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蓝筹股行情还可以期待吗?

  • jd_MySDEnbrajkZ
  • 2022-07-01 10:27
  • 35
摘要:

作者:郭施亮

最近一段时期,随着万科A股价的持续飙涨,其股价飙升背后的“大鳄”也逐渐浮出水面。显然,“万宝”股权之争,已经备受市场的高度关注。时至今日,虽然万科A股票仍然处于停牌的状态,但“万宝”股权之争却仍在激烈地上演。事实上,自今年12月份以来,除了“宝能系”的强势崛起之外,安邦保险、富德生命人寿等保险公司也先后有着惊人的举动。其中,举牌多家上市公司,当属这些保险公司近期的重要手段之一。不过,当我们细看被举牌的上市公司,却几乎具有一个典型的特征,那就是以蓝筹股作为主导。本来,临近年底,市场的新增流动性并不充裕。然而,在多家保险公司疯狂的举牌影响之下,却引爆了近段时期蓝筹股的上涨行情。不可否认,回顾最近一个月的市场表现,我们不能忽视保险资金的撬动影响。然而,在这些保险资金频繁举牌的背后,实际上也逐渐暴露出一种新型的加杠杆手法。或许,我们可以把这种手法称作为“杠杆错配”。实际上,对于上述保险公司而言,其大肆举牌上市公司,也确实受到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不过,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加上利率下行及资产配置荒等因素,实际上也倒逼着这些保险公司逐渐把目光转移至证券市场之中。但是,对于这些保险公司而言,它们并不会过于关注上市公司的差价波动,而它们也不会太愿意在二级市场中获得一些差价收入。相反,在当前政策环境有所宽松的大环境下,它们更愿意“豪赌一把”,拟借助大肆举牌的方式来实现对上市公司长期股权的投资目标。当然,对于上市公司自身而言,面对这些“野蛮人”的疯狂进攻,他们也不可能坐视不理。于是,一轮轰轰烈烈的反击大战,也就随之爆发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面对保险公司的系列举牌行动,实际上也隐藏着不少的投资风险。其中,正如上文提及的“杠杆错配”现象,也足以给市场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至此,通过“万宝”股权之争的全面爆发,实际上也引起了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而随后监管机构进行出手规范也是不可避免的。时至今日, 保监会拟出手规范险资举牌行为,并强调需要披露资金来源等相关信息。由此可见,随着“万宝”股权之争的持续升级,也最终倒逼了监管机构的“出手”。笔者认为,从长远的角度看,监管机构的及时“出手”利于市场的规范性发展,并可降低随后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但是,就这一事件来看,“万宝”股权之争的持续升级,却让市场感受到一股强悍的力量,而对以往善于经营企业,却不大重视做好股票市值的大企业管理者而言,也从此次事件中深感压力。显然,对于此次强势资本的疯狂涌入,也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长期萎靡不振的蓝筹股,同时也掀起了一波较为有力的蓝筹股行情。那么,随着监管机构的出手规范,继“万宝”股权之争后,蓝筹股行情还可以期待吗?其实,对于多数投资者而言,他们对蓝筹股并未有太多的好感。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蓝筹股的股息率红利还不能补贴期间的差价亏损;另一方面,则在于蓝筹股的调整周期较长,上涨速度相对缓慢。显然,面对持股周期较短,换股频率较快的国内投资者来说,投资蓝筹股,确实是一种煎熬。但是,对于未来的蓝筹股走向,我们没有理由看得过于悲观。对此,笔者有几点依据进行阐述。其一、“万宝”股权之争,激发了蓝筹股行情,且引导了市场资金重新认识蓝筹股的投资潜力。时至今日,虽然监管机构出手规范险资举牌行为,但“万宝”股权之争的影响力还是相当深远的,让市场对蓝筹股的投资魅力有了更多的认识。其二、随着蓝筹股投资潜力得到逐步挖掘,未来股息率红利还不能补贴差价亏损的局面有望逐渐扭转。与此同时,对于上市公司管理层而言,也将会逐步重视对股价市值的维护,改变以往的管理思路。其三、政策面的支持,长期利多于蓝筹股的走势。具体而言,如个人持股1年以上免征红利税,为长期投资蓝筹股的投资者减免了投资费用。与此同时,险资投资权益类资产的上限比例有所提升,而随着险资入市比例得到进一步提升,将会进一步提升机构投资者对蓝筹股的持股比例。此外,即未来养老金的加速入市,将会为市场注入更多的新增流动性。作为具备低估值、稳定性强等优势的蓝筹股,也必然成为养老金关注的主要对象。“万宝”股权之争,虽然至今仍未有最终的争夺结果,但它却从很大程度上激活了蓝筹股的投资潜力,引发了市场对蓝筹股的重新认识。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蓝筹股的行情还是值得期待的!

(作者:435263733_1840435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