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重归本质的诚意之作 - Weloop小黑3上手体验

  • jd_MySDEnbrajkZ
  • 2022-08-08 17:27
  • 53
摘要:WeLoop唯乐 小黑3智能运动手表 动态心率监测 40天续航 50米深度防水 来电消息内容显示提醒 表盘可更换 黑色

WeLoop唯乐 小黑3智能运动手表 动态心率监测 40天续航 50米深度防水 来电消息内容显示提醒 表盘可更换 黑色

关注Weloop许久,在如今专注做智能穿戴的似乎就bong和Weloop。个人觉得bong市场定位似乎更潮流向,Weloop则更工科男风格。此次Weloop小黑3的发布会挺有意思,或许是受到了“陆垚知马俐”发布会的灵感,唯乐老总同样也是在跑步机上发布了小黑3。看似不错的产品却在首批发售后停售了1个月回炉改造,据悉是因表带问题和手表固件与适配问题。那么这次重新正式发售的小黑3的体验又如何呢?是否还有首批预订批次的种种问题呢?

产品参数:

初看参数,本次的亮点主要在于彩屏、触摸、长续航。

产品开箱:

深色系的包装,一如既往的简洁风格,Weloop的logo更为突出。其下方的RGB三原色也传达了这个产品是RGB彩屏特性。

开盖后的的绿色镂空硬纸片袋让原本充满极客意味的Weloop品牌更为年轻富有活力。

配件方面和市面智能手表一致,主体、可分离腕带、磁吸充电底座、MicroUSB充电线。整体风格比之前更加接近运动青年意味。

绿色纸袋内附有快速入门手册和给唯乐迷的logo贴纸,金属质感,之前似乎只在苹果产品里有见过。

标配的为20mm的TPE表带,正式发货的这批次更换了供应商。官方还针对不同用户群推出可选的小牛皮、多镂空运动版表带。

表带质地轻盈,导汗槽设计比我之前的麦步手表设计更佳。

与目前多数智能手表一样,表带支持快拆设计。

初识小黑3:

拿起的第一感受就是轻,加表带产品实际称重36.4克,比家中用过那款定位相仿的麦步手表轻了近半。

表框尺寸相对于其他Android智能手表来说较为小巧。对于默认表带材质,结合家中的皮质ticWatch2,米兰尼斯金属网的inWatchT,按照我的皮肤接触舒适度来说,小黑3 > ticWatch2 > inWatchT。不过和同为塑胶表带的WithingsActivit Steel与麦步手表来说,小黑3的表带手感上略硬了些,不过佩戴时候由于导汗槽设计依然比同类要舒适。

总体外形和屏占比上与之前用的麦步手表相仿,不过小黑3除在玻璃边缘有弧面过度设计以外。与拉丝金属面盖的圆角设计过度更平缓,与之前几代风格比起变化较大。外屏覆盖的为康宁大猩猩玻璃,莫氏硬度达到了8。

显示屏区域在表盘非上下居中,再一定角度可以看到隐藏在屏幕下方WeLoop的logo。

机身侧面有2颗实体按键,左边按钮是返回,右边是确认,锁屏下,按下左右任意键均可解锁,然后即可触摸屏幕。纹路处理不错,按键的键程较长,前半段键程较为软绵,不够干净利落。继续用力按下最后一小段区域段落感明显。这也造成有时候我按下按键发现并无响应的情况,实际是不够用力按到底造成。这种区段设计我只能猜测是避免误触。

在金属拉丝的面盖侧面部分为抛光的亮面过度,侧面与背盖一体的塑料材质由于其处理手法,看起来塑料味并不那么重,还有些像金属材质,整体感觉不那么像传统的大塑料运动表。

侧面观看其弧度的表面设计,这是和目前主流智能手表区别较大的一个卖点,虽然曲面幅度不大,但比起我的类似定位的麦步手表,实际佩戴过程的确更为贴合和舒适。

机身背面的心率检测传感器虽有凸起,但得益于弧度内凹拱起,在佩戴过程并无不适感,且更稳定贴合皮肤。

小黑3的心率传感器中还带有红外传感器,与其他智能手表的摘腕锁屏用途不同,它用于心率检测中,检测是否有物体接触,如果未检测到任何物体,则不会启动心率传感器,也是保证续航的一个不错方式。

不过有意思的是充电的触点设计和绝大多数的智能手表不同,是分布在两侧,难道是避免放在中间导致过多的汗水侵蚀造成的磨损?

附上张inWatchT的背面,可能由于工艺原因,可以看到其最后一个触点已经被汗水侵蚀氧化给磨没了。而小黑3触点采用不锈钢的工艺和两侧分布方式,应该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功能介绍:

长安右侧按键开机,打开手机蓝牙,使用WeLoop的手机APP即可搜索连接上手表,这点依然保留了传统手环的方式,目前多数智能手表已经采用扫手表显示的二维码连接配对的方式。

与以往的单色屏幕不同,这次终于有了颜色,小黑3采用一块1.28英寸的8色Memory LCD屏,分辨率176X176,G+F全贴合屏幕,支持单点触控及滑动的操作。默认全天候彩屏显示。回归真正手表该有的样子。

得益于MLCD特性,类似墨水屏,在户外强光下依然清晰可见屏幕内容。

虽然比起常见的LCD和OLED屏幕,小黑3的MLCD显示效果不会那么刺眼。但与此同时,缺点也显而易见,可视角度不佳。且光线不好的时刻,无论开不开背光依然不够醒目。不过在长续航和全彩屏之间,选用MLCD材质或许也是目前唯一的折中之选。

为了避免触屏的误操作,默认状态手表虽然屏幕常显,但处于锁屏状态(右上角有一个小锁图标),在翻腕亮屏或按下任意实体键后才会解锁,然后可以上下触屏翻动查看步数和天气等信息,刷新率尚可。但翻腕亮屏的成功率略低于我家其他几块智能手表,即便成功的翻腕亮屏,如果需要进入主菜单,必须要再次按确定键才能进入,无法全程抬腕直接触摸操作。这个交互放在手表上就显得太过不流畅了。多数全彩触屏智能手表均有3种唤醒屏幕操作的办法,双击亮屏、表冠亮屏,翻腕亮屏,平时带其他手表的我很少按表冠亮屏,在遇到翻腕不亮的时候,双击屏幕点亮屏幕,然后直接可以触摸进入菜单操作,整体流程相对于已经解锁下依然需要先按下确定键才能进入主菜单进行触摸操作的小黑3顺畅。希望未来小黑3在解锁后,可以合理的利用触屏的点击,滑动,长按等特性,比如实现直接点击主界面或者横向滑动进入主菜单,把交互理顺。

Weloop还贴心根据时间段设计了背景灯设置,可以全天开起或者关闭,也能仅在夜间点亮。但背光效果在白天看来并不明显,也只有在晚上较有用处。

上手使用前强烈建议更新到最新的固件版本。实际测试稳定性和功能方面都较初版固件要完善许多。

截稿目前固件已经更新到V1.8。

手表解锁后,在表盘主界面,点击左侧的返回键即可进入状态页面,可以查看连接状态/电量/是否开启勿扰的相关信息。可能大家看到上图黄色反选底下,手机图标外白色毛边未处理干净。不过在升级到1.8的固件后,这些细节问题已经得到处理。

在表盘主界面下,无法触摸进入主菜单,只有点击右侧的确定键才可进入,一共3屏幕,依次为:消息、心率、跑步、骑行、秒表、倒计时、音乐控制、更换表盘、查找手机、设置。触摸屏幕的相应度尚可。虽然触控的加入,也从列表改为大图标排列形式,但几个图标显然太过抽象,没有中文备注,为了体现彩色而生硬的给每个图标放入色彩元素。在我眼里这个主菜单的视觉交互可以用较为糟糕来形容。这位理工男WeLoop先生在视觉交互体验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甚至不如我这个功能简单的单色屏的麦步手表的主菜单来的直观清晰。

一屏4个图标的最佳方案应该是像这ticwear,足够形象的图标下面还有文字标注。但小黑3那176X176的屏幕分辨率和色彩数,如果要这么实现估计较难。

所以我建议,如果现有条件难以把图标做的更形象的话,不如更改布局。比如上图我做的这种效果。分辨率有限,为了方便触控,一屏幕展现3个差不多,下面稍微露出点,让用户知道可以继续滑动即可。或者也可以一屏就显示1个,尺寸就够放图标和文字,然后前一个和后一个图标缩小一些,让用户可以循环滑动切换,展现方式还有很多很多,不再详述。说那么多只是希望在这个基础的图形含义传达上能不让用户困惑。

消息推送功能可以查看以往的消息历史纪录,点击查看详情,从左向右滑动可以返回上一级。这个交互操作较为流畅。目前可以累计保存8条历史纪录。

心率监测分为静息和动态心率两个模式,第二种适用于运动状态,可以提供更为专业的监测方案。不过持续这个模式下也是比较耗电。静息心率与家中的ticWatch2的检测速度差不多,均在10秒多点出数据。

目前小黑3默认心率会自动检测,每半小时即检测一次心率,会在APP中生成每天的心率趋势图方便随时查阅,这个按理说不难实现的功能却是很多智能手表没做到的。或许是出于检测传感器精度判断和续航考虑,这也恰恰是集成红外传感器和长续航的小黑3可以放心的默认启用这个功能。

跑步运动,会提示手机开启GPS用以记录轨迹,原谅我没拍下户外运动完后的手表界面,因为这个包含5个数据的界面在手表不会保存,无法在手表端查看历史跑步数据,这点不够方便。用户只能在APP里查看历史数据,这个功能上,无论是GPS支持还是历史记录方面,小黑3太过依赖手机。

骑行训练和跑步训练一样,在屏幕里,只能通过点击左下角的返回来退出,可能考虑到这些运动模式下通过手势滑动返回主界面会引起误触,导致辛苦训练的成绩没有被记录?除此之外我无法想到还有什么情况让这几个训练模式下的返回操作交互的不统一。

秒表/倒计时/音乐控制,这几个内置应用算是多数手表的标配,部分人群还是会经常使用,但多数用户用的概率不大,建议能做成可添加/删除形式。虽然用到的频率不大更换表盘被藏在第二屏的最后一个图标,相对于常规智能手表的表盘界面长按切换表盘来说,显得不那么方便。而且原本内置了2个额外可选表盘,在现在新版固件下,仅能保留一款APP推送过来的表盘,这个限制让表盘可玩性降了不少。

好在提供的第三方表盘挺多,虽然真正耐看的并不多。

个人比较喜欢这款第三方表盘,唯一的缺点就是右上角的蓝牙我分不清楚连接着还是断开了,这图标不够直观。

闲话APP:

功能界面介绍均基于5.1.4版本。接下来可能会有一波开喷,还请读者和WeLoop产品开发们拿起纸巾适当阻挡飞来的唾沫星子。

WeLoop的手机APP首个标签页的UI呈现上,主要依托各种数据撑起了界面,整体UI水平勉强处于中游水准,很多APP利用色块,大块面来托起整个主体,或者强调线性的特点,而WeLoop目前是数据流的阵营,应该强化各字段的布局摆放和大小错落归纳,除此之外就是点线面的侧重不明,看上去像个二级页面,没有一级页面那种整体感。

功能方面,首页处处体现了各种需求的满足,可多种方式查看活动量,滑动切换,日历点击也都可以查看历史活动记录,每日的常规心率自动检测数据也在展示数据时间线的最顶部。从无到有,从有到详,WeLoop目前应该处在如何收纳和整理其功能的阶段,给用户多个选择没错,但操作入口很多其实并不都是好事,开在高速路上,出现很多条岔路,和一条大路开到底,你会怎么选择?

Weloop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算法党阵营,得益于九轴传感器,对于活动状态的判断准确度较为准确,默认自动识别的状态有散步、健走、低运动量、摘下手表、睡眠以及偶尔会出现的“运动”状态,低运动量一般是日常站起来倒水,走几步等动作的统称,直接归纳也方便数据更为清爽,但对于“运动”这个状态不够满意,目前测试没能自动识别出跑步,仅有自己开启跑步训练,才会在状态里出现跑步。但对于睡眠检测方面,数据还是较为准确满意。

为了体现其较为专业和卖点之一的运动特点,WeLoop将跑步和骑行单独到一个页面,可以查看训练后的数据详情,包含的数据十分详细,和专业户外的智能手表相比也丝毫不逊色。配速与距离图表可以手动查看具体数值。步频、心率等曲线的数据的展示也颇为专业。不过出现过2次跑步结束,点击完成后没成功同步到APP上的情况。

比起跑步训练,平时手表用的较多的还是骑行功能,或许也是这个原因,不怎么喜欢微信计步和QQ运动,因为这些根本体现不出通过骑行运动的活动量。小黑3的骑行运动和跑步训练一样,可以手动查看距离表内不同路径位置的速度,信息陈列方式十分详尽且有特点,部分功能连以前我骑行用的“行者”APP都不具备,结合专业心率等数据,小黑3的骑行功能在国内应该鲜有对手。

如果说最能代表WeLoop品牌特质的页面,也只有这个设备页面,虽然界面在一个APP视觉交互设计师面前不能说优秀,但起码合格了,也有其特点,不像目标首页,连产品主色穿插都难以看见。首当其中的日程提醒,可以理解为增强版的闹钟,支持到点的震动+自定义文本内容提醒。其页面以及交互马马虎虎,好在功能简单,不影响使用。

消息推送功能是目前主流手环和手表的标配功能,但恰恰是这个主流基础功能,却难以理解WeLoop的产品开发为何如此设计,添加打开完其他应用的推送功能,返回列表却没有新增,依然要再次进去“其他”里查看是否成功开启,这个逻辑是很奇怪的,既然是添加按钮,添加完就应该展现在同一页面。如果产品经理希望区分主次,不希望打开太多应用,影响常规的电话短信和QQ微信这些基础程序的随时调用开关,你大可置顶这些主要程序,甚至做成左右切页来区分主次。

勿扰时段这个功能也算是目前穿戴设备的标配,按照主次:勿扰开关、开始结束时间、设置时间。也符合正常的操作顺序,不过其设置时间的上下拨动的设计太过低调,甚至有可能导致用户点击设置开始时间,一直等待弹出框来输入时间,而忽略了下面的时间拨动设置区域。解决方案有两个,一是改为点击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弹出选择时间控件,二是保留目前布局,但从字体,配色,样式上稍稍加重设置时间区域的醒目程度。

个人名片也可以算是一个有意思的功能,在APP的“我的名片”中添加齐全信息保存二维码之后,即可同步到小黑3的表盘主页上,上下滑动可在时钟/天气/计步/名片二维码之间切换。但是,我竟然没发现删除选项,也就是您增加二维码保存之后只能修改二维码,而不能关闭删除显示二维码,这个交互就硬生生的阻断了。除了这个交互设计外,界面的输入框样式显然也有问题,整个界面都是灰底,而这种样式的字段输入分割线,显然应该为输入区域增加白底用来增强输入焦点。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支持导入其他二维码来同步到手表,实测微信的二维码名片截屏后,导入到这里,也能正确识别解析成新的二维码,在手表里直接拿出来,就能让对方扫码添加你了。(没放上自己的微信二维码,免得被认为是广告)曾有人说手表是一个人的身份名片,现在小黑让它实至名归。

遥控相机按理说是一个比较实用的功能,不过在手机开启遥控相机之后,点击手表端调出来的拍摄界面,把延迟改为0秒,按下手表的拍摄按钮到相机成功拍下延迟大概在2~3秒(测试的是主力机器PRO6,自带相机正常拍照是秒生成的)。所以这功能看来不合适我来抓拍和动态场景之用。

没有应用市场,没有扩展的第三方应用有些遗憾,好在表盘还是有很多,虽然“作者”就那两三个。期待早日开发表盘制作工具,方便用户和爱好者自行设计制作表盘并上传分享。

PS:为何没有了出厂固件版本时候的那2个额外内置表盘了?2个定有意思的精灵球和球衣表盘在表盘市场也没看到,因为版权还是?

WeLoop手机端的基本设置中可以看到很多手表端没有的选项。简单的聊聊对这些功能的看法。

1.背光功能建议全天开启,虽然不强,聊胜于无。

2.抬手解锁的成功率不能说高,还可以接受,默认开启也避免了每次操作手表都需要多一次按键的繁琐。

3.久坐提醒或许对部分人群有人,但对我来说没啥用,定时震动起来,的前几次我还会留一下,后来就任由它震三次然后消停,因为繁忙的工作中实在不会因为这个提示而马上中断,去休息。所以后来我关了这默认功能。

4.手机防遗失功能,虽然默认没开,但我给默认开启了,正好可以测试不同手机的蓝牙连接稳定性。后面也会给出相关兼容性列表。

5.天气信息这个功能怎么说呢,看上去的确蛮实用,解锁后,直接在表盘上下滑动就能切换查看,但我依然习惯了手机去查看更详细天气内容。个人习惯关系,短期还改不过来。

6.运动轨迹这个功能在骑行和跑步训练模式下,是强烈建议开启的,生成的数据也更为直观。

PS:原本小黑上的来电防火墙功能,由于在小黑3上的兼容问题暂时屏蔽了,期待早日更新开放。

个人中心页面,其实我很少去关注,因为不会太去在意总共多少,和各种相关数据,或许我不是为了减肥吧,多数情况下,只是佩戴着,了解自己目前的状况就够了。

最后请允许我再喷一下用户资料编辑界面,如上动图,这个编辑时候,下方弹出的界面太不醒目,不改变配色样式,起码应该添加一个阴影区分前后层次,UI大大们,下个版本更新记得优化相关弹窗的细节噢。

写到这里,恰在网上发现了这段视频,网上有大神在移植TWLabOS到小黑3,上图为小黑3在第三方系统测试运行俄罗斯方块,小黑1代和2代均已有大神发布此第三方固件,小黑3目前还在移植中,相信对那些抱怨没有第三方扩展的烧友也是一个福音。即便官方后期不开放第三方扩展,也还有第三方系统可以刷。

产品兼容性:

选取了5台官方兼容列表里没有的手机,但在各个阶段有些代表意义的机子,看看实际测试下来的兼容效果(其实是其他机子丢老家没拿回来的借口~)

我打开手机防遗失的提醒,结果还比较良好,至于PRO6的小黄杠标记,因为它的连接断开率在30~40%之间,PRO6是我的主力机器,可是三不五时的蓝牙断开提醒震动真的不能忍(已开自启,后台保持运行,清理白名单),但最近inWatchT等设备也出现了经常断开的问题,推测是我所刷的这个版本的手机内测固件不稳定,并非pro6本身不兼容,所以可以等魅族的固件更新。ZUK Z2不支持倒是停奇怪的,我这里直接无法搜索到设备,不知道是不是版本问题还是什么原因。提供这个表格也希望官方能跟进查看。此外蓝牙连接室内实测的有效距离大概10米左右。

防水性能:

小黑3支持5ATM的防水等级,不过并不是说支持50米的潜水,但用于短程游泳是没问题的。带着洗澡什么的也完全可以放心,不过对于南方地区潮湿季节的湿气还是要注意,前段时间我家中湿度都过90%了,导致家中几个数码都不正常了。

戴的时间长了,有些污垢了,直接拿起来到水龙头下冲洗就行,完全不必担心进水问题。这也是高防水级别带来的便利。

充电效率:

充电托与表框具有磁吸作用,方便固定。官方建议使用电脑USB口或者标准5V的电源适配器。

实际充电功率在1W不到。充满大概在3小时左右。

续航方面,原本宣传的是45天,后续官方本着保守负责的态度,正式发售后宣传口径改为40天,我戴着用了一周下来,累计耗电18%(这其中包含了大版本的系统升级和使用多台手机频繁连接测试),所以正常使用,应该能达到40天。很多人或许觉得这是黑科技,其实主要归结于没有GPS传感器,还有8色的MLCD功耗与开发调教有方。但话说回来,续航方面的确在同类产品处于上乘,比一些同功能的手环都更为持久,而且比我手头的单色MLCD的麦步手表功耗控制更为优秀.不过随之而来的优秀续航或许反而能增加小黑3的充电器的销量,因为你一个多月才冲一次电,或许再过一个月你就找不到充电器了,家中的麦步手表同样因为主打长续航,让我第二次充电时候,找不到数据线,只能再次下单购买一根。

优点:

1.曲面弧度设计,佩戴的手感相当良好

2.彩屏+触屏,却有墨水屏般的长续航

3.5ATM防水级别,方便雨水环境佩戴

4.钢化玻璃表面的防刮抗指纹效果良好

5.运动心率在跑步和骑行监测效果专业

不足:

1.系统开放性较为欠缺,暂不支持扩展

2.内置表盘只能保存一个,切换不方便

3.屏显效果与标准全彩显示屏尚有差距

4.屏幕唤醒与操作交互逻辑有优化空间

5.手机APP视觉交互体验有待梳理优化

按照我严苛的标准,总结个五维图供大家参考。

从1代的大老黑,到2代的极客范,到如今的圆润有度。小黑3算是一款设计较为均衡的产品,动静皆宜,运动功能可圈可点,日常使用也不操心。在保持甚至超过部分单色屏的可穿戴设备的续航前提下,加入了彩色屏幕,而且体积控制也相当可以,并且有媲美专业心率带水准的心率监测,这是很值得称赞。可以常显的屏幕加长续航的特性,也在智能化的过程中不背离手表的本质。但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功能方面,依然更加接近一款智能手环的定位,而且即便首次不连接绑定手机也能独立使用,或许产品经理希望大家回归纯粹,不想把小黑3的功能给复杂化吧。诚然,不能说完美。屏幕显示效果,UI交互体验,手机兼容性也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空间,但在我看来,这依然是WeLoop交出的一份有相当有诚意的作品,丝毫不妨碍它在500内价位的穿戴设备市场占据不错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