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月薪一万饮酒指南

  • 小锅盖1119
  • 2022-07-15 11:17
  • 55
摘要:掐指一算,可以露腿的日子,也就这几天了,外面骤雨急歇,舒小姐看看阴冷的天色,想必晚上还得刮风,又实在想穿前几天在某个时尚轻奢网站闪购的一条白色几何暗纹镂空网纱拼

掐指一算,可以露腿的日子,也就这几天了,外面骤雨急歇,舒小姐看看阴冷的天色,想必晚上还得刮风,又实在想穿前几天在某个时尚轻奢网站闪购的一条白色几何暗纹镂空网纱拼接腰带装饰无袖连衣小短裙,美国潮牌,过季打折也得小一千呢。再背上同一天闪购的MCM春夏款方形小包,这身行头,不是穿给男人看的,而是有段时间没见的,大学闺蜜。

舒小姐踩上Tory Burch的小跟鞋,叫了一辆专车,司机殷勤地打开车门,舒小姐微微一笑,笑容里有一种新中产式的优越感。

知乎上有人说,在这个城市月薪两万才能勉强算是新中产,舒小姐只拿1万8,感觉一只脚已经伸过了阶层的门槛,可是另一只脚又被每月6千的房贷死死拽住。

舒小姐倒不是特别在意工资单上冰冷的数字,毕竟,生活方式才是最重要的,无论如何也不能妥协,必须活成新中产。俗话说的好,会花钱的才会赚钱。舒小姐安慰自己,先过上新中产的日子,才能实现新中产的收入。

姐妹们约在某某屯的法式餐厅,新中产当然要从头盘吃起,法式鹅肝酱、焗蜗牛、烟熏三文鱼,沙拉大份要share,噢,当然,酒也不能少。

在投行上班的Judy拿起酒单,“哎哟,这款维欧涅超级适合配鹅肝酱呢,宝宝们,我们点这个吃头盘好不好。”

“哎哟,这款圣埃美隆我喝过,好棒的,居然还是09年的。”

在外企上班的Rebecca凑过去说,09年是great year啊,就喝这个了。

“可是coco主菜点的是鱼,我怕她会不喜欢,要不换成款勃艮第好了,是个夜丘名村呢,配白肉也还ok。”

舒小姐完全听懵逼了,什么圣埃美隆,什么勃艮第,维欧涅是什么鬼,赶紧抓起手机假装回微信。

点完菜,姐妹们又陷入关于红酒的讨论,Judy还问舒小姐喜欢喝什么酒,舒小姐战战兢兢地说是波尔多,因为舒小姐只知道波尔多,在广告公司做策划的coco马上插嘴道,哎哟,波尔多那股青椒味,我可受不了,现在我只喝勃艮第。

等酒摆上来的时候,舒小姐端起酒杯正要喝,看见旁边的Judy正在晃杯,晃了半天,又只闻不喝,姐妹们一会儿说闻到了桃子味,一会儿闻到了青草味,一会儿又是栀子花,可是舒小姐只觉得酒精里面透着股香气,却说不出是什么味。

对红酒一无所知的舒小姐整个晚上都坐立不安,她们是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懂酒?难道这也是新中产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噢不,简直是新中产必须掌握的社交技能,不知所云和插不上嘴让舒小姐感觉自己在被一种来历不明的力量一点一点拽出新中产的圈子,即使mcm的包包和Tory Burch的鞋子也不能在这个时候拉她一把。

舒小姐不断自问,是自己工作圈子太简单,消费升级跟不上?原来新中产的谈资早已不再局限于衣着时尚化妆美肤,人家谈论的是,轻断食,夜跑5公里,以及喝勃艮第还是Napa Valley。

羞愧呐,舒小姐决定发愤图强,自学成才,撸起袖子,像能再战一个高三。

可贵的是,在攻克红酒的这一路,舒小姐娴熟地运用了平日里在各种论坛搜刮“超值推荐”和抢购尾单特价的搏杀经验,用了不到一个月,几千RMB,居然杀出一条血路。毕竟,舒小姐还不是新中产,知道用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儿,不能太嘚瑟。

钱得花在刀刃上。

那些电商平台几十块钱的酒,便宜是便宜,不过论坛上写了,到处都是坑,一不小心就喝一嘴屎。

舒小姐决定从自己知道的波尔多开始喝,听说新中产对波尔多已经鄙视到无以复加 ,但是没喝过,又怎么能一本正经地谈鄙视呢。

论坛上说大区级不能买,天下乌鸦一般黑,大区很难出好酒,直接上中级庄,居然也不贵,不到200就买了一瓶,一不小心还买到09年。

那晚和闺蜜喝酒,话没说几句,耳朵没闲着,勃艮第得来一瓶,就买夜丘的。呵呵,勃艮第还真敢卖,大区比人家中级庄还贵,脸真大,舒小姐感叹,本来还想买个村庄级,无奈退而求其次。

听说要对比,才能喝出区别。

舒小姐难得任性一回,两瓶酒一起开,先喝一口波尔多,只觉得涩,回味还有点苦,再喝勃艮第,真是不一样,不苦也不涩,就是有点酸。

百度一下两个产区的特点,一个是赤霞珠和梅洛混酿,一个是黑皮诺,这口感,能一样吗?以前还听人说红酒喝起来都一个味儿,舒小姐觉得自己此时此刻也有底气有资格纠正这种说法了,虽然还喝不出来什么青椒、奶油、草莓味,不过第一次就能喝出波尔多和勃艮第的区别,舒小姐对自己的品鉴能力非常满意。

当然,分辨波尔多和勃艮第的难度,大概等同于区分川菜和粤菜。

可是要喝出波尔多和罗纳河谷的区别,难度就变成了川菜和湖南菜。

罗纳河谷的西拉最有名,舒小姐200左右买了某某网站直采又正在做闪购的西拉纯酿,介绍上说有紫罗兰花香,带着一点心理暗示,仿佛当真闻到了香水里经常出没的花香(毕竟伪中产还舍不得动不动就买保质期只有3、4天,不能吃只能看的东西,比如花)。

舒小姐隐约觉得这个香气很难和波尔多划上等号,难道这就是花香和果香的区别?就像湖南菜是辣,川菜是麻辣,这里面多了一味花椒,口感就有了分化。

舒小姐对自己的进步喜出望外,又买了圣埃美隆和教皇新堡,一款特级园,居然才200,和左岸中级庄一比,那单宁,真是舒服多了。教皇新堡一鼻子大料味,苏小姐根本分不清哪个是哪个,别人口中的层级变化,在她这里就是混乱不堪的五味陈杂,从此,舒小姐每每提到教皇新堡,都会说,那一鼻子香料味,我可受不了。

朗格多克做餐酒的,没必要喝,普罗旺斯桃红有名,买一瓶朱莉和皮特酒庄的桃红尝鲜也就够了,至于卢瓦河谷,白诗南太小众,长相思可以喝,100出头,新西兰长相思最有名,网友都说Cloudy Bay好,贵是贵了点,但是一提长相思,怎么好意思说没喝过云湾呢,买!

舒小姐并没有喝到传说中的猫尿味,云湾确实好喝,果味浓,有回甜,法国的太酸。

这么一来,法国有名的产区就喝差不多了,当然,香槟必须来一瓶,最近有个app上酩悦搞活动,300拿下入门款,舒小姐并不能喝出香槟和西班牙cava有什么不一样,以至于日后,一谈起香槟,她就摊手:“香槟也就那么回事。”

接下来,舒小姐偶然间买到阿尔萨斯的琼瑶浆,好喝到在地上打滚,同样都是半甜酒,还有意大利的慕斯卡托,浓浓的荔枝味扑面而来。冰酒太贵了,换成加拿大晚收,感觉像在喝甜水,苏岱的贵腐也不便宜,买了周边二流产区。

确实甜,确实好喝,但是喝多了也会腻,缺少变化,有了前面打下的基础,舒小姐总算能喝出一点所以然,也不愿意在甜酒上过多停留。开始转战德国摩泽尔,汽油味的雷司令给嗅觉带来全面升级。喝到霞多丽的时候,先试没过桶的夏布利,酸爽轻盈,再喝智利过了桶的,奶油味明显,两种风格相去甚远,日后说起来,才能头头是道。

接下来,再把各个国家拿得出手的喝一圈,美国当然要喝仙粉黛,舒特家族的就不错,还不到100,Napa Valley的赤霞珠得喝吧,最便宜也250+,算了,换成隔壁洛蒂产区,马上省一半,风格也类似。澳洲上一款设拉子,阿根廷一款门多萨的马尔贝克,100出头。西班牙必须是丹魄,预算150,在里奥哈挑一款陈酿级别。

意大利感觉要喝的不少,巴罗洛勉强买到300以内,超级托斯卡纳里面选一款,西施佳雅的三军酒西施赛马就不错,好喝又起范儿。如果还有预算,再选一款基安帝的桑娇维塞,意大利就可以进阶了。

舒小姐转着圈喝下来,只花了不到5000块,各国的风味也都基本了然,和新中产们交流起来,也能像模像样的说上几句感受心得,什么新西兰的黑皮诺还是不如勃艮第,西班牙太重口了不适合我,霞多丽还是要喝过桶的……

有意思的是,舒小姐一开始喝酒只是为了迎合新中产的生活方式,没想到两三个礼拜的自学加实践,竟然对红酒有了兴趣,小时候总觉得这东西酸了吧唧又苦又涩,没想到也有万般风情,天壤之别,难喝的是真难喝,好喝的是真的可以喝到泪流满面。

当然对口感的追求总是因人而异,舒小姐这一路喝来,也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味道,比如勃艮第,比如长相思。接下来何去何从,舒小姐已经有了自己的节奏,明显她已不屑于和小姐妹争执夜丘是这个村子好,还是那个村子贵,喝酒的快感不是装逼装来的,而是一点一点喝出来的,理性选择和自我取悦,才应该是新中产对幸福的理解。

舒小姐晃晃酒杯,轻呷一口,仿佛闻到勃艮第那年雨水的味道,空气的湿度,阳光的暖意,好像自己正走在田埂上,远处吹来一阵风,身体就飘到半空。

又是一个微醺的夜晚。

hello 艾瑞波地,我是最会讲故事的葡萄酒大湿,快来关注葡萄周末。喝什么鸡汤,喝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