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刚过去的2016:认真读过的5部历史砖头书

  • 墨秦旗舰店
  • 2022-08-14 20:05
  • 50
摘要:与2015年相比,2016年出版的历史类好书非常多。好书多,买得过来,却看不过来,很多书都只能翻翻,先囤起来,等闲暇时再细看。类似《砍头小史》这样的小书虽然也很

与2015年相比,2016年出版的历史类好书非常多。好书多,买得过来,却看不过来,很多书都只能翻翻,先囤起来,等闲暇时再细看。类似《砍头小史》这样的小书虽然也很好看,但放在全年好书中,只能算作零食了,真正的大餐是那些大部头的史诗巨著。

书分厚书和薄书,厚书和薄书完全是两个世界。在一定程度上,书的容量与其分量成正比。对作者来说,写一本薄书与写一本厚书所投入的精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言。有些皇皇巨著甚至是作者倾其一生的心血写成的。

喜欢藏书的朋友都偏爱厚书,尤其是精装书,放在书房的书架上,醒目厚重,足可镇宅。一本厚书,对读者来说,贵倒是其次,首先是阅读不易,但比起写作之艰辛,这又算不得什么了。对一部厚书,每一个读者都值得给予应有的尊重。

回首2016年,在可圈可点的大书中,仅举5部“砖头书”,与读者朋友分享——

1.《百年经济史笔记》

苏小和著,东方出版社。

经济学家杨小凯先生写过一部《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影响甚大。苏小和先生的这本书无疑是一部向前者的致敬之作,叙述结构也基本相似,从晚清、民国到当下。如果说杨小凯当年只是应朋友之邀而写了一篇2万字的长文,那苏小和为此书则付出了数年心血,用50余万字详细地勾画了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经济道路。在这部书中,企业家这一现代群体被浓墨重彩推到历史前台。

百年经济史笔记

2.《龙与鹰的帝国》

(美)欧阳莹之著,中华书局。

欧阳莹之的职业是量子物理学家,历史于她只是业余爱好,但她的这部历史处女作同样体现了其不凡的职业素养。她将罗马帝国和秦汉帝国放在历史天平的两端,反复称量和比较,以此来解读东西方两大文明,在2000年前的历史源头,它们就已经出现截然不同的走向。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是现实的镜像。作为一个生活在西方世界的中国人,作者对中西对比一定有更深切的体会,也有更急切地创作冲动。与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类似,欧阳莹之先是用英文写成本书,后来又自译成中文。

龙与鹰的帝国

3.《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英)彼得·弗兰科潘著,邵旭东、孙芳译,浙江大学出版社。

“通史”难写,难在史料取舍。为了恰当的裁剪史料,必须寻找一个独特的切入口。“全球通史”有许多种,本书创造性地选择了一种全新角度。它既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中东史,也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世界史,它将中东这个“两千年来始终主宰人类文明的十字路口”作为全书的叙述线索,像有趣的惊险故事一样,讲述了人类从古代走向现代的主要过程。让读者认识到,贸易与战争不断促进了东西方世界的文明互动,人类最终走向全球化的今天。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4.《西班牙内战:革命与反革命》

(英)伯内特·博洛滕著,戴大洪译,新星出版社。

对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西班牙内战远不如一战和二战那样受人关注。西班牙内战中,作为反法西斯的共和派,其内部斗争史无疑更是属于“冷历史”了。本书作者因为偶然见证了西班牙内战,后来便用一生时间收集相关历史史料,数易其稿,最后写成这部超级厚书。他以详尽的资料全景式记录了共和派内部错综复杂、诡异残酷的政治斗争。这是一个人和一部书的故事。戴大洪先生翻译此书用了整整两年时间。

西班牙内战:革命与反革命(套装全三册)

5.《分水岭》

(美)泰勒·布兰奇著,韩阳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

天下没有免费蛋糕,民主制度与公民权利从文字变成现实,并不是自然落地的。《分水岭》讲述了美国民权运动的“光辉岁月”。尽管民权运动标榜非暴力,但在这一段历史中,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和美国总统肯尼迪都先后遇刺身亡。美国的伟大,在于其不断地能够自我修正。这一步,彻底改变了现代美国的方向。还有人指出,民权运动是美国赢得冷战的关键因素,因为它去除了压迫与不平等。本书着眼于1954-1963这十年,以小说般的细致描写,展现了美国如何以法治与理性结束愤怒与混乱,实现国家和社会的整合。

分水岭:美国民权运动的奋起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