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孩子应该怎么玩,可以促进孩子身体和大脑更好发育

  • 深渊罒烙印
  • 2022-07-15 13:52
  • 45
摘要:  经常有家长问我:应该给孩子买什么玩具?为什么买了玩具给他,过几天就不理不睬了?  因为孩子对它们 没兴趣!!!  比起设计好玩法的玩具,比起按着别人的思路去

  经常有家长问我:应该给孩子买什么玩具?为什么买了玩具给他,过几天就不理不睬了?

  因为孩子对它们 没兴趣!!!

  比起设计好玩法的玩具,比起按着别人的思路去玩,其实孩子们更喜欢跟随者好奇心去探索世界。更喜欢随心所欲地用自己的想象力去玩。

  经常会看到孩子干一些大人觉得“无意义”甚至是“捣乱”的事,也就是很多大人常说的“瞎玩”。然而正是这些孩子自发的自娱自乐的活动,才是促进孩子身体和大脑发育的关键。

  1.乱扔东西玩

  从1岁多开始,宝宝就很喜欢扔东西,笑嘻嘻地把东西扔出去,时常会见啥扔啥,说了也不听,甚至打骂都上了,还是治标不治本的感觉,愁死很多爹妈。

  东西有什么好扔的!搞破坏就这么开心么?

  别急,人家可不是在搞破坏,是锻炼自己的手眼协调性,以及建立自己的空间感。你以为扔东西对娃来说很简单么?哦~NO!对他们来说是get了了不起的技能好么!要把东西扔出去,是需要很好手眼协调性的,大臂的力量要够才行。要把东西准确地扔到自己想要的位置就更难了。所以孩子发现自己涨了这本事后,就不断地尝试,并想办法提升自己的“技能”。在扔东西的过程中,也会发现不同材质的东西落地会有不同地声音。手臂用力不同,东西的远近也不同。这些都是在主动探索学习的过程啊!是成长的过程啊!

  不但不要责怪阻止,还要鼓励他“扔”,和他一起玩“扔东西”的游戏。只不过要注意的是:

  1.把不能扔的收好,收好贵重物品

  2.扔的东西和扔的场所安全,不会让孩子受伤

  3.告诉孩子哪些可以扔哪些不可以扔。不要觉得孩子听不懂就不说,说多了自然会明白。关键,你还专门设计了“扔”的游戏,满足了他“扔东西”的欲望。他就不会见啥都要扔了。

  扔的游戏:

  1.篮球游戏(2-6岁)

  家长的双臂绕成环形,给孩子一个小球(或者小纸团当球)让小朋友瞄准丢进去。

  2.砸娃娃(1.5-6岁)

  和孩子一起朝着同一个方向扔小球砸中一个布偶玩具

  3.听!什么掉地了?(3-4岁)

  准备不同材质的东西。比如“勺子”“布娃娃”“积木”“小球”“塑料盒子”等等,先依次摔在地上给孩子听声音。然后让孩子转过身,猜猜你每次扔在地上是什么?,也可以互动,孩子扔,你来猜!^^

  4.抛高游戏

  除了向前任,还可以拿一些安全的东西和孩子玩抛高游戏。

  2.玩盒子和纸箱

  几乎每个小朋友家都有积木,不过很多家长却发现,孩子对拿家里的盒子盖房子比用积木盖房子感兴趣多啦~看到大些的纸箱就像猫似的,总想钻进去。为什么会这样?

  对孩子来说,生活中所有东西都可以是“玩具”。堆盒子是在锻炼手眼协调性外,更重要的是他把盒子想象成了砖头。纸箱子,在我们眼中是装东西的。可在孩子的眼中,可以是“飞船”“坦克”“小汽车”“城堡”……想象力才是促使他玩得不亦乐乎的主要原因。

  不妨平时多积攒一些纸箱纸盒和孩子一起玩吧~

  至于纸盒纸箱的游戏游戏活动我就不一一说了,百度一下有很多哟~

  3.转圈圈

  从1岁半起,一直到4岁之间,总是会有家长发现孩子喜欢转圈玩。简直怀疑是有什么毛病。其实这是孩子空间敏感期出现的表现,孩子这样转个不停,是对空间的体认方式。依我的经验,6岁之前的孩子都挺喜欢玩转圈游戏,2-3岁左右是高峰期。家里可以和孩子一起手拉手转圈圈。有利于亲子情感互动哟~

  4.捡“垃圾”

  带孩子出门,小家伙可能会满地摸,什么“木棍”“树叶”“石头”……看到啥都是宝贝,都要捡起来带回家,最不能忍的是有时还作势要张口咬!!!这么多好玩的玩具,干嘛偏偏对“垃圾”情有独钟?!

  因为孩子的大脑在发育,他们需要“探索世界”!

  对于我们来说稀疏平常的东西,对于小盆友来说可能非常新奇有趣。比如发现石头和树叶原来是形状颜色各异的,就会觉得很神奇,很想收集起来。还可能会用想象力把它们想象成不同的道具,用来玩游戏。

  可是捡“垃圾”不脏么?怎么可以放任他乱捡!

  当然不可以放任乱捡,要在你的监护下捡!平时就要常做卫生教育和安全教育。爸爸妈妈不在时不能随便乱捡外面地上的东西,哪些东西不能捡,哪些地方的东西绝对不能捡!(比如医院)并告诉孩子不能捡的原因。

  可以和孩子安排一些去野外捡树叶捡石子的游戏,回去以后洗干净,一起做手工,变废为宝!既让孩子享受到了捡东西的乐趣,又拓展了孩子的认知能力,锻炼了动手能力,发挥了想象力!多完美!

  5.玩水,沙,泥

  几乎每个孩子都对这3样事物,热情四射!

  这三样究竟有什么好玩,弄得湿漉漉脏兮兮的他们也不介意,这是为什么?

  因为这3样事物,都是没有固定的形态,它们可以变幻无穷,孩子可以充分按照自己的意志和想象去玩。

  我们看孩子用东西在水里捞来捞去,说不定人家是在做“浮力实验”

  我们看孩子堆个小沙堆,捏个小泥团,不明白他们为什么那么开心,他们其实是在享受,通过自己的能力去改变事物的原本形态的成就感。当然乐此不疲!

  ps:面粉孩子也很喜欢哦~

  6.涂鸦

  每个孩子都喜欢涂鸦。但比起给他们画纸,让他们学着大人画画,他们更喜欢自己随心所欲的乱涂乱画。不是因为他们叛逆,故意捣乱,而是因为涂鸦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技能,而是最好的表达内心想法和情感的方式。照着大人临摹的话,便限制了他们表达自我的途径!

  还有些家长会抱怨,孩子就喜欢看电视或者玩手机(ipad)对别的都没兴趣,怎么办?

  其实,爱玩手机和爱看电视的孩子是“不会玩”的孩子。不会玩,或者不会主动玩的孩子是不爱动脑筋的。思维活跃的孩子,看见所有事物都有好奇心,都能当玩具,自个儿就能发明创造出各种玩法,自娱自乐,对电视和电子产品压根没兴趣。

  关键要引导孩子形成积极的思维方式,娃思路打开了,大人不瞎干涉孩子的自娱自乐,家长就会发现娃变得会自己独立玩,且不爱看电视了。

  家长们往往觉得孩子有的玩就会开心。但忽略了玩是孩子学习最好的媒介。孩子自主自发的带有创造性的游戏活动,哪怕形式很简单,仅仅是沙堆或粘土,对促进孩子大脑发育以及思维培养也很有意义。

  印象里我们这代的童年里是没有IPAD,没有IPHONE,没有各种游乐场的,但有老鹰捉小鸡,有老狼老狼几点了,有跳房子,跳绳,跨大步,扔沙包,玩沙堆,甩陀螺,滚铁环,玩弹珠,躲猫猫,甚至小伙伴们自己发明游戏,自己制定规则……这样的童年更有趣味儿啊!

  快把孩子从电子产品中拯救出来,让孩子的童年欢动起来吧!!!

  今天话题先到这啦,欢迎讨论和指正!还有问题的话,可以继续提问哦^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