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新生儿0-6个月】婴儿认识与语言发育

  • jd_jimmy_jd
  • 2022-07-15 10:47
  • 82
摘要:1个月你会发现宝宝有时候警觉而主动,有时观察但被动,有时易被激怒。实际上孩子一天有6种要循环几次的知觉状态。即,深睡眠、浅睡眠、嗜睡、平静而警觉、活动而警觉、哭

1个月

你会发现宝宝有时候警觉而主动,有时观察但被动,有时易被激怒。实际上孩子一天有6种要循环几次的知觉状态。即,深睡眠、浅睡眠、嗜睡、平静而警觉、活动而警觉、哭泣。

2个月

正像孩子生来喜欢人类面孔的程度超过其他图案一样,他也更喜欢人类的声音。他最喜欢母亲的声音,因为他将母亲的声音与温暖、食物和舒适联系在一起。一般来说婴儿比较喜欢高调的妇女声音。在一个月时,即使妈妈在其他房间,他也可以辨认出其声音,当妈妈跟他说话时,他感到安全、舒适和愉快。

宝宝对熟悉的音乐也有表情,有些乐曲会引起宝宝快乐而四肢舞动,如蹬腿、押动上肢;这时的宝宝更喜欢听父母唱歌,尤其是父母伴随唱歌时的动作。在第2个月期间,你会听到孩子重复某些元音(啊、啊,哦、哦),尤其是你一直和他用清楚、简单词汇和句子交谈时。

3个月

已具有一定的辨别方向的能力,头能顺着响声转动180度。语言也有了一定的发展,逗他时会非常高兴并发出欢快的笑声,当看到妈妈时,脸上会露出甜蜜的微笑,嘴里还会不断地发出咿呀的学语声,发音增多,能发出清晰的元音,如啊、噢、呜等,似乎在向妈妈说着知心话。和宝宝面对面,让他看着你的嘴形,重复发这些单音,让他模仿。

无论宝宝躺着或抱着,家长都应在孩子身旁的不同方向用说话声、玩具声逗他转头寻找。当婴儿自动发音时,家长可认真聆听,并且与之应答,就像和宝宝交谈一样。家长可用不同的语调和婴儿说话,促进他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4个月

这个时期的孩子在语言发育和感情交流上进步较快。高兴时,会大声笑,笑声清脆悦耳。当有人与他讲话时,他会发出咯咯咕咕的声音,好像在跟你对话。对自己的声音感兴趣,可发出一些单音节,而且不停地重复。能发出高声调的喊叫或发出好听的声音。咿呀作语的声调变长。

5个月

认知发展

现在,随着孩子记忆力和注意力的加强,你会注意到一些迹象:表明他不仅在接受一些信息,而且也把它们应用到他的日常生活中。

这一阶段他可以明白一个重要的概念——因果关系。在他踢床垫时,可能会感到婴儿床在摇晃,或者在他打击或摇动铃铛时,会认识到可以发出声音。一旦他知道自己弄出这些有趣的东西,他将继续尝试其他东西,观察出现的结果。

在最初的几个月他认为世界仅仅由他所看见的物体构成,当你离开房间时,他认为你消失了,当你回来时,对他来说你是一个全新的人。同样,当你将玩具藏在衣服下面或者盒子内时,他认为就永远消失了,不会费心去找它。但大约到这个时候,他开始认识到这个世界比他想象得更加持久,在每天早上祝贺他的是同一个人,地板上的玩具熊和昨天夜里在床上陪伴他的是同一个,你藏起来的东西实际上没有真正消失。通过捉迷藏的游戏,或者观察他周围的人来来往往,孩子在未来几个月的时间内继续学习物质永恒原则。

对大人的脸非常有兴趣,抱他时,会用手指戳你的眼睛,会抓你的眼镜。叫他的名字时,能转过头去,朝声音方向寻找。

听觉与语言发展

当宝宝啼哭的时候,如果放一段音乐,正哭的宝宝会停止啼哭,扭头寻找发出音乐的地方,并集中注意力倾听。听到柔和动听的曲子时,宝宝会发出咯咯地笑声。看熟悉的人或物会主动发音;听到叫名字会注视并微笑;开始发g、h、l等音。这时候的宝宝,语音越来越丰富,还试图通过吹气、咿咿呀呀、尖叫、笑等方式来“说话”。

6个月

认知发展

此时期他已能在镜子中发现自己,并与这个新伙伴聊天。 照镜子时会笑,用手摸镜中人。能够知道自己的名字,听到叫他的名字会有反应。

这个阶段,宝宝处在“发现”阶段。随着认知能力的发育,他很快会发现一些物品,例如铃铛和钥匙串,在摇动时会发出有趣的声音。当他将一些物品扔在桌上或丢到地板上时,可能启动一连串的听觉反应,包括:喜悦的表情、呻吟或者导致物件重现或者重新消失的其他反应。他开始故意丢弃物品,让你帮他拣起。这时你可千万不要不耐烦哟,因为这是他学习因果关系并通过自己的能力影响环境的重要时期。

现在,宝宝变得越来越好动,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这个阶段是宝宝自尊心形成的非常时期,所以父母要引起足够的关注,对宝宝适时给予鼓励,从而使宝宝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当他想做一些危险的事情或者干打扰家庭成员休息的事情时,你必须加以约束,然而这时候你处理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玩具或其他活动使孩子分心。

语言

现在的宝宝,只要不是在睡觉,嘴里就一刻不停地“说着”,尽管爸爸妈妈听不懂宝宝在说什么,但还是能够感觉出宝宝所表达的意思。如宝宝会一边摆弄着手里的玩具,一边嘴里发出“喀…哒…妈”等声音,好像自己跟自己在说着什么。

——摘自《宝宝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