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和王健林学定一个小目标。

  • 庄帅叔叔
  • 2022-07-28 20:48
  • 33
摘要:“我交朋友不在乎钱多钱少,反正都没有我有钱。”当年王思聪的这句话让他由“万达老总的儿子”变身为“国民老公”。可是我们今天不聊“国民老公”,我们聊聊“国民公公”—

“我交朋友不在乎钱多钱少,反正都没有我有钱。”当年王思聪的这句话让他由“万达老总的儿子”变身为“国民老公”。可是我们今天不聊“国民老公”,我们聊聊“国民公公”——王健林。

前两天胡润富豪榜单公布,王健林依然是中国首富。(摊手····!)

一个亿的小目标,在我等吃瓜群众的眼中只能是个“笑话”,在王健林眼中就真的是个笑话!

26年,从0到资产5000亿元的企业帝国是怎样炼成的?从中国到海外,为何他的企业能无往不利?

万达作为在商业市场上风声水起的企业,王健林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研究万达的人很多,对万达感兴趣的人也很多,人们更想知道万达如何成为今天的万达,王健林如何成为今天的王健林。

有人说王健林是这个时代出色的商业机遇猎手,发现了厚的雪——利润丰厚的地产行业,长的坡——城市化进程、消费勃兴的几次重大机会。

可是之所以万达成为今天的万达,王健林成为今天的王健林,并不是只是单纯的靠运气。

万达搞电影院线,每年投入几个亿,集团很多人说,这些年每年票房才7-8个亿,这每年几亿的投入肯定赔钱啊。王健林说,7-8亿的年票房我们赔钱,如果几年后大陆票房变为70-80亿元呢?我们不就赚钱了?

结果证实了王健林的预期。

这就是企业家和会计师的思维,会计师看现在,企业家看未来。王健林对于企业经营的真经,对于人性的洞悉,对于商业趋势的敏锐,可以在万达这些年的发展中找到轨迹。

王健林,一个敢为天下先的地产大亨,一个曾与马云对赌一个亿的冒险家。他从林业工人、军队独行者到商业巨头,一步步的成功得益于他对各种边界的准确掌握和对政商规则的高度敏感。

《万达哲学》一书是王健林首次讲述自己的经营理念,是他近十年来商业思想的精髓,涵盖了他的做人之道、生意之道、企业转型与发展之道。“万达哲学”,体现了王健林企业经营和为人做事的哲学思想,包括模式的新与旧、行动的快与慢、规模的大与小、政商的远与近,既辩证统一又充满智慧。书中首次披露了王健林信息含量极高的外部讲话,是一部真实、精彩的企业创业史、个人成长史和思想发展史。

1988年,或许王健林也没有想到,这个仅仅依靠50万元注册的公司,日后会成为一个涵盖住宅地产、商业地产、电影院线、文化旅游、舞台演绎诸多产业的巨大帝国。

作为创业者,王健林为了救活项目,可以“围追堵截”负责贷款的银行行长50多次;为了企业口碑,也会花10亿元把过去6亿元卖出去的商铺再“买回来”。他曾经由于缺乏商业地产运作经验,导致公司一年内做了222次官司的被告;也曾经用不到100人的团队,创造超百亿元的年销售奇迹,16天完成150天的销售额。

万达有远大愿景,对工作标准要求极高,追求“让一切工作成为精品”。如果万达定位做中国一流企业,就不用一年开业20个广场,每年有2个就够。但万达的目标是做世界级企业,万达要靠自身努力,跟垄断央企比比高低。(2012年2月6日 万达学院开学第一课)

读名人传记并不能让你成为名人,有的时候不得不说他所取得的成功是那个历史时期所决定的。但是名人传记里面你能看到你和他存在的差距,也许就是少了一份坚持、缺乏了一份创新、或者是少了执行的魄力。

虽然可能现在我们还是不能随口说:“先定个能达到小目标,比方说先挣它一个亿。”可是,谁知道以后呢?

万达哲学 王健林首次自述经营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