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造酒35年此款专供尊长及老酒友

  • jd_MySDEnbrajkZ
  • 2022-06-28 21:34
  • 171
摘要:

【前言】我出生在五十年代,经历了中国很多历史变革,那些困难而漫长的日子,造就了我的性格。从泸州老酒的一位烧酒工,到1573酿酒车间主任,从三万吨筹备组组长,兼三个分公司的经理,然后成为一位民间艺人。推动我一路走来的,是对于酒的那份疯狂的执着。

陈老师是我们的尊敬的人,也刚好与我们的尊长同时代,请他老人家来为“我们的尊长”以及老酒友做【光辉岁悦】这款情怀老酒,再适合不过。第一、这款酒的情感共鸣和卖点诉求陈老师更能体会;

第二,陈老师更知道当年老酒的味道,往事不止是回忆,更可以真实地“回味”。

看完酒魔的故事,或许更能喝出味道

今天,我们来说说酒魔的故事:

怪才奇人——酒魔陈立新

在业内人看来,陈立新是造酒者中的怪才、奇人,酒魔的名号也不知道从“何处”说起,从“何时”而来。

认识酒魔的人,都知道他有两大爱好——奇石与美酒,在酒魔的名号之外,又多出了一个“石魔”的名号来。

之所以说他是怪才奇人,是因为他对酒的痴迷和对石头的痴迷超乎常人,废寝忘食,且感悟极深极奇,经常语出惊人,是一位中正耿直的性情中人,深受业内外人士爱戴。

儿时艰难感大恩,军旅归来结酒缘

儿时的陈立新,正遇上“文化大革命”,在人人被卷入“革命”狂潮时,这位少年无动于衷,默默地读书习武,后因家庭贫困被迫辍学,到金鸡渡与蓝田飞机坝之间的江边拉船、挑鹅宝儿,一干三个月。辍学后不能再享受学生32斤粮票的待遇,只能领25斤,好心的班主任黄锦峰老师每月悄悄帮他领粮,在那要饿死人的年代,因黄老师帮忙,一月能多得7斤粮食吃,这是多么大的恩情啊!“大恩不言谢”,陈先生在吃得饱饭以后去见黄老师时,什么话也说不出来,“扑通”一声就给老师跪下了,此为后话。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命运之神安排陈立新进入军营,跨上“世界屋脊”,成为一名侦察兵。1980年复员,他被分配到泸州老窖酒厂,做了一名酿酒工,年少的陈立新从此与酒接下了深厚的缘分。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人须读五车书

岁月的磨砺,陈立新早早就明白:“富贵必从勤苦得,男人须读五车书”。八小时以外,别人打牌、吹牛的时间,他用来啃书本,阅读了大量的酿酒书籍和文学书籍,他甚至将孙子兵法、中医哲学应用到酿酒实践中去,酒完全融入了他的生活,成为他生命的一个重要部分。

“没有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他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付出超乎常人的艰辛,留下一步步坚实的脚印。

技艺纯青趋向巅峰

良田万亩,不如一技随身

陈老师当过烧酒工、制曲工、酿酒大班长,28岁当上了泸州老窖最负盛名的1573车间主任(陈老师不喜欢人家陈他为总共,他说车间主任是凭的是技术含金量吃饭)。良田万亩,不如一技随身——对匠人情怀的笃定执着,这将注定了“酒魔”传奇的一生。

1986年,在泸州老窖独创“仿生养窖加血管”的技术。2000年,他将泸州老窖浓香型大曲酒传统工艺,编成《酿酒歌》发表在权威专业杂志《酿酒科技》上,在中国白酒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将酿酒的方法、手段、哲学融为一体,悟出了魔的诗,懂得了魔的酒,“酒魔”的名号也就渐渐传开。陈老师说,酒升华了我的生命,而我的生命也属于酒。

做酒如作诗,功夫在“酒”外

回归民间匠人沃土,感悟酒道人生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离开泸州老窖?民间需要我,而我更需要匠人的沃土。做酒就像做诗,功夫在“酒”外。所以,我习武,阅读,把玩长江奇石,在多样的生活体验中,获得灵感去丰富酒的内涵,让酒充满妙不可言、激情荡漾的诗意。”

陈老师的家,偌大的空间,除了一张琳琅满目的调酒工作台外,大厅、卧室、饭堂、壁上、地下、处处摆满了长江奇石,大则如斗,小则如拳,林林总总,目不暇接。陈立新爱石、藏石,有两大特性:一是广收不出,只买不卖。他说,长江奇石是泸州瑰宝,我们应该多给子孙后代留点财富,而长江石文化如同泸州酒文化一样,是泸州财富中最为宝贵的东西,我们应当百倍珍惜。因此,他就又得了一个“石魔”的名号。

他说,奇石、美酒,这都是造物主给天下仁者义士共享的东西,孤芳自赏就没有什么味道了。每当飞雪迎春、寒梅怒放之时,或是风和景明,春光明媚之际,或是国内、海外有知名石友,登门造访之期,他总要邀约三五朋友,去他家梅园赏石、品茗、饮酒,共享快乐时光。

【结语】

酒,最能显人的心和性,以及蒙昧与智慧,好酒是阴阳平衡,诸味协调,一线回肠,空杯弥香,要做到这一点,非道法自然、本香天成,天工妙造不可。——陈立新

(作者:众筹小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