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台湾的吃货文化—皮嫩嫌多的肉圆

  • 妖化猫
  • 2022-08-10 09:50
  • 13
摘要:许多台湾小吃都源自福建泉州、漳州,但肉圆据说是最具独创性的地道台湾小吃,同时接受度及口味分布整个台湾,是小吃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在台湾,到处都可以吃得到不同口味

许多台湾小吃都源自福建泉州、漳州,但肉圆据说是最具独创性的地道台湾小吃,同时接受度及口味分布整个台湾,是小吃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在台湾,到处都可以吃得到不同口味的肉圆。

肉圆的起源

台湾光复初期物资匮乏,平民主食之一就是地瓜,用地瓜粉调水做成QQ圆子,便是最古早的吃食之一,据说肉圆就是由此演变而来。

相传在180年前,台湾彰化北斗发生严重的水灾,灾后居民就以地瓜捣成粉调水,包入大头菜为馅,做出了最早的咸肉圆。

北斗肉圆据说是全台湾肉圆的创始店,第四代老板范振森说,当年他的曾祖父范万居是妈祖庙的文笔生,受到神明托付,用地瓜签加水做成外皮,再以大头菜为馅做成类似“粿”的点心赈灾。随着物资逐渐丰富后,肉圆开始加入米浆,使外皮更加柔软;内馅也加入了竹笋、猪肉等,再以油炸方式增加口感,演变成今天所吃的肉圆。

肉圆的名号演变

肉圆刚被发明时,内馅只包大头菜或笋子,当时被称为“菜包仔”,至今台南佳里还有人这样来称呼肉圆,吃“包仔”可不是吃肉包,有时候是吃肉圆的意思。早期因为地瓜粉品质粗糙,炸出来的肉圆会变黑,所以也被叫做“黑肉圆”,直到粉浆品质改善,“肉圆”的名号才普遍使用。

在中部,肉圆常有“肉丸”的用字,但要注意,“肉仔丸”“肉丸仔汤”指的是包馅的汤圆;最老牌的“台中肉员”干脆用了同音别字。特别的是在鹿港,肉圆被称作“肉迴”,台语发音的肉丸则是贡丸、鱼丸等,到台湾,千万不要吃错哦!

台湾肉圆大比拼

北斗肉圆用米和地瓜粉搅拌成浆糊状的米浆,再用手填入杯状的模子,放入馅料后,再用手掌迅速掏出米浆、内馅,捏合成元宝三角形,在经过蒸熟、油炸,因此每颗肉圆都会留下很有人情味的手指印。

彰化肉圆不同之处在于制作时用生铁或陶瓷小碟为容器,先放底部糊浆,放内馅,再盖一层糊浆,定型后蒸熟油炸。

台中肉圆可以说是肉圆演进的精致版。台中丁山肉圆至今维持着最原始费工的煮稀饭方式,以熬煮四小时的米粥浆,再加入地瓜粉、太白粉等,肉圆外皮看起来比较白,口感绵Q,可以说是最古法,最费工也用了最多粉类的肉圆。

新竹肉圆多是以米和地瓜粉调成粉团,再用手包馅捏成丸形,并盖上店家专属的红印章,外形小巧透明,可以看得到好料。

至于南部肉圆,一样用米浆加地瓜粉,但是比例与北、中部不太相同,炸肉圆更强调外皮Q弹口感,粉浆蒸熟后呈软圆状。佳里肉圆还特别要用电风扇强吹,让外皮吃起来更Q。

台南虾仁肉圆及高雄屏东的清蒸肉圆,一样用米浆加地瓜粉,但米浆的比例比较高,有的是直接在大蒸笼上制作,在蒸笼中呈水稠状,全都黏在一起,吃的时候再切开,软的几乎没有造型,外皮口感十分细嫩。

吃肉圆害怕淀粉太多会发胖,没有关系,搭配船井生医倍热超代谢咖啡:

船井生医 倍热超代谢咖啡10包/盒 台湾进口减肥瘦身纤体消肿瘦腿咖啡

开怀大吃,不用担心体重问题啦!

台湾肉圆,台湾独创,肉圆已经成为台湾的美食名片,掀开蒸笼,氤氲水汽中,冒出的是台湾小吃特有的浓浓人情味。

(注:文章引用图片来自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