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调控来了,富人卖房撤离,中产成接盘侠?

  • jd_MySDEnbrajkZ
  • 2022-07-01 11:12
  • 28
摘要:

具体内容如下,每一条都意在遏制房价高涨。

1、提高非本市户籍人员购房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保的年限,从自购房之日起计算的前3年内在上海累计缴纳2年以上,调整为连续缴纳满5年及以上。(这个政策在向北京看齐,也使上海一跃成为史上最严楼市限购城市之一)

2、企业购买的商品住房再次上市交易,需满3年及以上,若交易对象为个人,按照上海限购政策执行。

3、提出从紧实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加强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对拥有1套住房的家庭,购买二套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狠狠打击楼市炒家,增加炒房成本)

4、上海还将加大住房用地供应力度,提高中小套型商品住房供应比例。

5、严肃查处房地产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严禁房地产企业和中介机构从事首付贷、过桥贷等场外配资金融业务。(想通过杠杆买房,以后就更难了)

这则楼市新政对买首套房的外地人设置了5年缴税或缴纳社保的门槛;对买二套的房的人也设置了高首付的硬性要求。只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海的限购措施能否压制住疯涨的房价,还是个未知数。

据说,在楼市新政发布的前夜,上海楼市陷入“疯狂”,一天一手房成交量超过1700套,大量网签需求的涌入,甚至导致上海市新建商品房合同备案系统响应缓慢,一度令网站瘫痪。而最近的一周,上海一手住宅的日均成交量(含保障房)仅800套;而去年3月日均成交量在170套左右。在楼市收紧的最后狂欢夜,房企同样反应迅速,上周上海新房市场供应达到19万平方米,为今年以来最高。再不买房,又要多等几年了。

无独有偶,深圳也出台了楼市调控政策,其中杀手锏包括,严查首付贷,严查婚姻状况,严格控制月供收入比不低于50%,住房贷款申请日前两年内有两次住房贷款记录的,应拒绝受理。具体决议内容如下:

一,合理把握住房贷款规模。各行应根据市场真实有效需求,适当控制住房信贷规模;

二,避免无序的价格竞争。避免为争揽客户过度压低贷款定价;

三,严格控制“首付贷”。加强首付贷款资金来源审查,对首付款来自P2P,小额贷款公司等第三方机构的,应拒绝受理相关房贷申请;严格禁止消费贷款及信用卡贷款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

四,认真核实购房人婚姻状况。要求购房人提供户口薄等必要证件,核实其真实婚姻状况,不予受理“假离婚”客户的住房贷款申请;

五,加强购房人偿债能力审查。要求购房人提供银行资金流水或纳税申报证明、社保记录等收入证明资料、严格落实借款人偿还住房贷款的月支出不得高于其月收入50%的要求;

六,实行差别化的住房贷款条件。对于总价高于2000万元的高端楼盘、房价波幅较大的郊区楼盘、收入来源不稳定客户及投资购房等情况,相关住房贷款应从严确定首付比例和利率;

七,住房贷款申请日前两年内有两次住房贷款记录的,应拒绝受理;

八,严格个人再交易住房贷款首付款资金监管,在银行监管比例不得低于房产总价的22%;

九,严禁个人再交易住房贷款转存第三方个人银行账户。

这次深圳也是动真格了,9条措施条条严苛!

此消息已被深圳当地媒体记者证实,此举跟此前叫停首付贷、众筹炒房相比,算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利空。其中第七条有刚性约束力,对于炒房客打击力度非常大。其次,对于高价盘、郊区盘也颇具杀伤力。

除了一线城市开始全面调控楼市之外,还有一个富人开始抛售房产的现象也要引起注意。

新江湾城几乎是上海豪宅最多的区域。当地的开发商和地产中介声称这里就是未来上海的“富人区”,房价要赶超“陆家嘴”(确定不是在做梦吗?)。这里房价均价已超6万元,某种程度上已经逼近了金融中心陆家嘴。

但奇怪的是这个区域多数小区夜间开灯率都不高,有些已入住多年的小区开灯率不足两成。一名链家地产中介人员透露了真相:这里一套房动辄上千万元,光上海本地人根本没有这么大的购买力,买房的大都是江浙一带过来的富人,他们在年前就已经布好了局,往往一次就买了多套。

中介人员介绍,现在上海的中产阶级在恐慌情绪的带动下已是买房的主力军,但是那些年前就买了房子的富豪却正趁着这波行情出货。

一名分析师称,目前楼市特别是二手房的放量行情像极了去年上半年的股市,当时沪深A股放出天量,多空激烈对决。而爆炒之后往往是一地鸡毛,对于楼市而言,如果你不是刚需而是一名投资者,最可悲的就是“富豪们在卖房,而你却在买房”。

像买房这样投资,信息获取能力不同导致不同的人认知能力差异很大,处于食物链不同位置的人对危机感受时机差异也很大。你晚一步就可能成为炮灰,最顶端的富人早已精准掌握行情而先知先觉,布好局就等你来为楼市买单呢。这个差异十年以上都属正常。

(作者:qi2012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