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低调的奢华 inWatchT试用体验

  • 太火鸟专营店
  • 2022-06-21 14:25
  • 41
摘要:在智能穿戴设备爆发的今天,各种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层出不穷,大有让每个人都带上智能手表的架势。然而在这个纷乱的市场上,如何形成差异化就成了最大的问题。当年苹果表以

在智能穿戴设备爆发的今天,各种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层出不穷,大有让每个人都带上智能手表的架势。然而在这个纷乱的市场上,如何形成差异化就成了最大的问题。当年苹果表以横扫一切的架势席卷市场,现在却也归于平淡,似乎除了用来装X也没有其他的属性了。而MOTO和三星的智能手表似乎也只能惨淡收场,倒是国产的ticwatch做的有声有色。究其原因,无非是其功能虽然强大,但本地化属性并不能让人们满意,这一点国产厂商则具有天然的优势。今年另一个国产厂商inWatch也给我们带来了一款智能手表产品,除了出色的颜值和较高的配置,其内置的腾讯OS则是最大的亮点。这次笔者有幸在魅玩帮得到了产品试用的机会,就让笔者带着大家一起看看这款产品究竟能不能让人满意吧。

一、开箱外观

作为一款智能手表的产品,inWatch T并没有采用常见的条形包装,简洁的正方体包装让人有些摸不到头脑,对于内部的包装更加期待。

打开外箱,一个充满科技感的圆球呈现眼前。不得不说,这样的包装方式还是非常抓人眼球的。

打开盖子,inWatch T安静的躺在圆球的中心。采用近似于传统手表的固定方式,观感还是不错的。不过这种方式对于手表的固定并不理想,在快递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导致手表松脱,较大的空间也让产品会四处碰撞,还好笔者收到的产品虽然也松脱了,但是并没有出现损坏。

全部配件包括手表,充电底座,充电线,说明书和保修卡。没有配备充电头也算正常,不过对于黑色的产品,如果能搭配一根黑色的充电线,视觉上会更加完美。

先看看配件,充电底座并没有采用无线式充电,而是通过五颗触点进行接触充电,至于好不好用,后续笔者会进行分析。充电接口采用安卓常用的充电接口,通用性不错。

下面就来看看正主。简洁的外观与传统手表非常相似,如果不说明的话,这样一块手表真的会让人以为是传统手表。正面采用1.4英寸的AMOLED屏幕,高达286的PPI让整体显示非常清晰。

米兰尼斯的金属网带,精致的做工加上纯黑色的设计,显得异常低调。如果不喜欢这个表带,20mm的通用规格使得更换也很方便。

侧边只有一颗按键,与传统手表的按键位置相似。不过功能上仅具备亮屏及锁屏的功能,其他操作都通过滑动和点按实现。

顶部有一个麦克孔,隐藏在表带附近,如果不注意很难发现。既然有Mic,那么必然是支持语音的设备。

底部则是喇叭孔,同样也隐藏在表带下方,整个设计丝毫没有破坏整体的美感。316不锈钢的表壳在日常使用中也更加耐磨耐划,设计及选材上应该还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的。

背面则同样是五个触点的充电部分,另外还有心率检测装置。高讯噪比、低功耗、高效能的光电心率传感器,与iWatch相同原理,保证了其心率的准确性。即便在慢跑的状态下,也能准确的检测心率。

外观部分就到这里,再来几张图,接下来进入系统体验部分。

二、系统体验

如果问一个人,需要智能手表到底用来干什么?恐怕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查看信息吧。不过笔者认为,如果只需要查看信息,那么很多智能手环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智能手表为什么可以称为智能手表呢?除了基础的信息查看,可更换表盘和多样化的应用扩展才是智能手表的核心竞争力。inWatch T既然属于智能手表,那么能否实现这些功能呢?

inWatch T操作上完全通过滑动和点击来实现。得益于强大的硬件配置,整体操作过程非常流畅。而采用大猩猩三代玻璃的表盘,在防指纹上也处理的相当不错。表盘向右滑动可以调出程序菜单,内置微信、QQ、心率、计步器等APP足够日常使用。下拉则类似于安卓的半透明下拉菜单,提供一些快捷信息和开关。

内置的应用数目并不多,不过功能上已经足以满足日常需要,比较重要的健康信息和心率均可以直接查看,也支持查看以往记录。同时手表端也可以完成大部分的设置内容,比如亮度,屏幕常亮,飞行模式等等。

至于常用的消息推送,inWatch T完成的更加出色。除了来电通知,还可以再手表端直接接电话,通过手表的麦克和喇叭完成免提通话。而鉴于腾讯OS的先天优势,inWatch T可以出色的完成微信和QQ消息的接收,并且可以实现手表端直接以语音的形式进行回复,可以说直接回复微信和QQ算是inWatch T最大的优势所在了。

腾讯OS的特点还在于其内置的小鲸语音助手。在点亮表盘的情况下,直接对着手表说“Hi,小鲸”便可以直接唤醒语音助手。通过语音可以查询多项内容,天气等简单内容可以在手表端直接显示,而餐馆加油站等位置的定位,则需要通过手机端查看。后续inWatch T还会支持搜狗地图的应用,也许那时就可以直接通过手表进行导航了。

除了内置的应用,手机端还支持更多表盘及应用的选择。安装腾讯手表助手APP,绑定手表后就可以安装表盘及应用了。表盘市场中的表盘目前已经有一定的数量,应用部分内容还有些匮乏,不过鉴于腾讯强大的号召力,相信后续会有更多应用的加入。

笔者安装了几个小应用,使用流畅度均没有问题。番茄时间是一个很好用的效率工具,还可以直接配合番茄时间表盘来实现。而喝水提醒和久坐提醒对于办公室的亚健康一族来说还是相当实用的功能。简单的摇骰子,小转盘,平衡球等游戏作为打发时间的小工具也不错。

手表的系统部分就体验到这里,下面来说说实际佩戴体验。

三、佩戴体验

对于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这类设备来说,最难解决的问题通常不是卖不出去,而是卖出去了却没人带。很多用户在买来之后,几天的新鲜感过后,很少能持续佩戴下去。最为明显的产品就是小米手环,曾经有过一个数据统计,小米手环的用户的持续佩戴超过半年的不足一成。那么inWatch有没有这个魔力让消费者一直佩戴下去呢?

先来说说佩戴的感受吧。作为一款装饰类的手表,其颜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款产品能否让人一直佩戴下去。inWatch T的颜值在笔者看来还是相当不错的,低调的外观,还是笔者最爱的黑色。这一点上笔者还是非常满意的。

即便是与笔者的传统手表相比较,inWatch的外观也毫不逊色。在亮屏的情况下,甚至很难从照片上判断它的智能手表属性。在无法颠覆传统的情况下,那么智能手表最好的出路就是靠近传统手表,这一点上inWatch T做的很不错。

虽然AMOLED屏幕的亮度一直为人诟病,不过当笔者将其调至亮度最高后,在阴天中午的室外还是可以清晰的看到表盘内容的。最近笔者这边一直是阴雨天,已经快一个月没见到太阳了,所以无法测试其在阳光下的表现。

再来说一下续航。对于智能手表来说,续航同样是一个关键的参数。而inWatch T在这一点上,做的也还算不错。相比于苹果表的一天一充甚至一天多充,笔者在使用inWatch T时,正常使用一天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当亮度调至最低,关闭屏幕常亮,只安装几款常用应用时,笔者早上7点半从充电器取下,到晚上6点左右回到家中,大约还能剩余40%左右的电量。期间白天大约有几十条微信及短信,并且有十几次抬手看时间。这样的续航在笔者来说还是满意的。

虽然续航不错,但是inWatch T的充电却让笔者有些不太满意。没有采用无线充电算是一个硬伤,虽然触点式充电让其有了连接电脑的可能性,但是其易用性还是远远不如无线充电。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在于,inWatch T的无线充电底座是卡扣式设计,使得单手无法完成充电和取下的过程,而且在卡入过程中有时候会接触不良,这一设计也是一个遗憾。而充电底座的指示灯是红色常亮也让人有些无奈,完全无法通过指示灯来判断充电状态,这个指示灯存在的价值似乎只是为了证明这个充电底座有电。。。

然后再来说几个笔者认为inWatch T比较贴心的地方。由于inWatch T可以在手表端接听电话,所以笔者之前一直以为其默认都采用手表端进行接听,这一点还让笔者有些头痛。不过经过笔者实际测试,如果是在手表端滑动界面接听,是通过手表来完成接听电话,而如果拿出手机接听,默认则是由手机接听。这一步骤完全不需要人工选择,这一点让笔者十分满意。

另外一个贴心的地方在于其消息提示。接收微信和QQ消息时,inWatch T会自动屏蔽掉公众号信息和群信息,使得用户不会被频繁的信息打扰。当接收到来自银行的短信时,inWatch T虽然有提示,但是默认是不会显示内容的,需要进一步操作才能显示其内容。这样的设计对于使用者的隐私保护是相当重要的。另外在inWatch T还可以通过充电底座连接电脑,拷贝音乐至其内存上,通过手表的播放器还能实现音乐播放器的功能,虽然这个功能用处不大,不过在有些时候还是可以打发时间的。

不过在连接电脑后,另外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出现了。由于系统的开放性,使得inWatch T在连接电脑后,就被强制的安装了360手机助手,应用宝一类的软件。而这些软件并未针对手机进行适配,分辨率就会出现很大问题,还经常意外退出等,最重要的是,这些软件的存在会使得手表的待机时间大幅度缩短。笔者的手表在安装了这几个流氓软件后,每天晚上到家时基本只剩下不到10%的电量,可见其电量消耗十分惊人。而手机端并不能针对软件进行卸载,APP的应用中又不会体现出这些应用,导致这些应用无法删除,最终笔者是通过重置系统将其干掉的。这一过程虽然不麻烦,但是相对还是有些让人蛋疼,如果后续能够提供手机端的卸载功能,也许会更加方便。

从佩戴体验上说,inWatch T虽然外观堪称完美,消息推送准确及时,系统上也有颇多的亮点,但是仍然还是有些让人不满意的情况。不过鉴于这款产品才上市不久,应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这块还是可以继续期待的。

总结:

那么回到开篇的问题,inWatch T究竟能不能让笔者满意呢?在这里笔者可以肯定的说,笔者是非常满意的。出色的颜值让其戴在手上也不跌分,各种消息推送准确及时,而且并不会被过多的信息打扰,对于用户的隐私保护做的也相当不错,这些亮点都可以算是抓住了笔者的痛点。虽然续航并不能算强劲,但是对于一款手表产品来说,回家就摘下充电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习惯。腾讯OS的加持更是让笔者看到了国产智能手表崛起的希望,各种人性化的设置和流畅的系统界面都足以媲美国际大厂的产品。这里也给inWatch T提几个建议,希望inWatch和腾讯OS能越来越好,期待见到更加完美的产品的诞生!

建议:

1)重新设计充电底座,降低边缘卡扣的高度,使得充电能更加轻松,最好可以单手完成。

2)提供更丰富的应用,目前的应用商店内容还是相对匮乏。

3)手表端提供卸载的选项,或者屏蔽掉电脑自动安装的手机助手之类的软件。否则现在这种情况,想拷贝音乐就得连接电脑,连接电脑就会被装入手机助手等耗电大户,对于用户来说就只能通过重置系统来删除这些流氓软件,那么音乐也会同样被删除。这样基本就是一个死循环。

4)心率功能利用不充分。现在完全依赖手动测量,如果能设置运动时的持续测量,或者每天定时测量会更好。

最后以一个EDC作为结尾吧,感谢魅玩帮提供的体验产品!

inWatch T 腾讯系统智能手表 微信QQ 语音交互 运动计步 心率监测 标准版 陨石黑+米兰尼斯钢表带