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宗宁:被错误理解的大众创业

  • 大熊-云云
  • 2022-08-10 11:47
  • 38
摘要:总理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今天形成了两极化的声音,一方面认为,这大大推进了社会的发展,增强了社会的活力。另一方面则认为,大众创业并非正确的道路,失败者

总理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今天形成了两极化的声音,一方面认为,这大大推进了社会的发展,增强了社会的活力。另一方面则认为,大众创业并非正确的道路,失败者太多,其实不宜提倡,到底谁是谁非,其实只是角度和理解的不同。新浪科技、新浪财经主办,安利特约支持的“2016大众创业论坛”则从更多的角度,为我们阐述了一条更正确一些的大众创业道路。

失败的都是大众创精英的业

其实我们得出创业失败的结论,无非是看到那些倒掉的创业公司,大面积的创业公司死亡,似乎验证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创业的说法,也让大家对大众创业产生了怀疑。其实你仔细研究一下就知道,这种情况并不是说大众不适合创业,而是资本太过充盈,给了很多大众一个精英创业的机会,高额的融资,不计成本的补贴,这种不良性的企业发展,自然带来了一个不良性的创业结果,因此大家也就得出了一个大众不适合创业的结论。

其实我们从另一个视角去看,却能得出一个相反的结论,我刚开完自己的大熊会年会,成立四年以来,很多大熊会成员都实现了人生的逆袭,他们有的是做微商,有的是做社群,有的去做自媒体,还有代购、网店等等,或多或少都有不错的成绩,千万发财的大有人在,几十万小康的就为数更多。为什么他们在没有什么人投资的情况下,都获得了自己创业的成功呢?无非就是因为他们才是真正的大众创业,模式更轻,体量更小,收益却更高,更符合商业的特征。

创业报告早已洞悉了这一切

在大众创业论坛上,特约支持方安利发布了一份创业报告,从一个角度来反应大众创业的情况。这个情况可能和我们在北上广一线看到的有些不同,但我觉得这可能反应的是更为真实的情况。安利通过近五万名不同年龄的用户进行调研,发现35-49岁的女性反而是创业的主力大军,他们希望创业改变生活,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所以创业也不仅仅是青年技术宅男的专利,更多的阿姨可能更有改变生活的愿望和动力。这些人对风险比较担忧,害怕失败后加大财务上的压力,所以在选择上,第一是比较慎重,其次投入也不大,希望更多的在平台上进行自己业务的开始。这也是安利自身的创业理念,也是安利多年来,一直在建设自己创业平台的核心诉求。

其实我们确实可以看到,视频主播大都是女性,微商代购,也大多是女性,女性更为务实,而男性则更多的追求A轮、B轮、C轮融资上市,当上CEO迎娶白富美,所以后者失败率更高,也是自然的了。安利认为创业不仅仅是高大上的融资和科技,一些平台上的创业尤其是内容创业也同样值得尊重,而且这种创业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更为现实一些,成功几率也高很多。这种创业创造的价值并不小,也在成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新的力量。从这个角度来说,大众创业更多的是一种务实创业。

每一个对生活的改变,都是创业

其实安利一直以来也都是门槛比较低的创业平台,它相信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潜能,非常重视团队文化和家庭的平衡。安利优质的产品保证了创业的价值,也给客户带去了健康和高品质的生活,是一个运行了多年的成功的低成本创业模式,有更多的产品和经验保障。

而类似的创业平台也还有很多,比如说滴滴,很多人通过开专车,实现了自己创业的第一步。还有一些O2O服务,可以让人更好的出售自己的技能,这也是创业的一种。有些人在自己家里做一些自己擅长的小东西,拿到网店和朋友圈去卖,其实也是创业的一种。这些创业更应当得到社会的重视和鼓励,为他们创造更好的舆论环境和市场环境,这才算是对大众创业的支持。而对于精英创业,确实应该处于一种审慎的态度,这东西可不是都可以用钱堆起来的。

不过报告也显示,在精英创业的大量失败打击下,公众对创业的热情开始下降,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好现象。我依旧鼓励大家通过内容等形式去实现自己的创业,甚至很多时候可以兼职去做,做一个自己喜欢的微博,自己喜欢的公众账号,写自己喜欢的文章,画自己喜欢的漫画,写自己喜欢的小说,养自己喜欢的宠物其实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创业的契机。微博的第一大号回忆专用小马甲,不就是养了一只猫和一只狗么。所以,机会一直存在,尤其是在内容创业方面,大家千万不要灰心,包括我本人,也算是一个内容创业的成功典范吧。

大众创业其实既不需要太大力的追捧,也不必就因为一些失败,而灰心丧气,其实移动互联网时代就是一个个人崛起的时代,我们其实每个人都有机会创造出自己的一番小事业,让自己的才华通过各种创业平台去展现,去换取价值。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种创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快乐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