟了

  • 大熊-云云
  • 2022-08-23 16:37
  • 42
摘要:假货问题在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中国也因此被称之为山寨国,其实这个山寨不仅仅有假货,还有高仿,还有侵犯知识产权的产品,林林总总放到一起,被称之为山

假货问题在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中国也因此被称之为山寨国,其实这个山寨不仅仅有假货,还有高仿,还有侵犯知识产权的产品,林林总总放到一起,被称之为山寨,这里还不包括质量不合格的产品。这个问题虽然屡有提及,但是其实一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推动,而中国人喜欢去海外爆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海外的产品基本没有假货存在,而很多老外则喜欢来中国爆买,也同样是因为,中国各种琳琅满目的山寨货,价格更加便宜。这种情况持续多年,但终究要有个尽头,中国在世界范围内获得领军地位,不解决假货问题,是不可能的。而现在,其实也正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时间了。

阿里的无奈

从某种意义上说,阿里巴巴可能是中国假货最大的背锅侠,大家一说起假货,好像都会说淘宝是卖假货的,就连在美国,之前也被评为恶名市场,影响甚大。其实,阿里本身对此是叫苦不迭的,毕竟,阿里并不想去卖假货,但卖假货的却非常热衷于在阿里的平台上进行销售。不管阿里如何各种排查下架,终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售假者坚持不懈的攻防,总会找到漏洞钻进去。

在2016年阿里拦截的商品链接总数达到3.8亿,对整体环境虽然有所改善,但依旧于事无补,问题真正的根源并非是阿里能够解决的,而事实上,阿里掌握了4500个线索,却只有大概469起破案,但能找到的最终审判结案的案例却只有33个,刑事处罚率不足1%。

这里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立法的滞后性,目前关于假货处罚的法律《产品质量法》发布于1993年,已经是24年前。关于销售假货的认定也非常单一,是销售假货5万元以上的追责。如果是在24年前,无论是金额还是查出都容易很多,但在电商时代,却变成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首先五万元的额度和售假的利润相比不值一提,其次电商发货的不确定性,也让实际销售的金额难以确认,违法者往往否认是真实销售,谎称是刷单,落实成本非常之高。查处往往只能从查封仓库入手,但在当今的电商环境下,找到仓库,也是一件要消耗大量警力、物力的事情。电商确实方便了消费者,却也方便了制假者。

查处难处罚轻,如何解决问题根源?

查处难,认定难,处罚却很轻,这让打假事业变得异常困难,往往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之后,却没有相应的惩罚,制假商贩往往很容易卷土重来,烧不尽,吹又生。而随着微信等社交软件的普及之后,假货交易也变得更加复杂了,很多都采用微信沟通,淘宝成交,看内容和链接都是合法销售,但是实际上却是在卖假货,越来越复杂的销售形势让人防不胜防,抓不胜抓,如果继续这么下去,其实整个的消费环境并不会变得更好,而是会更加的恶劣下去,从这个角度说,从根本上加大打击力度以及改变认定标准,都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美日等发达国家对假货的处罚非常严厉,这也是为什么基本不会有假货出现的原因,因为犯罪成本太高了。比如美国《商标保护法》明确规定,故意制造和销售假货重犯者将面临最高10年刑期、个人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300万元)罚款。

美国联邦法律还规定,制假售假初犯者将面临10年以上的监禁,重犯者将面临20年以上监禁和500万美元的罚款,因假货造成死亡后果的个人将会被终生监禁。卖假货被抓住可能一辈子就完了,这显然不是一个合适的买卖,自然也就很少有人铤而走险了。

阿里巴巴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认为,根治假货亟待严格执法、加重刑罚,“否则打假就像个筛子,违法犯罪的人笑死、痛恨假货的人急死、执法办案人员累死、消费者哭死。”乱世重典,显然是个正确选择。

治理假货的时机逐渐成熟

其实假货市场有其出现的原因,但也应该有其消亡的时刻。而随着社会的逐渐成熟,科技的逐渐发达,知识产权的保护开始深入人心,消费者的消费也开始升级的今天,假货也应该逐渐走出人们的世界,走下时代的舞台。其实很多人并不是不想买好东西,但是被山寨产品包围了,一味的价格战让优质的商家被劣币驱逐良币,让消费者也深陷各种消费陷阱之中。这种情况,应该得到根本的改变,也开始具有了被根本改变的条件。

阿里提出“像治理酒驾那样治理假货”,参考的是酒驾入刑后酒驾现象大幅减少的先例。如果想要如此,首先要改变判断假货处罚的标准,不在从结果处罚,而是从行为出发,只要有造假售假行为,即要入刑重罚,而把销售假货的金额,作为处罚的加重条件,这样,只要造假就有刑事出发,卖的多了还有更严重的刑事处罚,显然会对造假情况有更进一步的遏制。

其次,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流行业的发达,产品的精准追溯成为可能,寻找制假者也变得更加容易,用技术手段筛查和发现制假者,然后迅速查处并处以刑法,相信很快就会对整个制假行业形成重大冲击。

第三,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也开始在逐渐推广,加强社会信用的管理,让制假者信用破产,在社会上举步维艰,相信从另一方面会是一个很好的震慑。让制假和售假者知道,不但你要从法律上承担责任,你在生活中,也会受到社会的排挤,增加违法成本,彻底遏制整个假货产业链。

其实中国制造还是有很多优秀的产品,也有很多的自主品牌,层出不穷的各种优选电商显然也说明了我们的制造水平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的需求。只要整个社会齐心协力去打击假货,让他们付出更大的代价,相信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和制造业的复兴,都有很大的助益。对消费者的消费权益,也是一个最好的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