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假如Pokemon Go用VR玩,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 Darkdotter
  • 2022-07-02 09:28
  • 104
摘要:文章的开篇,让我们先为“聪哥”默哀一分钟。

文章的开篇,让我们先为“聪哥”默哀一分钟。

去年7月11日,任天堂社长岩田聪因患胆管癌医治无效去世,享年55岁。也许你不了解让任天堂绝处逢生的DS系列,也许你不知道主机界三巨头之一的WII,但你会知道,最近引起了全球玩家为止疯狂《Pokemon:Go》(精灵宝可梦:Go),这款手游,也是聪哥生前参与制作的最后一款游戏。

作为一款由任天堂、Pokémon公司和谷歌的Niantic Labs公司联合制作开发的现实增强(AR)宠物养成对战类RPG手游。该作于2016年7月7日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区域首发,登陆Android和iPhone平台,首发于App Store和Google Play。

而大家都知道,自Oculus Rift发布之后,游戏圈开始兴起了一股VR热潮。HTC vive、PS VR、好像大多数游戏厂商在这一年都开始发力VR市场。而作为极具日式游戏血统和工匠精神的游戏厂商,居然反其道而行之,看好了原本被忽视的AR游戏市场。

而《Pokemon:Go》的空前火爆,终于证明,任天堂拿手上最重要的产品线去冒险的选择是正确的。虽然国内因GPS纬度锁区的关系,大部分地区无缘首发版的试玩,但依旧阻挡不了口袋粉的热情,各种研究VPN研究跨区翻墙的,不过小编在这里还要提醒下大家,“飞机”有被封号封机的危险,官方已经发公告了,还请慎重。

那么,如果Pokemon Go是用VR玩的,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

首先,它将从一个“强迫”阿宅们出门上街走走的社交游戏,转变成,让阿宅们更有理由宅在家里的不出门的核心向游戏。

从一个游戏玩家的角度来看,小编个人还是认为任天堂正在做的事一件正能量的事情的。从最初版的口袋妖怪,就有要玩家们通过交换精灵,当面通信的方式来搜集精灵的设定,可以说Pokemon系列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社交属性的游戏,这也是任天堂游戏一贯的设计思路。

虽然Pokemon Go有孵化一个宠物蛋需要走5W步这种丧病的设定,但相比拖着长长的线材,带着头盔沉浸在虚拟世界里,前者还是一种更健康游戏方式(靠你的皮神来勾搭妹子什么的,小编只能帮你到这儿了……)

其次,如果Pokemon Go使用的是VR技术,那么设备方面的投入会更大。

目前主流VR设备主要分为两种,通过手机软件实现的VR显示和专业VR设备使用的。前者虽然采购的VR设备价格不高,但无论是现实效果,还是体验,目前阶段来说都不尽如人意。而后者的话,那就投入大了。

一台配备GTX970以上显卡的PC,怎么也得5000元左右了,加上HTC vive等VR设备本身的价格,随随便便就是万元级的。就算是索尼大法的PS VR,在设备价格上降低了不少,但依旧需要PS游戏主机的支持。而已任天堂那种对旗下游戏近似偏执的控制欲,根本不可能使用别人家的VR设备,而自己开发VR设备?在老对手索尼已经起步很久成品呼之欲出,同时自身还在投入精力做Nintendo NX主机的情况下,要去研发WII VR这种设备,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采用了AR技术的Pokemon Go,只需要一台手机,GPS定位,基于你的地图软件,就可以出门抓精灵去了。相比VR来说,几乎可以说没有花费。

最后,如果Pokemon Go采用的是VR技术,那么注定不会成为国民级的游戏!!

作为任天堂旗下最知名的国民级游戏系列,口袋妖怪一直是大多数80后共同的儿时记忆。(不要和我说精灵宝可梦这个名字,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而作为儿时记忆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去收集图鉴、捕捉精灵、查阅攻略、练级洗技能、搜集进化材料……只为了和小伙伴们联机一教高下。

而如果它采用的是VR技术的话,那势必会大幅限制玩家的游戏时间,相比随时随地掏出手机就能游戏的设定,只能在室内空旷环境中带上头盔才能玩的设定。AR技术有着更大众化的群众基础,而VR设备,都还没有解决用户长时间佩戴会产生头晕的情况。游戏时间的大幅限制,对一款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游戏来说,是相当致命的……

小结:

当然,小编并不是想借Pokemon Go在否定VR技术,相反,我个人无比期待未来有一天能像《刀剑神域》里那样,带上头盔,享受另一个世界的游戏乐趣。只是,可以说,任天堂《Pokemon Go》的成功,正是由于其自身优秀的群众基础以及和AR更为契合的游戏特性!盲目跟风的国内山寨游戏厂们,口袋妖怪的成功,你们并不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