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中国吃不动洋快餐了?麦当劳们想卖掉自己

  • 芬芬芬--
  • 2022-06-27 08:51
  • 37
摘要:【麦当劳欲出售特许经营权盼获20亿美元】在执行长Steve Easterbrook去年上任之后,麦当劳寻求实施一项国际复兴计划,因而正在改造其亚洲的所有权结构。

【麦当劳欲出售特许经营权盼获20亿美元】

在执行长Steve Easterbrook去年上任之后,麦当劳寻求实施一项国际复兴计划,因而正在改造其亚洲的所有权结构。麦当劳在3月份曾表示,3月底,麦当劳中国宣布计划引入战略投资者,以便获得新的资金投入,实现本地化发展策略。报道称,麦当劳希望在中国出售20年的特许经营权,这将使其获得20亿美元的资金。特许经营伙伴最终可能持有麦当劳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韩国中某一市场的多数股权,甚至100%股权,全权负责未来的资本支出。而麦当劳将获得一次性的特许经营权支付额,以及持续性的权利金,权利金通常为年营业额的3%-5%。

【麦当劳二轮竞购吸引11家竞标者】

6月14日,彭博社报道称,中国化工集团和新希望集团正在考虑竞标麦当劳的中国特许经营权。紧接着,又有国内媒体报道称,几家总部位于北京的企业对麦当劳的中国特许经营权也感兴趣,包括北京首农集团、京粮集团、顺鑫农业、二商集团等。最新消息显示,截至目前,“绯闻”竞标者已经增至11家。中国信达、三元股份、三胞集团、格林豪泰酒店将参加9月进行的第二轮竞购。

【谁最有希望获得竞标?首农还是三胞】

早在首轮竞购之前,首农集团、三胞集团确认将参与其中,首农旗下三元股份目前拥有麦当劳北京公司50%的股权和广东麦当劳25%的股权,而三胞集团表示已联合拥有全聚德、东来顺等80多个餐饮品牌的首旅开展竞购。此次三元股份加入二轮竞标,无疑加大了首农竞争的砝码。另有分析称,全聚德原董事长、总经理等高层集体辞职或与麦当劳竞购有关,首旅是在为并购麦当劳打造并购团队或者接收团队。不过对于上述猜测,全聚德有关负责人予以了明确否定。

【肯德基母公司分拆中国业务打算单独上市】

肯德基所属的百胜餐饮集团在中国的日子也不好过。百胜集团于去年10月宣布拆分中国事业部,分拆后,百胜集团将可以从中国业务的系统销售中收取3%的许可费用。百胜中国则打算单独上市,在上市前敲定一些战略投资者也成为必要。今年3月,华尔街日报便报道称,百胜已就出售中国业务的部分股权和数家金融机构展开洽谈,出售的股权可能接近20%,有意收购百胜中国股权的 买家包括KKR、霸菱亚洲投资基金和数家中国基金公司。

【洋快餐的压力:业绩萎靡不振】

今年,百胜、麦当劳等洋快餐企业纷纷通过股权转让或出售特许经营权等方式引入中国市场的战略投资者,根本原因在于其在华业务的萎靡不振。据公开资料,2014年三四季度,百胜的中国市场业绩分别下滑14%和16%;2015 年前两个季度继续下滑,三季度的复苏仍然低于预期,直到四季度才开始回暖。在百胜集团公布的2015年财报显示,百胜中国营收同比增长2%,但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4%,其中,肯德基与必胜客的同店销售额分别下降4%与5%。而2015年麦当劳的营收和净利润则分别为254.1亿美元和45.3亿美元,较 2013年各下跌了9.6%和19%。

【食品安全丑闻影响形象】

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李志起表示,快餐行业这两年处于风头浪尖,各 种食品安全事件对它们形成了非常大的影响。2014年麦当劳肯德基不断爆出的食品安全丑闻,其肉类供应商被爆出使用过期变质肉类原料之后,极大的冲击了他 们的市场业绩。2014年食品安全丑闻爆出后,麦当劳的中国销售业绩曾经连续四个季度下跌。

【在华增长将更加艰难】

中国是百胜最大的市场,是麦当劳全球第三大市场。过去10年来,这两家企业销售 稳定增长,百胜和麦当劳将中国市场视为抵消全球销售放缓影响的重要市场。但中国人已对其食品失去了新鲜感,而且来自本土餐厅的竞争也非常激烈。2014的 食品安全丑闻成为许多家庭不再光顾的“引爆点”。欧睿信息咨询公司预测,到2019年,已经饱和的快餐市场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至4%左右,不到十年前增速的三分之一。这让百胜和麦当劳重振在华增长的努力更加艰难。

【谋求转嫁业务风险】

那么,是怎样的原因促使百胜、麦当劳等企业急切采取引入战略投资者呢?面对业绩窘境,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企业选择在资本层面退出中国区业务,更有出于转嫁业务风险的考虑。食品饮料行业战略定位专家徐雄俊认为,除了电商快餐冲击、中餐连锁快速发展冲击的原因外,洋快餐经过在中国市场30年的发展已经趋于饱和,消费群体对其产生消费疲劳也是一大原因。此外还伴随着食品安全教育的冲击,麦当劳、肯德基被贴上了垃圾食品标签。

【中国贡献了百胜一半的收入】

1987年,当百胜集团把肯德基带到中国,并在前门大街开设第一家中国门店时,即使当天下着雪,门口排队的人也绕了餐厅一圈。29年后,中国市场已经是百胜最主要的盈利来源。这个拥有肯德基、必胜客、东方既白和小肥羊品牌的美国餐饮集团在中国开设了6700家餐厅,其中肯德基就有5000多家。枕头君注意到,2013年至2015年,百胜中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9.05亿、69.34亿及69.09亿美元,营业利润分别为7.77亿、7.13亿及7.57亿美元。中国市场几乎贡献了百胜集团一半的收入。

【麦当劳在中国赚了多少】

最舍不得麦当劳出走中国的竟然是三元,他们十年九赚进账4亿。以北京麦当劳为 例,北京麦当劳食品有限公司由麦当劳和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各持股50%。据统计,2006年至2015年,三元股份从麦当劳收获的投资收益为4个亿 左右。根据公开信息及不完全统计,2006至2015年十年间,三元股份从麦当劳获得的投资收益分别为1327万元、3423万元、5586万元、7795万元、6000万元、6000万元、8954万元、4000万元、-2982万元、676万元。以麦当劳中国目前2200家餐厅估算,麦当劳在中 国的1年的利润至少能达到数十亿量级。

【水土不服的麦当劳】

在全球其他国家,麦当劳有超过80%的餐厅是由被特许人经营的,但在中国,麦当劳的特许经营之路却并没有快马加鞭。2014年,麦当劳在今年才正式宣布将特许经营作为公司在华扩张的主要模式。截至2014年底,麦当劳的特许经营门店仅 占15%。在中国,麦当劳有2200多家分店,数量不及肯德基5000多家门店的一半,甚至少于拥有2300家门店的德克士。

【肯德基获得的规模优势】

相比麦当劳,肯德基的特许经营策略开始更早。根据公开资料显示,1993年起,肯德基就已在中等偏小规模但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二三线城市开始了加盟业务的尝试,2000年8月,第一家“不从零开始”的肯德基特许加盟店正式在常州溧阳市授权转交。此后,随着业务的拓展,特许经营门店数量不断增长,截止目前肯德基在全国的1000多个城市内拥有5000余家门店。(图为2004-2013年肯德基与必胜客新开店数量)

【轻资产模式能拯救洋快餐吗?】

据麦当劳年报数据显示,全球特许经营店2015年利润为72.8亿美元,几乎是直营店(25.1亿美元)的3倍。麦当劳的收入中,特许经营加盟店这一部分收入的90%来自房租。很多人认为,让麦当劳赚大钱的其实是房地产,其商业模式是:麦当劳和原来的土地拥有者签署20年到30年的长期租约,甚至是自己买断整个土地来建造房屋,然后转租给它的加盟商,收取一个房租的钱,与此同时获取房地产升值的利润。从现在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来看,其有倾向于做房东的打算,因为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空间已经受到局限。如果做房东,采取特许经营轻资产模式扩张,经营风险将变小,而且在中国市场扩张的速度将更快。

随着商业地产成本增高,传统的重资产运营模式将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国外快餐巨头需要重新调整商业模式。在成本和市场的双重考量下,这些巨头们亟须对自身进行精简,引入外部资本来加速扩张,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加速扩大市场占有率。

(本文来源腾讯财经,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立场,与京东金融的观点和立场无关)

(作者:jd_52c9b3c698e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