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固态硬盘的战国时代——九英大点评(一)

  • kopzwj23
  • 2022-06-30 10:47
  • 30
摘要:战国时代,群雄割据,人才辈出。回顾ssd市场,尽管品牌千人千面,但核心力量——中控,总括也就九位英豪。那么,让我们来好好看一下,九位英豪各自有何过人之处。

战国时代,群雄割据,人才辈出。回顾ssd市场,尽管品牌千人千面,但核心力量——中控,总括也就九位英豪。那么,让我们来好好看一下,九位英豪各自有何过人之处。

SANDFORCE

中控代表作:SF2281,SF3739(即将发售,但没有确切日期)

商品代表作:金士顿HyperX/HyperX 3K、v300+(不是后期换过的)、威刚SP900、海盗船 FORCE 3/3GS、英特尔520/330、各色一干山寨)

现归属:希捷-LSI(也是转卖多次了,原本在安华高)

SF2281应该是出货量最大的sata3中控了,放到今天,应该仍然是第一,或者说即使不是,老二的位置肯定跑不了。

要说SF2281,那绝对是毁誉参半。早期SF作为第一个发行sata3中控的厂家,自然是万人敬仰。而事实上SF2281的测试成绩也倒也非常不错,几乎都快摸到了sata3的峰值。

但坏事的是,首先有那么些不守规矩的厂家,例如早期大名鼎鼎的OCZ,在solid3型号中使用了es版中控,而后SF2281由于固件没有设计好的问题,常常出现死机蓝屏,爆发在2011年知名一时的蓝屏门事件。再加上2281中控的压缩读写特性,使得它在as ssd或crystal benchmark等0压缩算法的软件中毫无优势,无法达到标称的写入速度值。因此一时间恶评不断。

但压缩算法果真一无是处么?其实不然。举个例子,例如我要写入0~A的16位数据并复写10次时,中控完全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标记数据开头

写入一遍0~A

标记重复次数,比如这里是10次

收尾符

这样全盘就可以空出大量的0数据位,避免写入。我们知道ssd所使用的nand flash是有寿命的,当前20nm~25nm的颗粒普遍的单位擦写次数在3000次左右(P/E),节约了字节相当于节约了寿命。一干山寨和其他品牌正是因为这点,大量使用2281搭配非同步颗粒。因为只有2281才能保证非同步颗粒拥有还算过得去的寿命。

(使用非同步的海盗船FORCE 3,但要注意的是FORCE 3 240G以上型号使用的是SF2282)

这也是TECHREPORT在做200TB写入测试时,一块hyperX3K写入100%全重复数据,结果只相当于143GB。

(Techreport的数据,可以看到其实TLC的840非常惨,而两块2281表现都不错。)

数据指标方面,以目前的眼光来看,SF2281的表现只能算中等;最高约520MB/s的读,全重复写入500MB/s的写,最高80000左右的iops(32队列写),若是配合MLC颗粒的话,全随机数据可能只有250~300MB/s的写入速度了。然而正是由于它是唯一一颗压缩中控,它也成为市面上唯一一个能够把写入放大率*控制在1以下的中控了。因此也不难理解,会有一批服务器/民用双用的ssd会采用这个中控。

如果你对这颗中控的不光彩的过去不这么看重,同时对于寿命有那么小小要求,而对性能一般看重的话,可以考虑这一系列的产品。

题外话,SF3739虽然上市遥遥无期,但从PCB来看,3739还额外预留了一颗ECC NAND,这表明3739或许有更加安全的数据保护措施,但当前,我们还无法推断3739的表现。

性能程度:★★★★★★★☆☆☆

数据安全:★★★★★★★★☆☆

颗粒保护:★★★★★★★★★★

英特尔(Intel)535 系列 120G SATA-3固态硬盘

金士顿(Kingston)HyperX Fury系列 240G SATA3 固态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