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美国记者看到的红军长征

  • u_829uccweakyh
  • 2022-07-19 20:20
  • 64
摘要:1983年索尔兹伯里作为世界范围内一代知名记者,获得中国政府的同意,在古稀之年踏访红军长征路,并以一部新闻名作《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轰动世界。1985年10月

1983年索尔兹伯里作为世界范围内一代知名记者,获得中国政府的同意,在古稀之年踏访红军长征路,并以一部新闻名作《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轰动世界。1985年10月该书在美国出版以来,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拥有为数众多的读者。时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看过该作后表示:“允许外国人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中国革命”于是中国出版在内的相关部门除了校正人名、地名外,并未增删任何章节内容。就将该书在中国正式出版。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新版重译本)

红军长征路上危悬一线

有一支敌军尾随毛泽东的主力队伍已经一两天时间了,但大家却不以为意。大家想当然地认为这几个团都是黔军的 “双枪兵”。1月27日,毛泽东在土城郊外宿营。彭德怀的三军团离他不远。五军团也在附近。夜里决定第二天早晨彭德怀的三军团将向跟在后面的敌军发动攻击。他们以为尾随的部队大约有两个团两三千人的样子,此次务求将他们一网打尽。这样的行动对朱毛部队来说驾轻就熟。他们计划打掉追击队伍,解除后顾之忧,等林彪一有消息就全速跟进。他们估计林彪随时会报告找到了通往长江的道路。那时候他们就可以在蒋介石明白过来以前摆脱追袭,到达长江以北。这个方案很冒险,但完全有可能实现。

1月28日早上,天刚蒙蒙亮,三军团就发动了攻击。毛泽东在一个叫青杠坡的村子建立了指挥点。青杠坡位于土城以东一两英里。指挥点建在村旁一个圆形的山顶上,在这里战场上的情形一览无遗——几乎可以360度全方位观察。一切都已安排妥当,可以迅速解决战斗。往常这样的作战基本在一两个小时左右就能结束。五军团已经到位,只等发出最后的雷霆一击。

上午还只过去了一点,毛泽东就收到了林彪带来的坏消息。他报告说自己没能突破到赤水县。林彪晚上停留的地方在毛泽东以北大约20英里(约32公里),行军大约只需要半天。他的部队行军疾动如风,走起来的速度在今天应该称为慢跑。

收到林彪的消息后不久,毛泽东开始意识到对“双枪兵”速战速决的计划也出了问题。上午过了一半的时候可以明确敌人并没有落荒而逃。红军打得很好,但是敌人也不落下风。实际上敌人的力量正在不断加强。中午的时候毛泽东和其他指挥员已经明白眼前有一场恶战了。敌人不是贵州的渣子部队,而是四川的精兵。指挥这支部队的是绰号“熊猫”的郭勋祺,他的上级是川军总司令刘湘,驻守在长江边的宜宾。而且这支部队的兵力也不是之前预计的两个团,而是两个旅——也就是四个团,而且还有援兵。随着战事深入,川军越来越多的团投入了战斗。最后出现了八个团,至少一万人,而且都训练有素,军纪严整,指挥得当。红军前得到的情报错得离谱,现在他误入险境,陷入了整个长征过程中都屈指可数的凶险战斗。

下午2点的时候红军露出了更加紧张的迹象。20英里外的林彪收到命令全速赶往青杠坡支援正在激烈战斗的三军团。但林彪天黑以后才能赶到。这说明红军认为夜里可能会陷入更大的困境。

一小时以后,下午3点钟,红军还在继续鏖战,损失越来越大——朱德的妻子康克清甚至一度遭到敌人的突袭,不得不在弹雨中奔逃才躲过一劫——军事委员会召开了紧急会议。这样在战斗中召开军委紧急会议是绝无仅有的。但是这次战斗很不寻常。现在已经清楚这可能是红军生死攸关的时刻。如果敌人在战场上再投入几个旅的话红军是否还顶得住?没有人能打保票。下午过到一半的时候,红军预备队中的预备队、军官培训生组成的精锐、统帅部的卫戍部队干部团也投入了战斗(他们表现不俗)。紧急会议后采取了特殊措施。黄昏时将中止战斗。必须立即在赤水河上架起桥梁。取消北上渡江的行动。至于红军主力是否还要与红四方面军和张国焘会合以及什么时候会合则要依情形而定。入川的计划推迟了。红军要去云南暂避。新的命令被火速通知林彪。他必须在赤水河渡口被敌人封锁之前赶上主力部队一起撤离。必须尽一切力量脱身,为红军保存有生作战力量。

红军得到了喘息的机会。林彪几天前到达土城的时候曾经夺取了赤水河上的一座浮桥。这个浮桥现在还在。晚上6点,工兵接到命令检修此桥,并另外再架起两座浮桥。

工兵的工作很出色,架起的浮桥和公路一般宽阔。林彪的部队在北面的猿猴及时过了河。1月29日天亮之前红军轻快地渡过了赤水河。他们此役的伤亡是多少没有具体的记录。但是共产党和国民党提供的信息都一致同意双方伤亡惨重。有些国民党的记录说红军的伤亡在两千以上。共产党方面现在没有人尝试给出数目估计,甚至对国民党的损失也讳莫如深,因为敌人伤亡数字“太大,容易引起误导”。 红军到达云南扎西(现威信)时声称部队在册总人数在三万上下,如果这个数字准确的话,那么他们的伤亡一定很大,足以大致抵消红军在遵义和周边地区征募的四千左右新兵。

译者访谈:

译者Q&A

Q:时代远去,当今有一些年轻人对红军长征的故事感触淡漠,甚至有时会对革命先烈们发出一些怀疑与否定的声音,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A:《长征》书中开篇序言中,索尔兹伯里说“凡革命达成,均须借助传奇的引领”,美国独立、法国大革命、十月革命都是如此。这不是虚言,古往今来,一个新朝代、新国家的建立和传承,都需要经历一次深刻的历史变革。有读者认为这段历史宣传的成分居多,人物和事实不够真实。我觉得作为传奇,不可排除有为宣传而进行的放大。这一点在很多资料的解密和史学研究中都已经提出来了。索尔兹伯里在书中也对采访和阅读中所得到的信息进行了独到的分析,指出有些地方是难以想像、值得考究的,他也毫不讳言地说有些回忆和言论有时代背景的作用,显然是夸张不可信的。不过我们不必矫枉过正,觉得有瑕疵的前辈就不值得尊敬了,有宣传意味的历史事件就完全不失实了,这是大家的完美主义情结作祟,觉得有一点问题就要全盘抛弃。都说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但是我们可以不以胜利者的姿态去阅读,而是以一个平实、认真的思考者的姿态来阅读,用一个希望了解自己传承的后来人的姿态去重新审视前辈的思考、决定和行动。我觉得《长征》就是可以帮助我们这样阅读和审视这段历史。否定了自己的过去,又无法找到将来的读者,可以通过更真切地了解这些历史来重构自己的未来。

Q:您的译本和第一版有怎样的区别?特色在哪里?

A:主要的区别还是在于语言。因为前一本是30年前翻译的,当时使用的语言跟我们今天的语言已经有一些不同了。因此我在翻译中考虑多用一些现在使用频率较高,但是在过去不太出现的词语,尽量让今天的读者感到更加适应。另外对原文的理解肯定有跟原译者不同的地方,一般不同译版都会有差异的吧。

Q:翻译完成之后,对英文版长征和索尔兹伯里有哪些新的认识?如何看待索尔兹伯里的中国之行?

A:接到翻译任务的时候就觉得很高兴,对索尔兹伯里我是久闻大名。跟斯诺一样,他对客观介绍中国革命、中国红军和中国共产党都起过重大的作用。80年代他还出过一本有关中国的书,叫做《中国:百年革命》。

为了写《长征》这本书,索尔兹伯里经过了很多年的准备,阅读了大量文献。对有些作家来说这就够了,可以直接写作。但是索尔兹伯里来了中国,重新按长征路线走了一遍,采访了很多人。当时他年纪已经很大了,因此是很了不起的。我想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他希望能更确定自己写的东西是真实可信的,另外是要切实地体会红军当年到底是怎么长征的。这种认真的态度尤其难得。

Q:您觉得新译本是否会赢得年轻读者(比如80后、90后)?

A:长征是新中国奠基过程中的传奇,年轻人自然是感兴趣的。如果说他们不关注,那是因为他们害怕不真实。一方面国内相关影视作品有扩大的趋势,噱头多。另一方面的说法总是诋毁居多,所以他们有时候表现出抵触、质疑、逆反,这也都是正常的。但其实大家在心里都希望能找到一个本源,指引自己的方向。主要是要找到可信的、真实的渠道。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人,视角特殊,取材和评价都比较客观、中肯,因此我相信他们会愿意看。

其实这本书外国人也很愿意看,因为他们对中国革命也很感兴趣。跟大家一般了解的不同,外国人对中国革命、中国政治是有兴趣的。我平时也教外国人汉语语言和文化,如果可以自己选取教材,总会加上中国革命的内容。结果发现他们很认真,可以提出很多有意思的问题,因为中国的革命思想有很多是源自西方的,了解中国革命可以帮助他们找到两国文化的共通之处,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政治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