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水皮杂谈 :万宝之争并非一场闹剧

  • jd_MySDEnbrajkZ
  • 2022-06-30 12:12
  • 65
摘要:

作者:水皮

万宝之争的剧情每天都在更新。现在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其实不在万科,不在宝能,而在第三方关键先生吴小晖,也就是安邦的实际控制人。根据港交所最新的资料,在宝能疯狂增持万科的同时,安邦也在抢筹,现在基本可以确定,正是两家之间的抢筹,导致停牌前万科连续两天被封上涨停板,而安邦的持股增加了2%达到A股的7%,宝能的股份则达到23.5%,两者相加超过30%,如果是一致行动人,那么万科能迎来实际控制的时代。问题是,30%也是触发要约收购的底线,由于H A的缘故,宝能和安邦的实际占比还没有到30%,但是这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如果要控股的话是分分钟的,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不宣布自己已经是实际控制人?两种可能,一怕触发要约收购,吃不了兜着走;二可能安邦真不是宝能的一致行动人,而王石在瑞士信贷的演讲也证明这一点,王石称安邦每次增持均和万科有详细沟通,表达了财务投资的明确意图,而在下午万科发表的声明中也一再表示,万科不欢迎的只是宝能而不是保险资金以及潮汕资本,不欢迎宝能也是因为万科的文化和宝能差异太大,宝能控股万科又不承诺稳定万科文化价值,那么万科也就失去了万科成为万科的精神内涵,所以,万科不能接受宝能。文化冲突,这是几乎所有并购案例失败的唯一的原因,不同的公司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是不同的公司文化,而能够长大成功的公司自有其内在的逻辑;所以失败的公司有失败的原因,成功的公司也有成功的原因,而原来的逻辑是不可能改变的;因此,越是大公司的合并,文化冲突越厉害,最后两败俱伤,从这个层面上讲,万科拒绝宝能是正常的。但是现在宝能已经成为第一大股东,万科必须面对这个大股东的合理诉求,作出调整和妥协,这一点也是正常的,包括进入董事会倒逼万科管理层改革,毕竟宝能也是万科的投资者,一定意义上也是老板,也是主人,万科在实现万亿大万科的规划中也可以考虑合并宝能的地产资源,这并没有不可以的。前海做好自己的金融,地产交给万科在水皮看来是一个好的选择。这个剧情是不是有点峰回路转的感觉。在第一财经做首席评论节目时,水皮就说结果可能是和为贵,皆大欢喜,万科的增发搞不好宝能会投赞成票,这里多少有点假戏真唱、弄假成真的味道,否则,宝能不配合,万科是不可能增发的,因为股东大会有三分之二的赞成才能增发,宝能手中已有23.5%的表决权,谁能保证中小股东都站在万科这一边呢?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万科是有大股东的,这个大股东是华润,是央企,而央企的背后是国资委,万科的任何重组不得到国资委的认可是不可能进行的,这是其一;另外,王石当万科董事长,华润可以做财务投资者,因为华润和王石、郁亮互相信任,王石实际是华润的代理人,如果董事长要换成姚振华,华润干不干?姚振华不可能成为华润的代理人,华润会坐以待毙吗?万科是全球市值最大的地产公司,原来国资是第一大股东,现在被民营的宝能控制,抛开意识形态不说,也不关公私之争,就说作为投资,作为生意,作为资产,你做国资委主任,你会作出什么样的判断?不闻不问,装聋作哑,熟视无睹?没错,万科之争原来就是一笔买卖,但是当这笔买卖大到足以影响方方面面利益的时候,就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了。姚老板毕竟是求财而来的,不是为拼命而来的,王石没有给姚老板应有的尊重,应该得到教训;但姚老板也不会意气用事,鱼死网破,以野蛮人自居,真把万科搞黄了对谁都没好处,聪明人不会这样的。皆大欢喜是最好的结果,但这并不意味万宝之争只是一场闹剧,因为留给这个市场可以总结、思考的东西还是挺多的。

(作者:435263733_1840435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